发展产融经济 促进共同富裕

2022-04-08
来源:智慧中国    作者:梁永胜

  同样拥有金钱与财富,有的人回报社会、也有人贪婪自私,有的人振兴民族、也有人挪钱海外,有的人帮扶贫弱、也有人欺凌贫弱,有的人先富带动后富、也有人为富不仁;同样的物质条件与工作岗位,有的人感觉是幸福、有的人感觉是痛苦,有的人服务人民、有的人谋取私利,有的人积极进取、有的人消极应付,有的人带给他人关怀温暖、有的人却使环境充满冷漠,这与当事人成长环境及个人价值观有关,也与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社会治理模式有关,这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如上种种,是普遍存在于生产生活领域的客观现象,直接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影响着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影响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尤其是发展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若大力发展产融经济,优化资源要素进行市场化配置,通过产融经济形式来实现更合理分配,并将价值观共识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不论是对于城乡一体化和乡村振兴发展,还是对于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升级,定会起到战略性作用,具体论述如下。

  一、产融经济的基本论述

  产融经济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生产方式,是指产业资本、金融资本、个人资本按照科学规范的形式组合,以共同的价值观、发展目标为基础,通过产业实现按劳分配,通过金融实现再次分配,通过产融平衡实现按需分配的经济形式。

  产业是把资本转化为产品和服务,金融是把产品和服务转化为资本。产业可比喻为阳、金融比喻为阴,产业也可比喻为动脉、金融比喻为静脉。产融经济的逻辑可从六个层面进行了解,一是组合结构,包括生产要素、资本、行为和状态;二是存在的现象,包括组合的形式与外在形态;三是价值的本源,重点关注出发点和生产要素的质量;四是资本的来源,进一步探讨组合结构中基础要素的源头与转化;五是产融全识,对经济形态的本质和形式进行系统化研究,放大和缩小时间空间来探讨变化的过程;六是生产力的强弱,探讨主体和客体的协同创新作用,把握生产能力强弱的动力系统。

  大力发展产融经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将具有里程碑意义,产融经济生产方式对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动力更大更强,更加有利于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合作经济的升级版经济形式,产融经济的模式管理社会生产的剩余价值并实现社会再次分配,比起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将更加具有优势,产融经济逻辑建立的经济组织形式,必将更大限度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全民共同富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起到重要作用。

  二、产融经济生产方式的共同价值观与发展目标

  1. 共同价值观、发展目标的重要性

  到某郊区农业葡萄园旁边摊位,用普通话说来些好的?农民大哥挑了色泽光亮、颗粒很大的几串放到秤里。随手送了小礼物,改口用当地方言说?给孩子吃别给我拿打药的,农民大哥从旁边桌子下拿出几串色泽不如刚才、颗粒很小的放到秤里。继续用方言说,这个好吗?放心吧,乡里乡亲的,不会蒙你的。稍作沟通,会知道,色泽好颗粒大还很甜的是打了药的,产量和价格高,多数人们愿意购买,色泽差颗粒小而没打药的,产量价格低,多数人们不愿购买,这里有信息因素、知识因素、经济因素、市场因素、竞争因素、科技因素、定价权因素、也有信任和道德因素,在此不展开。产融经济生产方式的三层分配逻辑,能够更好的实现优质产品生产者的经济利益,对于有着共同富裕目标生产经营者的发展推动更有效果,对于解决类似劣质产品比优质产品更有竞争优势的情况效果明显,若能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从国家层面推动,定会产生重大作用。

  产融经济生产方式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正确的共同价值观和发展目标,产融经济生产方式建立的市场主体,实现了产品服务与资金融通的双轮驱动,市场主体更容易获得可持续发展。其中有三点需关注,一是市场主体若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发展目标,容易利用该生产方式的优势盲目扩张甚至无序扩张,导致昙花一现或是对其他市场主体产生不好的冲击;二是市场主体若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发展目标,会产生主体与客体的内部消耗,大大降低市场主体的生产能力,不能发挥产融经济生产方式的真正优势;三是监管部门若不能考虑到共同价值观和发展目标对产融经济生产方式的影响,很容易对产融经济形式的市场主体的监管产生困惑,在国家没有出台对应监管政策和制度前将相关市场主体扼杀在摇篮,或是让并非是真正产融经济生产方式,但使用了产融经济特点的市场主体非正常发展壮大,尤其是在产融经济发展的初期,会大大影响产融经济生产方式在我国的发展。

  2共同价值观、发展目标的选择

  强大而不受安全威胁的国家、体现价值的工作、保障孩子良好教育的学校、居住稳定舒适的房子、健康安全的生活用品、便捷的交通工具、充满公平正义和相互关爱的生存环境、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足够病痛养老使用的资本、足够的休闲时间是当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愿望,人类社会各个时期的管理体制和资源分配模式与该时期的价值观与信仰状况有着内在的联系,任何一种社会的管理模式都是在特有意识形态和风俗习惯的基础上形成的,以资本为中心的生产方式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目标,全民共同富裕有着客观存在的协调难度,产融经济的生产方式必将注定登上时代的舞台,为乡村振兴、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实施起到重要作用。

  3共同价值观、发展目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

  纵观中华名族发展史,不难发现,无数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理论、无数优良的生活习惯都以各种形式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长期约束我国人民自我行为的是家庭、宗亲、乡亲、民族等家国情怀文化属性,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打破了人们固有的活动区域和观念,多元的文化传播让一部分人迷失了,有的人道德迷失而在经济社会上却取得了一定成就,有的人道德优良但暂时没取得什么成就,这种现象错综交融在一起,影响了周围的人,又相互影响,导致了理想信念和人们行为约束和准则的缺失。产融经济生产方式的特点就是重道德者更容易获得经济上的成就,市场主体的赚钱模式不再是单靠产品和服务差价,获利靠的是综合收益,无数细分的共同价值观和发展目标将会在共同富裕的大目标上精彩呈现。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基本特征,产融经济生产方式有其特殊的优势,共同的价值观、发展目标对于产融经济实际效果的产生非常重要,现实和理想结合,更加有利于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共鸣、敬畏和共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着社会各界的生产生活,推动产融经济发展的共同价值观、发展目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需要探索和总结经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文化属性的关系,离不开相关理论升级,也需要注重文化软实力的培育,最终实现有计划、有步骤的全面推进。

  三、产融经济生产方式与城乡一体化发展

  我们观察一个现象:农产品一端是城市,一端是农村,人人都喜欢吃健康安全的产品,人人都要赚钱。以资本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注定很难解决,因为消费者只能通过包装、认证、推荐人、销售场所、品牌等方面判断产品好坏,所有的环节都是希望通过产品或服务赚钱的企业,假设产品成本代价各个经营环节一致,好产品不如次的产品有空间,而产融经济的生产方式就突显优势,具有产业、金融、产融平衡三层分配体系,更容易突破人性弱点和机制困惑,若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再加强,建立产融一体化系统的管理体系,两端的城市人民和农村人民都会获得自己希望得到的,产融经济生产方式将从深层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产融经济生产方式对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动力更大更强,大力发展产融经济,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利于乡村振兴和农村农业发展,有利于企业建立全球化竞争优势,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市场资源合理化配置,有利于提高我国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有利于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城乡一体化发展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也直接关系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

  让我们共同关注产融经济,共同研究和实践产融经济的具体应用,共同推动产融经济生产方式背景下的市场主体发展,优化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