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增加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只有高质量的发展才能够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高质量的服务。”全国人大代表、中铁大桥局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刘自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保护好生态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保护生态环境的问题,是各行各业的共同责任。在桥梁建造过程中,中铁大桥局最近几年一直在用工业化的思路进行桥梁建造。在参与上海东海大桥建设之初,中铁大桥局就与建设方达成这样的一致,那就是海上二十几公里长的预应力混凝土箱形梁集中在海岛上的工厂里预制,然后用重型船舶运至桥位现场吊装。这一技术在后来的海上桥梁工程建设中被广泛采用,甚至从桥梁的承台到墩身再到上部结构(包括斜拉桥梁的主塔)都用在工厂预制,现场安装的工艺工法。这使得海上桥梁的建设就像搭积木一样容易。这种工艺工法的采用重要的还不在于使桥梁建造变得简单了,更重要的是工厂制造可以对砼结构进行自动化养护,养护水可以循环使用。既节水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破坏。
即便是有些不能在工厂制造而必须在现场作业的工地,中铁大桥局也会对工地上裸露土地进行覆盖,一旦桥梁建造完毕就会在裸露的土地上种草种树进行绿化。这样既美化了环境也会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在江河上或者是海上施工的桥梁,为了减少对水系的污染,中铁大桥局尽可能的在施工过程当中对雨水进行集中收集,建成的桥梁在运营过程当中也对桥面上的雨水进行收集,进行集中排放处理而不让雨水经过桥面之后直接排到水上或者是海中。最近这些年中铁大桥局大量建造的高速铁路的桥梁也基本上都是在工厂预制,然后在现场安装。大大的节省了在现场预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这种工厂的预制现场安装能够有效的提升建造的品质,对打造精品工程十分有利,使得桥梁产品的质量能够得以本质的提升。
人是高质量发展决定因素
产品建造过程的高质量,主要是大力的推动精细化管理在建造业的实施。把一个大型工程划分成为若干个工作单元,每个单元又进行细分。根据细分的结果,把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分成若干个标准化的作业单元,这些个单元能够用标准化的作法在工厂制造。而在工厂制造可以引进自动化装备减少人工,由机器替代人工,而且自动化装备和机器的控制完全靠计算机,自然它的加工精度制造质量就会有明显的提升。
对于那些不能够实施标准化作业的部位再考虑引进机器人制作。对于在江河胡海上,作业境况特别复杂恶劣的环境下建造工程,宜尽可能的采用大构件、大节段的整体化吊装,使得现场的空中作业尽量减少以提高工程的质量,降低安全风险、增加有效作业时间缩短工期。
但是,无论自动化程度多高,劳动者的作业技能却仍是影响工程品质的关键词。因此提高劳动者的作业技能甚至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就业技术培训就显得特别重要,这次人大会上李克强总理的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2019年要用社保节余的1000亿元为1500万劳动者进行技能培训,今年各类职业教育将扩招100万,从高中毕业生,转业军人,农民工当中进行招录,对他们进行培训。相信只要国家坚持这个部署,劳动者的技能一定会得到质的提升。
这些举措不仅是解决了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对产业工人的技能培训和促使他们技能水平的提高可以根本上保证制造业的质量。必须承认目前我们的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的程度还比较低,大量的工作还得由产业工人完成,产业工人技能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我们打造产品的质量。而且目前来看对产业工人的培训不仅仅对个人操作技能的培训,还要培训他们操控自动化装备和智能装备的水平和能力。无论装备的自动化程度多高,但是它们的使用还是有人在操控,操控人员的能力提升才能用好这些装备使这些装备在提升产品质量的过程当中发挥重要作用。
靠创新和竞争推动建造的高质量
在市场上,产品的供应如果只有一家或少数供应商能供应的时候,那么基本上就是供什么产品消费者采购什么产品,因为供不应求。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供应商只管快速的生产制造产品,怎么做速度快怎么来,用不着考虑改进工艺工法,去提高产品的质量。就像在改革开放前,国内很多行业都是属于供不应求的情况。无论是建造业或者是其他行业都是如此。
但是改革开放之后发展到今天,我们的市场供应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很多行业供过于求。这个时候社会或者消费者的选择,那就是要侧重于高质量。他们要选择品质高的产品,品质高的服务,品质高的建造。这种背景下对服务和建造的供应商来说就要面临着一种激烈的竞争,产品品质不高的自然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要么减小产量,要么将被淘汰出局。这几年中央大力倡导实行供给侧改革的目的可能就在于此,我们社会产品的供应量是大了,但是由于质量不高,老百姓的选择就发生了变化,这个时候作为供应方来说要实行改革,改变质量,提高品质,才能持续满足客户的需求。
竞争是压力更是机遇
竞争在目前国内市场上已经是常态,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大型工程实行的都是公开招投标,利用的就是竞争的手段。实际上经过这么多年的竞争,一些企业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历练,他们的能力和水平已经得到明显的提高。即将公开实施的外商投资法必将引进大量外资到中国市场进行投资,包括国外的一些著名承包商也将会借此机会进入中国市场承揽工程项目,这无疑将对中国的承包商带来挑战。
就目前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外国一些著名承包商他们在管理和技术方面还是具备优势。虽然国内承包商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水平也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同他们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与他们也不会差的太远,但竞争毕竟是很残酷的,我们的企业还是担心在与狼共舞中被人吃掉。同高手竞争,只有比高手更强才能够赢。这就倒逼中国企业一定要进一步的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提高自己创新创效的能力,使自己在同外资的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我相信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后对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一定会有明显的促进。
提高产品的质量标准,我们的验收标准就是应该向高标准看齐的问题,它对提高产品质量建造质量当然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创新是企业持续打造高品质产品的法宝,是持续赢得市场的助推器。多少年来习惯使用的打造产品的方法,已经为我们打造了众多的工程产品。但是在今天看来要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必须使用新的工艺和工法、添置更自动化更智能化的装备,必须靠创新。我们的建造业当然属于传统产业,目前必须使用信息化和自动化技术甚至是智能化技术对其进行改造升级。唯有如此才能够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品质和质量。还必须对劳动者进行信息化和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培训,使得他们能够熟练的使用自动化,智能化技术。传统产业有突破性的创新会很难,寻找在其他行业普遍使用的技术跨界应用到传统行业来应用到建造业来将会带动建造业的创新式发展,这也属于创新。
创新不要仅仅限于高大上的动作,一些细小的改造革新也属于创新。使用一些小改小革,同样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细节的质量,当然应当倡导鼓励。创新依靠管理技术干部的思路同样也需要应用现场作业人员的求变心理,有些现场的工作长期使用传统的方法制作既没有效率也难得保证质量,而现场的工作人员是最有发言权的,他们做一些小小的变更就能够解决问题。这都非常值得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