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8年来,在世界各国和各有关方面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带一路”从理念到行动,从总体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谨细腻的“工笔画”,在各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已经成为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
共建“一带一路”:八周年成果显著,中欧班列成为旗舰项目
自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世界各国积极响应,共同参与、共同合作、共同受益。截至目前,已有17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范围涵盖五大洲大多数国家以及联合国等各主要国际组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国际组织深化交往、增进互信、密切往来的重要平台。从中国倡议到全球共识,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来越大,合作质量越来越高,发展前景越来越好。
“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贸易畅通不断深化,投资合作持续提升,合作项目落地见效,机制平台建立健全。商务部数据显示,2013-2020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超过9.2万亿美元,年贸易额从1万亿美元增长到1.4万亿美元,沿线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提高了4.1个百分点。今年前8个月,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7.29万亿元,增长24.6%。
对外投资合作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国际产能合作进一步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向投资蓬勃发展。2013-2020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直接投资达1360亿美元,沿线国家在华新设企业累计达2.7万家,实际投资累计约600亿美元。同期,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累计近6400亿美元。此外,截至2020年年末,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近400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超过44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33万个就业岗位。
8年来,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设施联通扎实推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交通互联互通网络,助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驶入快车道。中欧班列开行数量不断增加,已成为欧亚地区互联互通的重要标志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旗舰项目。数据显示,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超4万列,打通73条运行线路,通达欧洲23个国家的160多个城市,运输货品达5万多种,有力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促进区域共同发展,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增添更多动能。今年以来,中欧班列开行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1—9月,中欧班列共开行11299列,运送108.8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29%、37%,综合重箱率97.9%。
中欧班列“长安号”自2013年开行以来,已成为全国开行班列城市中线路最全、覆盖最广、效率最高、速度最快的国际货运班列,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等核心指标稳居全国第一,为促进国内和国际市场双向发展构筑了稳定的贸易通道。2020年,长安号全年开行3720列,约占全国总量的20%。今年以来,针对一些口岸拥堵、国际铁路联运计划紧张的形势,中欧班列“长安号”采取提高班列运量、增加往返单独线路和往返开行频次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口岸通过能力。截至8月11日,中欧班列“长安号”累计开行突破1万列。截至10月13日,中欧班列“长安号”全年已开行3029列,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位居全国前列。
在民心相通方面,中国与各国人民在教育文化、公共卫生、生态环保等领域加强交流,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民意基础不断夯实。扎实推进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与沿线国家通过政党、议会、智库、地方、民间、工商界、媒体、高校等“二轨”交往渠道,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开展形式多样的沟通、对话、交流、合作。“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累计培训学员5000余人。同时,健康、绿色丝绸之路建设进一步推进。中国积极与世界卫生组织及有关国家和地区保持密切沟通,已经向12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11个国际组织提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紧急援助。成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目前已有150多家中外机构成为合作伙伴。
陕西:构建“一带一路”核心枢纽 高质量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
加速奔跑的中欧班列“长安号”是西部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多元化国际化开发开放平台、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的典范。近年来,陕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紧抓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黄金机遇期,坚持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欧班列“长安号”不断提速、扩线,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辐射力和影响力持续增强,逐步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构筑出一条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
8年来,中欧班列“长安号”常态化开行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的15条国际干线,基本覆盖欧亚大陆全境,运输的货物品类也由最初的机械设备增加至机电设备、电子产品、纺织制品、汽车整车及配件等多个品类。疫情发生以来,许多原本依靠海运、空运的货物向铁路转移,中欧班列“长安号”经受住考验,跑出了互利共赢、开放发展的加速度。2020年,中欧班列“长安号”的开行数量逆市上扬,增长了74%,陕西省实际利用外资增长9.2%,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增长26.7%。
西安国际港务区通过“干支结合”的方式,与周边城市合作构建“+西欧”集结体系,全力打造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西安相继开行了襄西欧、徐西欧、蚌西欧、冀西欧等15条集结线路,辐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等主要货源地,国内29个省市的货物实现在西安港集散分拨。目前,“长安号”运输的省外货物占比超过75%,进口货物中65%以上从西安港发出。与天津、青岛、宁波、上海、深圳等沿海港口城市合作开行陆海联运班列,无缝对接全球航运体系,打造以西安为中心的全球物流网络。如今,西安已成为辐射全国、连通欧亚的货物集散中转枢纽,2020年获批全国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示范工程,中欧班列(西安)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进一步凸显。
今年以来,西安围绕加快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的战略定位,以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为引领,高起点、高质量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具有对外开放重要平台作用的港口功能区、中央商务区正在加快推进。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港口功能区充分依托中欧班列“长安号”国际贸易大通道和西安港陆港型多式联运铁路物流枢纽地位,引进了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中国五矿集团、中国林业集团、山东港口集团等龙头企业。建成后将成为集集装箱运输、冷链物流、期货交割、大宗商品、整车运输等功能于一体的港口功能区,助力构建国际物流通道、打造多元化开放平台,为陕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贡献力量。
以西安奥体中心为核心的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中央商务区,片区内引进建设招商局丝路总部、华润丝路总部、五矿金融贸易总部、中铁丝路总部、中电建丝路总部、绿地丝路全球贸易港、高科企业总部等项目,布局“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心、“一带一路”城市展示中心、丝路国际体育文化交流培训基地、“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等,同步加快市政配套建设,建成后将逐步形成面向“一带一路”的文化、体育、贸易、金融、教育、科技、法律等服务功能载体,形成丝路总部的聚集效应。届时,中欧班列将不仅是一条国际贸易大通道,更是陕西对外开放新引擎,吸引商贸、科技、产业、金融、人才、教育等各类创新要素落地融合发展,为陕西加快建设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服务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动力。
陆港集团:港产港贸大联动 打造现代临港产业生态圈
西安国际陆港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是经西安市人民政府批准,由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投资的大型国有独资企业。从最初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者,到中国内陆港口开发运营综合服务商,12载深耕细作,陆港集团肩负着陕西“造港开埠”的使命,与西安国际港务区共生长,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已成为中国内陆港建设运营的开辟者和先行军。陆港集团充分发挥西安内陆港资源优势和陕西自贸试验区创新优势,依托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推动“港口+产业”“港口+贸易”突破式联动发展,形成了以临港经济板块为核心的六大产业格局。业务涵盖港口建设与运营、临港贸易与物流、电子商务与智慧城市、投资与金融服务、生产生活配套、文化体育产业,吸引国际贸易、跨境电商、金融服务、总部经济等新兴业态在西安港聚集,实现从运输通道到产业集聚的转变,推动西安港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今年以来,陆港集团坚定贯彻以国际物流与临港贸易为核心,金融投资与生产生活服务为支撑的业务发展战略,紧紧围绕集团临港经济板块业务,借力中欧班列发展的良好势头,整合内外部资源,凝心聚力,做大做强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以主业的优质发展带动各支撑性服务板块,实现集团整体协同发展。
作为西安港建设运营主体、中欧班列“长安号”的运营平台,陆港集团以国际物流为纽带,整合区域资源,打造以西安港为中心的国际立体多式联运通道体系。今年6月开行的西安国际港—宁波舟山港陆海联运大通道班列,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紧密连接,构建起承东启西、贯通欧亚、快捷高效的海铁联运大通道。7月开行的西安—伊明汉姆线路,是目前到达英国时效最快的中欧班列。该班列采用铁海联运方式,换装次数少,通关时间不到3小时,大大节省了运输时间和成本。8月,中欧班列(长安号)美东线路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这是陆港集团创新性推出的全球首个“大陆桥”海铁联运解决方案,连接了中国中西部地区与北美大陆东岸,开辟出一条横跨中欧大陆和大西洋的陆海新通道。
陆港集团坚持“运贸结合,以运促贸,以贸引产”发展理念,全面开展大宗商品贸易、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商品展示展销等业务,打造具有内陆港特色的临港贸易的全产业链及生态链。随着中欧班列(西安)集结效应日益显著,通过“通道+口岸+电商+产业”模式,西安港已聚集外贸类企业360余家、物流企业300余家。形成以粮食、肉类、整车贸易为主,平行车进口、二手车出口为特色的大宗贸易体系,打造了“洋货码头”“Ulife西安港进口商品直营店”等线上线下展示交易平台,实现“买全球、卖全球、享全球”。
正在建设中的临港产业园是推进现代临港产业集群发展,打造“一带一路”产业转移中心、构建“一带一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项目。临港产业园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以西安综合保税区和陕西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承接中心为承载,集智能显示、电视机、网络及通信设备、智能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及贸易流通于一体,推动外向型为主的电子加工企业加速聚集,为将西安港打造成为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转移承接中心、国际贸易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以及人文交流中心贡献陆港力量。据介绍,临港产业园总投资200亿元的康佳先进制造业及相关产业项目已经正式开工。目前共有超过40家东部电子产品加工企业将产能转移到产业园,将与西安综合保税区内电子产业集群形成有效互补,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繁荣临港经济。国声智库课题组将深入把西安国际港务区、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开展课题研究,输出高水平智力成果,搭建沟通交流合作与资源链接整合平台,赋能陆港集团创新发展,打造共生共赢的现代临港产业生态圈,服务西安港形成面向“一带一路”的现代产业体系,助力西安国际港务区构建港贸、港产、港城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推动陕西外向型经济建设和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国声智库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