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方山县一座古老的村庄(张家塔村)

2021-05-14
作者:崔燕军

 

 方山县是一块古老的土地,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悠久的历史使这块土地拥有丰厚的文物古迹、灿烂的黄河文化和瑰丽的自然风景。境内森林茂盛,草地广阔。有享誉“三晋第一名山”的北武当山、风光绚丽的南阳天池、号称华北小西藏的赫赫岩亚高山草甸,有西汉左国城遗址、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故居。

  坐落于方山县城西南20公里的峪口镇张家塔村的张家塔民居,建于清代顺治年间,相传山西临县赵家塔村一个很有名气的风水先生赵山,发现张家塔是块风水宝地,便举家迁往张家塔居住。从赵山开始,赵家历代励精图治,耕读传家。从赵家十世先祖赵山到赵家十七世孙,期间八代人本着珍惜土地的原则,建成砖瓦石木结构、造型美观、结构独特的群体民宅36院。从对面山上眺望,张家塔民居造型就像一个倒“福”字。张家塔民居坐北向南,依山而建,冬暖夏凉,冬天日照充足,夏天厦檐挡日。所有建筑布局成轴对称图形,屋上楼阁美观大方。每处宅院都有防洪防涝的明暗水道,院落之间以甬道贯通,可以备战御敌,防洪抗涝。

  《张家塔民居考》对研究张家塔民居具有非常深远的史料价值,同时对介绍方山、宣传方山的旅游事业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对于扩大方山的知名度,促进方山旅游事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广大读者和社会各界人士不妨展卷一读。

  值此《张家塔民居考》付梓之际,我们希望县政协以及各界有识之士,编篡和创作出更多的好书,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以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为推进方山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而再做积极贡献。

 

  张家塔的民居包括:祖宅、两堂、中院、财东院、梁顶六院、西门上六院、南门西院、三门巷三院、楼院、条壕里、圪垛上两院、四大城堡、梦楼、庙宇、祠堂、宝峰寺众多建筑。

  古色古香的张家塔从清朝康熙43年(即1704年),从第一块砖开始,不惜人力、物力、畜力,大兴建筑工程,经过210年的修造,终于到民国4年(即1915年)已经大工告竣。共建造宅居36院,东、南、西、北四大城堡,三座庙宇,设梦楼、祠堂等,联村合资建了宝峰寺。在方山、临县、离石等县盛况空前。

  张家塔的民居共同特点是:窑洞冬暖夏凉,厦檐遮日避雨,使居民减少疾病,延年益寿,村内的水道从整体出发,长远打算,从上到下有明有暗,干支分明,户户连通,不惜砖、石之费,专论经久耐用,至今仍然逶迤延伸,形成联通网络。甬道从南到北,从左到右,宅通院,院通巷,成为地下通道。便于户与户交往,利于战备,用于抗灾。

  张家塔民宅每眼砖窑洞都是圆门圆窗,一般7米多深,3米多宽,3.3米高,木材均为松木,大门有木锁、铁环及搭扣、上栓,门分两种,一是扫地门,二是悬空门(底有插板),双扇开。每院都有石碾、石磨。圪台沿有押沿石条。门墩、厦柱石俱为青石雕刻。上屋顶都留有楼洞(双)。宅内有天地、土府之神阁都用砖雕门面,十分细致精湛,但是文革期间都被砍坏。墙角、屋顶正中有瓦烧狮子,有大有小,每宅均有3—4个。房顶两端脊头都有兽头把守,墙角、大门墙角有砖雕花鸟之图,并用红朱、朱砂涂成方形或长方形。除条壕里为动宅外,全村都为四合静宅院。

  每院都有瓦房,每间的深浅不定,一般为3米多深,宽2.5米,高3米多。多数因地制宜。全村有六院楼房,楼房的规格也同于平房。间数的多少因地制宜。

  全村凡是留有楼洞的居宅准备都盖楼房而且每家将所用材料基本置办齐备。按计划42桂应有42院住处才对,而实有36院,其中有6院是基础院及条子院,不在计划之内。那么还需要再建12院。其实这12院已经规划为三点,东门场修三院,南门场修三院,下街畔修六院,要比条壕里更阔气、更豪华,因有现在筑起的8孔基础窑洞为依据。这三点都将地基挖好,需要的砖、灰、瓦、木都准备就绪。就在这鸠工庀材之时,突然时局动乱,日寇侵华,内战不停,政治运动接二连三。闹得民不聊生,鸡犬不宁。因此,刚刚启动的大规模建筑被这一系列的因素化为泡沫。所备的材料,有被日寇烧掉的,有被临县建设运走的,也有人为损坏的和出卖的,反正截至现在是一无所有。

  

  大路的宽窄以婚嫁抬轿,丧葬柩行为规矩。村边逢山、茆、沟、壕栽有各种树木,有生态林,有果园林,尤以枣林为重点的树木早已在张家塔成林。一道大河沿边泡桐(俗语:水桐树)林立,粗大茂盛,坟茔的松柏长青,在20世纪中叶之后全部被伐运往临县。坟茔的松柏树,被张家塔公社伐于70年代。全村共有水井9口,凿石筑坝开拓水地23亩。这些功绩都属我们的祖先之举。

  张家塔建筑文物包括其中门额上的碑牌匾额此外有各门宗族的堂名,经商的有各自的商号及其它行业的招牌,还有名人、友人、同行赠送的匾额如:“典型宛在”、“雁塔题名”、“药到病除”等。各家的大门、重门乃至屏风上的匾额比比皆是琳琅满目。有关各家的堂名五花八门,具体分门别类地要反映出来,有待进一步考证。因为从两堂始以下每代都有堂名,三代加起来共六十个堂名,许多人不知道自家的堂名,这也不为奇怪,因为祖先们没有流传下来,即使流传给后人,后人易忘因被时代所“淘汰”。赵春长门为“聚德堂”,廷桂堂名“聚元堂”,培桂堂名“聚魁堂”,树桂堂名“聚义堂”,植桂堂名“聚庆堂”,光桂堂名“聚福堂”,华桂堂名“聚泽堂”。

  家什有明清两代的陶瓷:碗、碟、盘、瓶、盆,上有花鸟图样。圪垛上的一个盘上有诗一首:“错把工夫到处求,纵然求得晏生逰,无心必有通天路,有足应须到上头。”中院木器有炕柜、圈口、举人用过的穿衣镜、壁画、小橱柜、清代板凳,条壕里有平面柜、八仙桌、织布机、太师椅、立柜、古箱、夹桌,普通人家都有古箱、立柜、板凳、炕桌、碗柜、春凳,这些家什大都油漆。像立柜外插板大多数为雕刻桐油。

  有的人家保存的玉石:青铜器、银器、首饰,甚至银元、铜元、铜钱等贵重物品都属个人私藏。还有一些古代铜灶具如:笊篱、勺、匙、皿架床(抿尖)等有人保存。铜锅、铜盆、茶壶、烟袋、灯柱等有之,锡、银、铁制古董也有之,名人字画、诗词、古年画、古书籍、壁画更是户户都有,但是在文革期间的破旧立新将它卷入到“焚书坑儒”的垃圾堆里去了。举人赵暐的半付执事有旗、锣、牌、棍(红油)、轿,村民喜逢婚嫁之期都要借用,以示族人之荣耀。

  家什上的文体有赵学艺家的橱柜面六扇,其中三扇上有隐约可见的诗,一首为教育家赵增禄题,“问路非行路,年年在户庭,果然行路客,问罢即登程。”二首是“融得性情上偏私,乃称真学问,消击家庭中,嫌隙便是大经纶。”第三首是“平时思见山中景今日山中景见真,若惮登山千万苦,此身此是想山人。”后两首没落款,只有第一首落款是民国18年,受百印是增禄。增禄宅门窗框上有上联“淡泊中……”,下联是“宁静内自见雅怀”。由此证明赵氏家族对文化的酷爱和求学的渴望。

  临县城中心原有四柱牌坊:一柱是青唐村王丕行为王氏所修;一柱是上西坡吴命新修;一柱是玉坪湾武状元(抱牛状元)张从龙为张氏所修;还有一柱就是临县赵氏,由张家塔赵暐(举人)之子赵秋桂先生投资半数,由临县赵武殿(举人)、弟赵武曲二人投资半数,由赵秋桂撰文,从始祖赵文祖开始排名,至民国初年修起,牌名全称为“赵氏世德芳”。于上世纪60年代拆毁。

  张家塔从咸丰至民国26年止,共80多年,在这期间赵氏经商者到县城、三交、碛口、大武、圪洞、峪口、离石、汾阳、陕西、宁夏、包头等地星罗棋布。

  他们的商号分别为“隆盛店”、“永成羲”、“天乙园”、“修德店”、“积鑫店”、“同茂店”、“积仁堂”、“永昌店”、“华丰银行”、“敦厚源”等等不胜枚举。在此期间相应地使张家塔的经济发展日趋激烈,各地店铺红极一时,这与张家塔村的文化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上述店堂商号俱为租赁,惟独大武镇的“天乙园”(天益园)是赵敦孝自己所建,旧址现在依然存在。

  张家塔的财主不管是务农的经商的,还是从艺的当官的,每到一处都受人尊敬,虽然没有什么人发了大财,但是也没有落后于他人,他们的宗旨是:买卖公平、薄利多销、爱民如子、童叟无欺、文明经营、礼貌待人。做人的依据是:以德为先、与人为善、轻财重义、厚道处世。

  《张家塔民居考》的记叙实属难度太大,既没有可靠的历史资料可查,又没有老者的真实传闻,加之卑末才疏识浅,性拙心钝,腹中乏词,能力所限,是土生土长的庄稼汉,地地道道的半文盲,单靠几通残缺不清的碑石作参考。

  由方山政协文史委主编的《张家塔民居考》介绍了张家塔民居的历史兴衰和建筑风格,是方山文史工作和文化建设上的一件大好事,大喜事。

  改革开放以来,到张家塔村观看民宅的游客络绎不绝,有本县、本地、本省的学生、记者,也有外地外省的爱好游业者寻访而来,还有海外侨胞慕名而来。来者总要问长道短,了解历史,观看现状,无不摄像带走。

  张家塔村民深感愧心的是:祖先苦心经营修建起的东、西、南、北四大城堡均遭破坏。村中三层梦楼渺无踪影,二层祠堂破烂不堪,百里弛名的宝峰寺荡然无存,造诣独特的三座庙宇消址除迹,36院民宅无不残遭损伤。倘若完整无缺地保存到现在,或能重新恢复原貌那该有多可贵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