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垃圾分类是时下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国家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垃圾分类特色展的研发案例进行分析,提出用多元化的科普形式进行信息传达,将会提升公众对于垃圾分类的进一步认知,激发公众垃圾分类的自主意识,并为垃圾分类科普宣传提供了可借鉴、可操作、可研究的特色展览研发设计思路。北京科学中心的“生活减法垃圾分类特色展”,是以上述理念进行的设计与研发,获得了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与社会公众的认可。
【关键词】科技馆;垃圾分类;科学普及;展览策划
随着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和生活质量在不断的提高,公众对于科学文化产品及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长,国家对于科普事业越来越重视,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考察调研,参观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时指出,博物馆建设不要“千馆一面”,不要追求形式上的大而全,展出的内容要突出特色。如何响应总书记对博物馆发展要求,建设有特色、多元化的科技博物馆成为了策展时新的思考方向。
本文以垃圾分类科普为研究对象, 发挥科技博物馆科学普及前沿阵地的资源优势,分析采用多元化科普形式,构建有效信息传达媒介,通过教育活动在展览与观众间建立起信息通道,从认知层面加深观众对于垃圾分类主题内容的理解,从而获得直接经验。
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将主题定为:“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反映了博物馆对于自身定位和功能的新思考和新认识,更体现了当今世界多元一体、相互尊重、彼此借鉴、和谐共存的文明发展大格局。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信息传递变得更加快捷,科普传播形式更加多元化,线上线下联动的科普展览、科普课程、科学讲座等展教结合形式成为科技博物馆建设的发展新趋势。
1.1、宏观背景
科学普及的基础建设和场馆建设是我国科普事业大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国家出台了相关法规、政策,为科技场馆建设提供了政策和制度的保障,《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中提到: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基本建设计划【1】。在这样一个大发展的环境下,对于展览的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场馆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场馆建设过程中的矛盾也渐渐的体现出来,即建设周期过长无法与科技快速发展相匹配、展厅功能规划无法满足科普教育需求、展览主题与展览内容各馆相互雷同产生出多馆一面的现象【2】。
1.2、现实情况
北京科学中心于2018年9月15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因为是利旧项目,所以“三生”主展馆保持了原双螺旋建筑主体,五层建筑中包含2个临展厅,布展面积1390平方米;3个常设展厅,分别是“生命乐章”、“生活追梦”、“生存对话”,布展面积6860平方米。在展览形式上,也是长期展览与短期展览相结合,在短期展览方面除临展厅展览外,结合每年的全国科普日开展为期几天的科普展示及活动。虽然是新建场馆,但仍存在很多展览策划实施上的顾虑。
受原建筑结构制约——老建筑电梯小、楼板承重弱,在展览、展品策划设计时需充分考虑环境因素,整体结构超过电梯承载或楼板承重的展品无法进入常设展厅。
受建设期较长影响——策划与落地间隔时间较长,与生活关系较近的展品存在与时代发展不匹配的问题,但又由于落地不久的原因,无法在短期内对展品进行更替。
受策展时间较早影响——展厅初设时间较早,给教育活动留出的接口不足,导致展厅教育活动与展品间关联性较弱,展品没有成为教育活动的辅助教具。
2、基于常设展品的特色展
基于上述的宏观背景与现实情况中的因素,在如何提升常设展厅活力,解决科普工作中,重科学知识与轻科学方法,重科普活动与轻科普研究,重科普内容与轻科普形式,3个不平衡问题,结合自身特点,开发了特色展展览形式。
什么是特色展?顾名思义,就是主题明确的即时展览。
按王恒的定义,短期展览面积一般在500-1000平米【3】,而特色展受场地和经费影响,规模比较小,所以又有别于一般的短期展览,因此我们把这种展览形式称为特色展。特色展展区面积在150-300平米之间,特点是开发成本低、制作周期短、时效性强,并且对社会和公众较为关心的科学话题进行解读【4】,相较于其他展览形式更加适合垃圾分类这个主题内容的呈现,将枯燥的内容转化为观众更容易理解的插画形式,利用常设展厅中现有展品,通过新增展品、展架、多媒体、艺术装置等组成完整的主题性特色展。
通过特色展的展览形式,可以解决常设展厅存在的部分不足:
展览内容落后——根据科技热点开展的内容,解决了常设展厅内容落后的问题,同时赋予如临展般的话题性,提升了展厅活力;
展厅基础建设的不足——通过补充的新展品、新内容,和艺术化的展示手段,弥补了场馆基础建设中的不足,填补展区中空白区域;
展览教育接口不足——配合展览研发的拓展性教育活动,形成“展览”和“教育”同步前行的运维模式,解决了展览教育接口不足的问题;
面向人群局限——展览面向全年龄层,教育活动面向青少年,为全体公众提供多元化、普惠化、平等性、包容性的公共科普服务。
展览策划经费有限——对于经费并不是很充裕的地方馆,在特色展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对常设展品进行部分升级,让原有展品更符合时代需求。
3、案例介绍
3.1、展览主题:做生活“减法”达绿色“加法”
主题是展览设计的基础和依据,主题的选定不但需要具有科学热点的话题性,还应与国家整体宣传方向保持一致,并对实际生活做出指导,往往贴近生活的选题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2018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生产量排名前十的城市,北京仅次于上海排名第二,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929.4万吨【5】,而北京市平均每日清运量为2.55万吨,如果用载量2.5吨的卡车来运输垃圾,这些运输垃圾的卡车排列起来已经能绕北京四环路一圈,2020年这一数据还是迅速的上升。针对这一社会问题,2019年7月1日,上海正式实施垃圾分类新规;2020年5月1日,北京也开始新《条例》的实施。从供需层面看,已经找到了垃圾分类科普的方向,接下来就是要构建可视化的传播媒介,从认知的层面提升公众对于垃圾分类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结合科技馆的科普特点和资源优势,通过特色展的形式,在人与垃圾间建立沟通途径,加深观众对垃圾分类的理解,并了解其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以及分类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在与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的沟通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按照“干湿分开,资源回收,末端决定前端”的原则开展,倡导垃圾减量。从垃圾管理的优先级模型(图1)上也可以看出,垃圾减量化在最优级别。因此,展览以“减量”为核心,让我们的生活从做减法开始。
图1:垃圾管理的优先级层级模型
3.2、 展览内容策划
围绕主题策划的展览结构,可以让观众更为全面清晰的了解展览所要传达的内容重点。垃圾分类特色展主题策划时的首要任务,是让观众与垃圾减量之间形成相互联系,让观众在参观过程中通过展览的内容、展品的互动等获得直接经验,产生垃圾减量化的共识。
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调查不按分类进行投放垃圾的原因中,21%的居民不了解分类对于环境的益处,还有14%的居民不知道该如何分类【6】。《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19)》中指出:公众普遍认可个人行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有着重要意义,在关注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选择低碳出行、减少产生污染、呵护自然生态等多数生态环境行为领域践行度较高,能够“知行合一”,但在践行绿色消费、分类投放垃圾、参加环保实践和参与监督举报等领域还存在“高认知度、低践行度”现象【7】。而在关于垃圾分类的调查中,92.2%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对于保护我国生态环境是重要的,但在各自影响分类因素中仍有36.5%的受访者不知道如何分类(图2)。
图2:阻碍公众进行垃圾分类的主要原因(数据来源:《公民生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19)》)
这是公众在垃圾分类问题上出现了认知与行为的偏离,之所以存在认知偏离是居民对垃圾分类本身和垃圾分类行为的认同和接受程度出现了差异,这种差异由个人的知识、价值观和认知驱动,认知水平决定了居民对垃圾分类行为的了解和认可程度【8】,因此,在展览的内容策划上,就需要解决观众的三个认知需求:1.垃圾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有那些危害;2.日常生活中该如何进行分类;3.收来的垃圾都去哪了,还可以做什么用。
3.3、特色展具体内容
展览通过三个层级来构建人与垃圾间的沟通渠道,即“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垃圾如何正确分类”、“垃圾的循环利用”。
第一层级,垃圾对环境的危害。
我们首先将古代产生的垃圾与现代产生的垃圾进行了对比,古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多为人畜代谢物和草木灰等,虽然采用的也是填埋方式,但是对于环境不造成破坏,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今天的我们仍掉的垃圾在自然界很难被降解,例如:塑料袋的降解时间需要有400年、玻璃瓶的降解时间则达到了1000年…除了海洋、陆地、城市,就连我们称为净土的珠穆朗玛峰上都被垃圾所侵略。
展览通过这些触目惊心的内容,希望引起观众心中对垃圾危害的共鸣,以及对垃圾分类的重视。同时告诉观众,虽然垃圾在破坏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但是不要担心,因为政府已经对垃圾出手了。北京市1957年提出了要进行垃圾分类的工作,并分了三个阶段,不断为垃圾分类做着努力,2020年5月1日,新《条例》的实施让整个北京城行动起来。
第二层级,垃圾如何正确分类。
这一部分着重对于日常分类进行了指导,对于北京市民来说,首先就要了解新的垃圾桶标识,通过展览开始初期的现场调研,我们发现几乎没有观众认识新的标识,这一点在随后的讲解中,着重进行了科普。
在内容传达上,将枯燥的条例内容转换为观众便于理解的插画,通过画面告诉观众,生活中我们在家中需要准备两个垃圾桶,一个用于盛放湿垃圾(厨余垃圾),一个用于盛放干垃圾,而对于垃圾的分类投放,更是做了直观细致的指导。
同时在这一层级中抛出了“城市矿山”这个网络出现频率较高的内容,通过展示一个另类化学元素表,告诉观众丢弃的垃圾中,其实是有很多元素可以回收再利用的,例如:1500吨废纸回收后可以生产出1200吨再生纸、1吨废旧个人电脑中可以提炼出300克黄金等,引导观众思考垃圾分类回收的作用。
在这一部分展示中将拓展性教育活动所使用的教具进行了布设,让教具成为了展区中的一部分,为教育活动留出接口。(图3、图4)
图3:为教育活动“看谁分的对”预设的垃圾桶教具
图4:为教育活动“看谁跑的快”预设的飞行棋盘教具
第三层级,垃圾的循环利用。
生活中产生的垃圾还可以做什么用?这是我们给观众提出的一个问题,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公众思考,如何利用我们身边闲置的物品,赋予它们新的生命意义,将垃圾变为可用资源,从源头做到垃圾减量,物尽其用。该区域新增展品“循环再生”展示垃圾的变废为宝,利用红蓝辨色的原理,让观众用观察法看旋转的红蓝片交替通过时,画面的变化,从而了解到空水瓶可以做衣服,废旧轮胎可以回收利用后制作成水泥等(图5)。该展品与原展品环保手工作品进行了结合,对原始展项进行了提升。
图5:新增展品“循环再生”通过红蓝片辨色显示垃圾的循环利用
第二层级和第三层级也将作为科普教育拓展的主要内容,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学习单加深对垃圾分类知识的记忆。(图6)
图6:现场用垃圾分类学习单
展览是为观众构建的可视化传播媒介,而科技馆不同于图书馆,为了对垃圾分类信息进行解读需要专门的解码过程【9】,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将自己的理解注入展览中,并为观众构建一个他们可以理解的信息通道,才可以成功的为观众构建与垃圾分类沟通的媒介。
3.4、展教结合的科普科普教育路径
时下的科技馆展览策划,已经由原来的以“物”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10】,这也是要求更加注重观众在观展时的体验与获得,因此展览策划设计时就需要融入教育学理念,研发与展览主题内容相吻合的教育活动,让整个展览更加的丰富、立体、多元。
3.4.1、动手做教育活动
配合垃圾分类主题特色展,研发了动手做教育活动“墨香玫瑰”与“透明的收纳盒”,活动以网上预约的形式,在展区中进行,时长约45分钟。
在活动过程中,科技辅导员会对垃圾分类知识进行讲解,并使用废旧报纸与回收的塑料空瓶制作手工艺作品,将垃圾减量这个主题核心贯穿其中,制作好的手工艺品可以在“创意作品”橱窗中进行展示。(图7)
图7:“墨香玫瑰”教育活动
展览策划初期,开展了空水瓶征集工作,在宣传展览的同时,储备活动用道具,征集的多余空水瓶,制作了“留言瓶”展品,置于展览尾声,参与者可以将瓶子以像素点阵的形式拼出创意画面,也可以将对垃圾分类的想法写在瓶子上。(图8)
图8:互动展品“留言瓶”
3.4.2、互动答题游戏
互动答题游戏“看谁跑的快”和“看谁分的对”是竞技类互动活动,内容都属于第二层级,目的在于指导公众如何正确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拓展,活动以网上预约的形式,在展区中进行,时长约25分钟。
因为这部分拓展内容需要教具进行辅助。“看谁跑的快”所需飞行棋盘,以大型地贴的形式预设在展厅当中,不但预设了道具同时烘托了整个展览的氛围;“看谁分的对”需要参与者通过分组竞技的方式,将手拿板上绘制的垃圾放入正确的垃圾桶中,因此在展览策划同期将垃圾桶进行了艺术化处理,与网架展板融为一体,形成展览的一部分,同时又可以为教育活动所用(图9)。
活动主题 |
看谁分的对 |
活动目标 |
解决生活垃圾日常分类的疑惑 |
针对人群 |
8-12岁青少年 |
流程简述 |
|
活动形式 |
观展+体验 |
活动意义 |
通过实际体验垃圾分类的活动,让参与者更准确的了解生活垃圾如何进行分类。 |
图9:“看谁分的对”活动流程
3.4.3、多元化科普形式集成
观众对于知识获得有着更加多元的科普需求,除在展览中融入适合青少年的教育模块,还增加了适合全年龄层的科普剧《微塑料旅行记》、科普实验秀《还是分开的好》、线上科普课堂《新条例解读》和《垃圾分类知识》、科学大讲堂《它到底是哪种垃圾?—垃圾分类、处理与利用的科学》,通过多维度分解,让观众在获得愉悦感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理解与认知。
通过垃圾分类特色展这个项目,笔者感受到,在“展览”+“教育”组合下,可以实现公共科普服务的包容性、多元化、立体化、普惠化。当然,不同的特色展主题,其教育目的也是不同的,采用的科普传播路径也会有所不同,不能生搬硬套,还是要灵活应用。
4、结语
在探索多元化科普形式的展览中,一定要建立展览与观众间的关系,从认知层面上形成互动与共鸣。特色展是笔者对本馆分析后进行的探索与尝试,作为科普传播前沿阵地,科技博物馆应承担更多的社会科普责任,发挥自身科普优势,从科学的角度诠释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同时探索“展览+教育”多元化的宣传科普形式,为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等发挥科技馆科普引领作用。作者:陈晨,北京科学中心,策划管理主管,副研究馆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