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中国》: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三江汇流之地,三江湿地已被列入世界湿地保护名录,请问,佳木斯将如何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的“世界名片”?
徐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特别这次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作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四个一”的重要论述,阐释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了党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部署和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佳木斯地处三江平原腹地,气候条件独特、土地肥沃、水利资源丰富,但无论是我们的现代农业、文化旅游,还是产业项目建设等,都与优良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都是依托于我们宝贵的生态资源。如果我们不在“生态”上做足文章,等到“失之难存”的那一天就悔之晚矣了。特别是物质生活丰富之后,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期盼越来越强烈,生态环境问题既是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也是非解决不可的发展问题。
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着力做好生态补偿的“加法”、节能降耗的“减法”、高效利用资源的“乘法”和革除顽弊的“除法”,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社会反应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家园。深入开展“散乱污”企业专项治理,抓好燃煤治理和燃煤锅炉淘汰改造,统筹推进城市施工扬尘、餐饮业油烟治理,持续推进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还群众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深入推进松花江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项目,整治内河“黑臭”水体,抓好江北水源地新建工程和备用水源工程,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还群众清水绿岸、鱼翔浅底;加强森林、湿地等资源保护修复,严防矿产资源开发污染土壤,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着力推动农村治污设施建设和厕所革命,突出解决好农业面源污染、白色污染,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还群众田园净土、鸟语花香。
特别是佳木斯是一座老工业基地城市,传统产业比重较大。在推动振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认真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绿色方向,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统筹推进农业“三减”和节能减排,严格落实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彻底摒弃以投资和要素投入为主导的老路,用好创新第一动力,深入实施了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三年培育计划,积极腾退转化旧动能,破除无效供给,着力推动传统产业推上绿色低碳轨道,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构建绿色生态屏障。
《智慧中国》:面对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佳木斯将如何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让生态文明要求成为政绩考核的“硬指标”?
徐建国:生态环境保护事关高质量发展成效,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这就要求我们切实用好考核评价这根“指挥棒”,让生态文明要求成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硬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把生态文明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对那些损害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坚决做到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终身追责。
近年来,我们将生态文明建设指标、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等全部纳入全市领导干部“双创”目标当中,增加目标完成情况考核权重,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综合评价内容。制定实行了《佳木斯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联席会议制度》,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破坏和损害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实施一票否决。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我们不断强化责任追究,实施最严格的考核问责,对年度目标任务未完成、考核不合格的市、县,党政主要领导负责人和相关领导班子成员不得评优评先;对在生态环境方面造成严重破坏负有责任的千部,不得提拔使用或者转任重要职务;对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违法违规审批开发利用规划和建设项的,对造成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生态严重破坏的,对生态环境事件多发高发、应对不力、群众反映强烈的,对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没有落实、推透扯皮、没有完成工作任务的,依纪依法严格问责、终身追责,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处理党员干部130多人次。
《智慧中国》: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佳木斯如何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徐建国: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近几年,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国省关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各项要求部署,结合佳木斯实际,认真制定实施了一批生态文明体制方面的改革方案和改革举措,积极健全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和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制度,有效破解制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障碍,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提高。我们的河长制改革等工作得到国家相关部委充分肯定,国有林场改革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当前,佳木斯正处在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深层次变化。特别是随着污染防治工作的的全面深入推进,还有许多生态文明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亟待去破解。我们必须把改革作为破解生态环境保护难题的利器,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围绕支撑绿色发展,落实好资源有偿使用、排污权、水权交易等制度,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和循环经济,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围绕加强生态系统保护,科学划定“三条控制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加快完善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体系,落实好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等机制,努力构建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总之,就是要坚持以解决制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问题为导向,在全面承接落实好中央、省委各项改革任务的基础上,刀刃向内,聚焦市情实际,制定实施一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的自主改革任务,与国省改革成龙配套,彻底清除体制机制障碍,释放政策红利,切实为生态环境保护增添强大动力。
《智慧中国》:智慧农业建设对推动佳木斯现代农业、绿色农业发展有怎样的积极意义?
徐建国:佳木斯市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域内耕地面积超过3000万亩,年产量稳定在260亿斤左右。几十年来,从过去的棒打狍子瓢舀鱼的北大荒,到今天稻浪滚滚豆米香的北大仓,是无数奋斗者的拼搏和科技的力量推动了现代农业的跨越式发展。走进新时代,面对习近平总书记“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的谆谆嘱托和“衷心希望农业进一步搞上去”的殷切希望,要实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紧紧依靠科技的力量,顺应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等信息技术发展趋势,通过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向科技要创新、要质量、要效益,以智慧农业的大发展努力实现现代农业的再跨越。
在农业生产领域,我们坚持从种到收每个环节都积极运用新技术,以智慧手段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农业生产能力的提升。充分发挥佳木斯域内有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等6个省级农业科研院所的优势,在积极研发良种基础上,大力推广智能化浸种催芽技术,水稻智能化浸种催芽车间生产过程全部实现智能化控制和管理,确保了芽齐苗壮。坚持“智慧土肥”理念,在测土配方施肥、土壤资源管理等方面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努力为好种子培育好土壤。
在田间耕作环节,积极为传统农机插上智慧的翅膀,在农机上推广安装卫星定位导航设备,这早已成为我市骥驰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生产大马力拖拉机的出厂标配,在此基础上研发生产的大马力无人驾驶拖拉机系统更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高效利用农业无人机助力智慧农业发展,我市天鹰兄弟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植保无人机,因其适应地形和作物品种能力强、操作简单效率高、减少施药量利于“三减”等特点,已成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首选。
在服务管理方面,积极推进智能大棚建设,运用信息技术建设智能控制系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作物品质,引进建设的中国建材智慧农业示范项目正积极推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在土地流转、金融服务等10多个方面为农民提供精确、动态、科学的全方位信息服务,特别是依托这个平台建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对农作物生长环境、投入品使用、农技规程等进行全程实时监控,既为农户提供品质差异化的依据,也满足了消费者对安全食品、高品质食品的旺盛需求。
在农产品营销上,加快推动农业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电商化改造、信息化融合,以“互联网+”提升农业产业链,以电子商务促进农产品流通方式创新,相继建成特色电商产业园7个、电商平台27个。同时,不断拓展销售内涵和边界,聚焦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开辟了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新路径,近两年,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推介宣传,使万亩稻海田园综合体、福祥年村、达勒花海等以农强旅、农旅结合的乡村旅游项目成为新热点,一批“死气沉沉”的穷村变成了“开门见景”的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