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自明:装备制造要紧跟世界进步

2018-03-26
作者:李德超 张朝辉

  “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指出,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中国要高质量发展,就首先在质量上进行不断提升。”全国人大代表、中铁大桥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自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交通是全局性问题,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做大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都离不开畅通的交通,而桥梁是其中的关键的关键。

  桥梁建造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绩,也取得了特别大的进步,从我们国家来说,到现在为止,全国各种不同类型的桥梁的数量,包括公路、铁路、城市桥梁等等,总数超过100万座。

  近年来桥梁的发展速度特别快,从1949年到1978年,建成的桥梁数量并不多,改革开放这四十年来,数量相比之前成倍增加,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质量有了一定的提升。

  “但是实话实说,发展到今天,如果我们还一味地去追求速度,不沉下心来,不静下来,认真的抓抓质量,不在抓质量上提升,未来的发展会很难想像。”刘自明说,现在是需要重视质量,需要提升质量。

  那么重视质量,提升质量,该怎么做?一个方面是靠工业化,或者说靠工厂化,靠工厂化制造来提升质量。这么多年,速度很快了,但是还凭着原来的高速度去提升质量,可能很难,要变一个法子,走工业化的路,走工厂化的路是我们这个行业一个必然的选择。

  二是要在工厂化的基础上,引进数字化的理念,引进互联网的理念,通过数字化,通过互联网,把工厂化制造效率进一步提升,品质更提升到高度,这就是在工厂化的基础上,通过数字化,大数据把制造的水平提升到新等级,提升到新的高度,以实现质量的提升。

  目前,数字化、互联网、大数据在桥梁制造、建筑工程等方面已经发挥作用。几年前,刘自明说,当我们提出在桥梁建设中要运用大数据,实现数字化管理,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我们做桥梁等建筑的活,讲什么大数据,讲自动化还早呢,还要靠人工,最多靠机械化。

  但是现在最近这几年的发展,自动化,数字化,已经在桥梁建筑的现场有所体现,有所发现。中铁大桥局的项目施工有很多的工序都有计算机控制着。事实证明,计算机控制的精度和质量比人工控制高,风险也比人工控制要低。

  三是未来一定是要智能化。智能化不单单是我们说的计算机控制就叫智能化,还要有感应,人机互换,可以自动地学习,根据施工者发出的指令自动学习,自动改进。

  我们国家的土木工程肯定要比装备制造要滞后一步,因为土木工程是用装备来制造的。因此,反过来说,土木工程的需求,又给装备制造业智能化的发展提出了要求,促进了装备制造的进步。智能化的发展,一定是我们各个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大国重器,实际上就是重器装备,这些年来,重器装备确实推进了我们国家的重大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当然,这里也有些特殊的情况需要重视,对某些大国重器的研发,人们重视不够。比如说桥梁工程建设,我们需要某种重大装备,但是,因为不是随意推广的产品,在某些工程需要的时候,总是找替代产品就行了,至于替代的效率高一点还是低一点无所谓,只要能做就行,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有些工程离开特殊重型装备,还真不行。反过来说,重型装备自主研发的动力不足,提供的产品品质也不高,在现场施工就会影响效率,既要讲质量还要讲效率,装备制造必须紧跟世界进步,才能使中国企业在国家建设中,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发挥更强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