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带头人王成祥: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北京市委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副主委。擅长内科感染性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尤擅长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呼吸道病毒性疾病及咳嗽、喘证的诊断及治疗。对疲劳综合症、失眠、便秘、头痛、长期低热等病证的治疗也有较好疗效。主要研究方向:1、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治研究;2、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的诊治研究;3、中医药干预感染后免疫损伤的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级课题1项,部局级课题3项;主要参与完成国家级课题2项,部局级课题3项;获各级成果奖3项,获国家专利1项。目前承担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课题1项,人事部归国留学基金项目1项。发表论文18篇,主编著作2部,任副主编著作1部,任编委的著作7部。 获奖项目: 2017年4月获得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2017年4月获得“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 2017年8月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特色医疗 绽放的呼吸病专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是集临床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疗机构,其中呼吸科是国家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为特色,技术力量雄厚。我科编制床位37张,在编医护人员30余人,现拥有医学博士3名,硕士7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6名;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1名。呼吸科拥有(有创/无创)呼吸机,肺功能仪,多导联睡眠监测仪,心肺监护仪等大型医疗设备以及微量注射泵、压缩雾化吸入装置等常用治疗设备。我科曾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都发展特色等部(局)级课题多项。
我院呼吸科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优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阻塞型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间质纤维化、慢性咳嗽、支气管扩张症、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呼吸衰竭、肺癌等疾病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卓著,深受广大患者的好评。
我院呼吸科全体医护人员愿以精湛的医术、优质的服务、优美的环境造福于患者,回报于社会。
呼吸科诊疗范围:上、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咽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炎等),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阻塞型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肺间质纤维化,慢性咳嗽,支气管扩张症,肺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肺栓塞,胸腔积液等。
医患真情,大医精诚,传递价值
悬壶济世的医者责任是白衣天使的精神家园,每当有患者深陷困境,总会有一双双温暖的手会施予及时的帮助,让爱心洋溢着人间真情。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科全力救助一肺部感染患者的事迹被传为一段令人感动的佳话,编织成了一幅幅医院真情相守的五彩锦绣。
家住朝阳区小关街道的刘奶奶今年已经80余岁了。因腹泻3月余,咳嗽伴胸闷2天于2016年6月份就诊于我科。刘奶奶腹泻水样便3月余,日10余次,泻后腹痛,曾服理中汤、四神丸等中药汤剂治疗,腹泻未见明显好转,自发病后体重进行性下降近40斤。2天前受凉后引起咳嗽,咯少量白粘痰,伴活动后胸闷气短。胸部CT示:双肺多发感染伴右上肺叶空洞形成。肿瘤标志物多项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不排除肿瘤导致恶病质的可能。但刘奶奶家属考虑到年龄较大,拒绝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为求缓解临床症状故来就诊。当时刘奶奶每日腹泻水样便12次,进食即泻,泻后腹痛,伴乏力,纳呆,神昧体羸,阵发咳嗽,咯痰不爽,胸闷气短,口干口渴。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崔红生主任诊疗经验非常丰富,详细了解了刘奶奶的病情后,很快准确制定了诊疗方案:辨病辨证:泄泻,寒热错杂证。具体分析:久利必伤脾肾之阳,阳气不温,中焦虚寒,脾土失运,则见纳呆、乏力。病程日久,气血阴阳俱损,久虚不复渐成虚劳羸弱。“积阴之下,必有伏阳”,加之体虚肺卫不固,外邪易侵,郁而化热,痰热蕴肺,上逆作咳,形成上热下寒,虚实夹杂之证。若单清上热则下寒益甚,单祛下寒则上热不除,因此患者服四神丸、理中汤等方药疗效不显。根据患者本虚标实、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之病机特点,故选用乌梅丸加减治疗。此方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厥阴病篇第338条:“……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乌梅在《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味酸平,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本草纲目》云乌梅“敛肺涩肠,止久嗽泻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崔红生医师认为乌梅在本案中以其收敛为用,治久咳、久泻最为适宜。正如《本草求真》所论:乌梅“入肺则收,入肠则涩……口渴可止,宁不为酸涩收敛止一验乎”。
处方:乌梅丸加减。乌梅15g,细辛3g,肉桂6g,黄连10g,黄柏6g,当归10g,党参20g,川椒6g,附子10g,仙鹤草30g,桔梗10g,百合15g,乌药10g,五味子10g,山萸肉30g,焦三仙各10g。共4剂,配制为颗粒剂,早晚冲服,日1剂。并结合西药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
方中以附子、干姜、桂枝、细辛、川椒之辛温,配黄连、黄柏之苦寒,寒温并用,补泻兼施,上清肺之痰热郁火,下温脾肾之阳;党参、当归补气养血,气血同调。加用仙桔汤之仙鹤草、桔梗补脾益肺、祛咳止泻,百合乌药散行气散寒止痛,山萸肉、五味子补肾固脱、涩肠止泻,焦三仙健脾消食和胃。全方寒温并用,补泻兼施,气血同调,标本兼顾,辛甘化阳,酸苦化阴,阴阳和平,则泻止、咳停、痰除而纳增。
经治疗3个疗程共3周时间,刘奶奶腹泻消失,平均每天1~2次,呈稀软便,体重逐渐增加,咳嗽胸闷等基本消失。刘奶奶及家人为感谢崔红生主任及呼吸科医护人员,特意叮嘱家属给主任封一个红包,崔红生主任为让老人心里安稳,接受了这份红包,随后就送至医疗处,经医疗处转交回刘奶奶家属。每天我院都在上演以患者为中心,疗效第一、乐于职业、助人达己感人事迹。
洞悉机理,创新疗法,硕果喜人
作为我院特色诊疗呼吸科,专家团队勤勉精进、开拓创新,成果显著。
感染后咳嗽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亚急性咳嗽,是指呼吸道感染的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仍迁延不愈,甚至发展为慢性咳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PIC中医属于“外感咳嗽”范畴,临床表现以干咳为主,伴有咽干、咽痒,甚者伴有胸闷、气短。
崔红生教授在多年辨治PIC临床经验的基础上,认为PIC常由外感病邪发展而来,久之又兼具内伤咳嗽的特点,以风邪久稽,化热阴伤,清肃失司为其基本病机特征。桑梅止咳方为崔教授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经验方,本方配伍精妙,蕴涵“宣”、“透”、“清”、“润”四法,标本同治,升降相因,机圆法活,既能宣散疏透外表未尽之风邪,又能清润内生之燥热;既能降逆止咳改善PIC患者临床症状,又能降低其气道高反应性。由此可见,桑梅止咳方针对PIC风热阴伤而设,方证相合,药证相应,疗效卓然。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哮病”范畴。多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痰气搏击所引起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
导师武维屏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发现,哮喘发作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病性总属本虚标实,因体质及病邪等因素之不同,而风(外风、内风)﹑火(实火、虚火)﹑气(气郁、气逆)、痰(寒痰、热痰)、瘀﹑虚(气虚、阴虚、气阴两虚﹑阳虚)之表现则各有侧重,风、火(热)、痰(湿)、瘀等邪内伏成为哮喘发病之夙根,风盛、气逆(气郁)、痰阻、血瘀、正气亏虚为哮喘发作的基本病机特点。其中外风引动内邪是哮喘发作的始动环节,痰瘀内伏为哮喘发病的主要夙根,气郁、气逆是哮喘发作的病机关键,正气亏虚是哮喘发病的内在条件。由是提出调肝理肺法治疗哮病,调肝理肺法,从肝肺同治立法,旨在调气机,和气血,化痰瘀,理虚损,适寒热,助肺宣降,以平定哮喘。临床应30余年,疗效显著。该疗法相关理论、临床研究在国家核心期刊共发表论文10余篇。
我科特色疗法还包括: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期论治肺间质纤维化、基于痰湿体质理论治疗OSAHS等等众多基于挖掘中华医药宝库,承袭当代大师指引、广泛临床实践出来的好疗法好技能,无不时时处处为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解忧、无不时时处处为百姓提高幸福指数服务。
把事业看重,把工作做实,让更多患者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为更好落实十九大号召,深刻领会砥砺奋进、撸起袖子加油干、共同迈进新时代的精神,身为全国名中医、博导、院长——王成祥,二话不说到一线去,坚持每周三上午在呼吸科出诊,出诊地点为门诊三层专家10诊室。2017年11月10日,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与高密人民医院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双方将在临床、科研、教学、人才、管理、文化等方面开展全面交流与协作,还开展了义诊咨询活动,赢得了当地百姓及患者由衷的欣喜与感谢,真可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这里深深祝愿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特色医疗之花越开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