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智能:企业风险管理的革新路径

2024-11-28
来源: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风险管理是企业稳健发展的基石。伴随着社会信息化体系建设以及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风险管理迎来“智能化”时代。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众多前沿技术开始渗透到风险管理领域,衍生出更多科技化、数据化的风险管理模块和应用,拓宽了传统风险管理效率与空间的边界,提升了风险管理的时效性、准确性。

  “智能风控”的局限性

  随着商业环境的日益复杂和市场的瞬息变化,企业对于风险管理的智能化需求愈发迫切,智能风控应运而生。智能风控是应用智能化技术加强风险管控的一种手段,但企业在实施智能风控时,往往将其视为一种单纯的技术工具,侧重于具体的操作层面,而忽视了从更全面的战略视角深化其应用与发展。这种局限性在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动态时逐渐显现,暴露出智能风控模式的不足。

  首先,企业信息化水平和数据质量决定了智能风控决策支持能力的发挥,企业可能存在的技术更新滞后和数据质量偏低等因素使得智能风控技术过于依赖历史数据和既定模型,处理非线性和复杂风险时不够灵活,降低了风险识别和计量的可靠性,进而影响管理层的决策质量。

  其次,对企业风险文化和员工风险意识的忽视导致智能风控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一方面,在决策过程中智能风控技术可能被孤立使用,未被融入企业整体风险管理策略在组织内部进行有效整合和全面应用;另一方面,员工缺乏对新风险因素的敏感性和适应性,缺少持续创新迭代的意识和能力,阻碍了智能风控技术的持续改进和优化,限制了其在现代商业环境中的效能。

  总之,“智能风控”若没有数据、文化、人才等配套要素支撑,将无法充分挖掘其在风险管理场景的赋能潜力,离真正意义的“智能”尚存不小的差距。

  “风险智能”的内涵与核心要素

  “风险智能”(Risk Intelligence)不同于“智能风控”,是更倾向于战略层面的概念,不仅包括风险识别、评估、控制,还包括风险战略制定、风险治理机制建设等。风险智能融合商业智能(BusinessIntelligence)、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等核心技术和人类洞察力,提升对复杂环境的有效感知和灵活响应;注重全员风控意识和文化认同,强调跨部门协作和信息共享,确保风险管理决策与企业战略、文化、价值观相一致;优化与重构现有业务流程,确保风险智能战略能够无缝渗透到企业各个环节。因此,风险智能的核心要素包含:一是高效的数据管理和分析,数据是核心生产要素,风险智能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异构数据进行融合与分析,最大化挖掘数据价值;二是动态的风险识别与评估,风险智能通过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动态识别和评估、有效捕捉与跟踪新风险和未知风险;三是实时的决策支持,风险智能提供实时风险信息和洞察,并利用可视化工具使得风险信息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为企业管理层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四是积极稳健的风险文化,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它以无形的“软”约束构成企业有效运行的内在驱动力,风险智能强调风险管理的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和全过程管控,鼓励员工积极参与风险管理活动,帮助企业建立积极稳健的风险文化,其有效实施也可以推动组织结构和流程的优化。

  “风险智能”可以更好地顺应企业风险管理的发展阶段。国内企业风险管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风险监控”阶段,为满足监管要求,企业逐步建立起基本的风险管理框架,通过风险指标实现对各类风险敞口和潜在损失的跟踪监控;第二阶段为“价值服务”阶段,企业开始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使用更为复杂的计量工具评估风险,从风险视角为管理层和业务条线提供决策参考,但该阶段仍未将其真正融入企业的核心价值链,依然存在与企业管理的“两张皮”;第三阶段为“价值创造”阶段,此阶段风险管理更加系统化,并被置于战略高度,成为企业战略决策的核心组成部分,企业通过主动风险管理实现风险调整后收益最大化,形成内生动力和竞争优势。由此可以看出,企业风险管理正经历由0到1、从被动到主动、脱“虚”向“实”的转型升级。而“风险智能”作为一种全新的风险管理视角和创新解决方案,通过对风险管理的整体性、系统性理解,配合数智驱动的风险洞察力,能够帮助企业建立更为主动和前瞻的风险管理框架,助力企业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实现价值创造。

  “风险智能”实践路径

  完善风险智能基础设施按照风险管理全覆盖原则,风险数据往往涉及企业全业务全口径内部数据、外部资讯舆情数据等,多源异构特征明显,而智能化技术的功能发挥有赖于坚实的底层数据。因此,企业需强化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坚实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平台,设计全面、科学、有效的数据治理组织架构以及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解决因多系统产生的“信息孤岛”、“数据鸿沟”问题,确保数据的高效治理和分析,以不断提升风险数据使用价值,实现数据的全面共享和流动。

  提升风险感知和响应能力企业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复杂多变,风险感知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企业可积极引入商业智能与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风险感知和响应能力,实现系统性、前瞻性风险管理。

  优化风险管理流程和决策机制优化风险管理流程,将风险管理活动融入业务全流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助力风险管理有效发挥战略支撑和运营保障作用;建立持续的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回溯策略有效性并做出调整。

  推进风险文化建设风险智能的有效实施必须以风险文化的培育为先导。企业可通过培训、激励和职业发展机会吸引关键人才,打造复合型专业风险管理团队;通过制度约束和理念渗透,引导员工强化风险意识,将风险文化内化为全体员工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动,以更好地利用风险智能驱动企业价值创造和业务增长。

  作者:李滨,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风险管理部总经理;王雯,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风险管理部执行总经理。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关联图谱视角下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传导及预警研究”(项目编号:19CJL041) 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