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在全世界表演变脸

2024-07-20
来源:信阳日报网    

  2019年加入海底捞工作时,印尼小伙Indra一定想不到,他会迷上中国的川剧变脸,更想不到的是,他的表演会成为中国和美国文化交流的一部分——2024年5月,一位海底捞美国餐厅的老顾客,请Indra参加女儿学校的文化活动,这场表演让美国师生震撼不已,在中国也获得不少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跟Indra一样,无论是在中国门店还是海外门店,海底捞的变脸师不仅在餐厅为顾客提供变脸表演,更把这项国粹艺术带进当地社区、走进当地校园,在肾上腺素飙升的表演中,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川剧变脸的魅力。

  每一场情绪价值拉满的表演,每一次来不及反应的转瞬间,在热闹之外脸谱之下,是海底捞变脸师千千万万遍练习、创新和互动才能达成的。对他们来说,变脸是一份工作,一份热爱,也给他们带来了不一样的人生精彩。

  艺术无国界 友谊也一样

  早在一年多前,朱小龙就在抖音上关注到Indra的变脸表演,“这小伙子不简单,太努力了”。无论是下班后还是工作间隙,只要有时间,Indra都会穿上变脸服练习表演,每天如此,反复练习。

  朱小龙在海底捞四川简阳店后堂工作,也是海底捞的变脸师,2023年,他第一次刷到Indra变脸表演的视频时,Indra还在海底捞印尼门店当变脸师,但他俩在工作中并不认识,也没有任何交集,“他的变脸太出色了,我都忍不住多看他两眼”,朱小龙说。

  于是他在Indra的视频下评论了一句:加油。不久后Indra关注了朱小龙,朱小龙回关后,两人加了微信好友,通过翻译软件交流,聊的都是变脸。

  Indra在休息时练习变脸动作

  Indra第一次接触川剧变脸,是在2019年12月刚入职不久时,海底捞印尼店经理为他安排的变脸培训,但不到一个月,随之而来的Covid 19中断了线下学习,Indra不得不通过YouTube和TikTok等网络上的视频自学变脸。

  Indra回忆,正是因为反复观看网上的变脸视频,看到每一次变脸的瞬间,每一个配合音乐踩点的动作,他被专业的变脸表演所折服,彻底爱上这门中国传统艺术。在获得视频表演者的许可后,Indra从模仿开始学习变脸,几十次、上百次地反复练习同一个动作,直到真正感受并表现出变脸的魅力。

  在学习之外,Indra和他模仿的中国变脸师亮哥也成为了朋友,在一次四川文化走进印尼的活动中,亮哥也来到了印尼表演,Indra深夜下班后,赶去和他见了面。“谢谢你让我爱上了这门艺术,尽管这次会面很短暂,但这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之一。”Indra在记录这次会面的视频文案中写道。

  朱小龙毫不吝啬地夸奖Indra,认为他非常有变脸的天赋,动作一学就会。加上勤奋努力地练习,在2023年海底捞海外区域岗位之星比赛中,Indra获得了印尼变脸冠军,当他走进海外区域总决赛时,来自海底捞新加坡门店的变脸师王珂对他印象深刻。

  王珂当时是总决赛变脸班的班长,他在赛前的交流活动中发现Indra很特别,“我们说的东西做的动作,他一听就能做到位,甚至比我们做得还好”。

  Indra在表演时和顾客互动

  不约而同地,大家都感受到,这位25岁的印尼年轻人对中国川剧变脸拥有纯粹而热烈的喜爱。虽然这场总决赛,Indra没有站上领奖台,但海底捞美国区域负责人对他的表现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在2024年的一次企业内招中,Indra应聘成为海底捞美国门店的变脸师。

  在离开印尼之前,Indra请店经理帮忙,邀请了海底捞印尼区域所有的变脸师相聚一堂,共同交流变脸表演,为离别留下特别的注脚。

  Indra邀请海底捞印尼变脸师聚会

  Indra初到海底捞美国店时,他的店经理林鹏就发现了这位印尼变脸师对这门艺术的热爱。因为Indra经常录制视频,用来反复对比调整自己的表演,林鹏专门送他一部iPhone15ProMax进行创作,“只需要做他喜欢的视频,而不是给店里做宣传”。

  得知Indra非常向往去中国,林鹏也很希望能把Indra带回国,哪怕参加一次国内的岗位之星变脸交流,让Indra能够和更多的中国变脸师学习。

  找回热爱 更是找回自己

  在海底捞,许多变脸师都是因为工作才接触川剧变脸,这项表演服务起源于2013年前后的一次业务创新——将四川变脸艺术融入起源于四川的火锅店中。此后,川剧变脸成为海底捞的经典表演之一,在部分海外门店,海底捞同样提供变脸表演的服务。

  2015年,王珂在西安加入海底捞工作,原本就喜欢唱歌跳舞想学艺术的他,利用休假时间学习了变脸,工作不到一年,赶上海底捞新加坡区域招聘变脸师,高薪的吸引力和出国的新鲜感,让他选择应聘去新加坡发展。

  王珂在表演时和顾客互动

  一晃八年过年,王珂在新加坡区域培养了许多变脸师,有时候巡店时遇到表演不熟练的变脸师,他会跟店经理建议,让变脸师多练习后再表演。在内部培训时,他也会先问大家,喜不喜欢变脸,“如果不热爱,学了回去也变不好,不能糟蹋了这门艺术”。

  在众多的徒弟中,有几位女变脸师的表现,让王珂刮目相看。她们有的来自马来西亚,有的是新加坡华人,在这项需要力量的表演中,女性对艺术的理解和表现,为川剧变脸增添了几分独特的魅力。

  杨凡在成为海底捞变脸师前,曾是新加坡的一位舞蹈老师,在学校教孩子们民族舞课程。2020年,因为疫情线下停课后,杨凡每周只有几节网课。为了照顾年幼的孩子,她应聘海底捞全职夜班服务员,白天可以照顾家庭,也能兼顾偶有一节的舞蹈网课。

  当店里可以为她转岗成为文员时,杨凡有过一丝犹豫——全职文员,意味着要放弃学了半辈子的舞蹈,彻底转行。思考一宿后,她决定留在海底捞试试。

  2023年疫情放开后,海底捞新加坡区域组织了变脸培训,杨凡报了名,跟着王珂学习变脸。她把多年积累的舞蹈经验与变脸表演相结合,找到了更多工作之外的乐趣,“我喜欢变脸,对我来说,学了那么多年的表演没有荒废,又能继续做自己热爱的事了”。

  杨凡在店里表演变脸和科目三

  与杨凡同一批参加培训的女变脸师中,吴海燕的经历则稍显特别。

  在加入海底捞新加坡门店工作前,吴海燕是一位全职妈妈,她随先生在新加坡已经生活了十年,直到孩子升入小学,她才重新回到职场。与大多数海底捞变脸师不同的是,吴海燕在入职前就学过变脸,她曾是一位粤剧团的演员,婚前时有随团去海外演出,直到有了宝宝,才选择留在家庭相夫教子。

  海燕还记得,在孩子幼稚园毕业时,她在线上参加毕业活动,表演了一次变脸。在众人印象中,她平常的生活都是围着孩子转,也不打扮自己,一看就是全职妈妈的形象,但那天表演变脸之后,“大家对我好像就刮目相看了一样”。

  吴海燕参加海底捞岗位之星比赛,获得新加坡变脸冠军

  2018年孩子上小学后,海燕想回到职场,她了解到海底捞长期招人,就算是一份打扫的工作她都甘愿去做,“好像关在笼子里面五六年了,突然就放出来那种心情”。带着交朋友的心态,海燕进入服务组工作,原本只想试试三个月,如今已经工作了六年,“发给老员工的金元宝都拿了”。

  比起职业身份的转变,海燕更是找回了表演的快乐。穿上变脸服在餐厅与顾客互动时,海燕的表演多了一丝戏剧的味道,她喜欢研究每一张脸谱角色的性格和情绪状态,用更恰当的动作表现,来演绎这场戏。每当她表演结束摘下头饰,露出一张女性脸孔时,顾客的掌声和惊呼会愈加热烈。

  吴海燕在表演中和顾客互动

  在海燕的婆婆印象中,她原本是一个连饭都不会煮、吃不了苦的儿媳;在丈夫眼中,她似乎也只是会照顾孩子。海燕说,来海底捞后,家人对她的印象完全改变了,非常支持她的工作。2024年5月底,在刚结束的海底捞新加坡区域岗位之星比赛中,海燕获得了新加坡变脸冠军。

  海燕说,每次和顾客互动时,大家来不及反应,一秒钟就变换了脸谱,所以经常遇到客人发问:“你是怎么变的?”每当这时,她都会伸手示意顾客靠近些,像说悄悄话似的吐出两个字:秘密。

  海燕结束表演,鞠躬退场。像年轻时每一次剧终谢幕一样,留下一群仍在笑意中回味的观众。

  可以海阔天空 也可以顺其自然

  在新加坡工作八年,王珂的生活变化很大,在日常门店和变脸师的工作之外,他去考了驾照,重新回学校念书,还坚持稳定的健身。

  加入海底捞之前,他曾经进过工厂、摆过夜宵摊、卖过早点,从没想过一份工作能干这么长久,尤其是刚从西安到新加坡时,语言和饮食非常不习惯,陕西人爱吃的面和馒头都不好买,王珂想着,“能待到啥时候还不一定,不行就回国算了”。

  “既然选择来了新加坡,你先适应这边的生活,没事出去逛逛,这边的东西虽然不喜欢吃但是可以尝试一下,至少能接受这个味道了。”王珂还记得,当时店经理华哥的一番话,让他开始正面接受异国生活带来的烦恼。

  王珂在新加坡参加马拉松比赛

  也是在另一位店经理的建议下,初中没念完的王珂,在新加坡念了成人大专,读管理学。从“什么是论文、怎么做ppt”开始,王珂从零开始学习如何完成学业。辍学带来的疼痛,迟到了十几年他终于感受到了,“很感慨当年我没有好好上学,非常后悔,但是不能活在过去,只能向前看”,王珂说。

  开始学习之后,他发现自己没有那么反感念书,反而挺喜欢看书的,“前两天还在看管理学的书,也喜欢看《易经》《奇门遁甲》这些”,在王珂看来,学历和教育是一块敲门砖,“比如在海底捞,想去别的国家像澳大利亚、英国啦,都要考雅思的”。

  对于年轻人来说,世界真的很大,而成为海底捞优秀的变脸师,也真的有机会走向更远的地方。

  杨建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游玩

  杨建在海底捞新加坡门店工作了六年多后,2023年5月,他决定跟随店经理到澳大利亚发展,也是这一年,他作为澳洲变脸师,获得了海底捞海外区域岗位之星总决赛的变脸季军。

  2016年,杨建大学毕业后在广州入职海底捞,他是四川人,在海底捞做暑期工时,就因为非常喜欢而学习了川剧变脸。工作一年多后,他通过内招争取到新加坡变脸师的岗位,“广州的店长也很支持我,因为这个机会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原本只想在国外待两年,长长见识就回国,但是疫情三年打乱了他的计划。逐渐地,杨建适应了国外的生活,并且发现不同的文化交流很有趣。比如,他在变脸表演时,用手指着自己的脸,示意外国客人触碰一下,原计划是在碰到的一瞬间,脸谱就变了,但是有些客人不理解,“他会把嘴凑过来”,脸谱下的杨建哭笑不得,只能后退。

  不同国家的交流和互动方式都不一样,杨建带着对当地文化的了解来改变表演的互动,用击掌或碰拳代替原本碰脸的动作,“碰到手的那一刻我就变脸了,他们的反应会特别大”。

  杨建在餐厅表演川剧变脸

  对变脸有更多兴趣的客人,通常是亲子家庭中的小朋友,无论在中国、新加坡,还是澳洲,杨建都遇到过五六岁的小朋友,因为喜欢变脸,每周都会来海底捞用餐,家长也会把孩子在家练习的变脸视频,在用餐时播放给杨建看。

  无论是交到新朋友的快乐,还是获得认可的快乐,都让杨建有一种成就感,尤其是遇到喜欢变脸的小朋友,“看到他们喜欢,我会比他们更开心”。

  在海底捞四川简阳门店工作了六年的朱小龙,也有同样甜蜜的烦恼,在餐厅表演变脸结束后,他常常被一群孩子围住,在身上到处翻,“叔叔,我看一下你这个帽子,你到底是怎么变得呀?”

  在海底捞国内的岗位之星比赛中,朱小龙也曾在大区赛和联赛中获得冠军,有时候他也会接到邀请应聘海外变脸师的电话,但他没有想过出国,“我就不去了,就在国内挺好的”。

  简阳是朱小龙的家乡,18岁离开学校后,海底捞是他的第一份工作。在海底捞学习变脸后,他被母校邀请回去表演,“班主任跟我说,老师们都夸我”。他还把变脸表演带进更多的中小学,和孩子们互动。

  朱小龙在校园表演川剧变脸

  对朱小龙来说,学会变脸这件事,“给我人生带来了一种极大的乐趣”。作为四川人,他对海底捞四川区域新上的功夫茶表演非常感兴趣,“我有个朋友在自贡门店,不忙的时候我要去找他学习”。

  事实上,无论是出于兴趣,还是追求更好的工作状态,乐于学习的海底捞伙伴总能拥有更多机会:几乎每个月,海底捞都会对内开设变脸表演等特殊服务培训,而成为一位优秀的变脸师,则意味着有机会走向更远的舞台——无论是选择出国发展,还是挑战高达15万元的岗位之星比赛变脸冠军奖金,变脸师伙伴在提升自己、给顾客带来快乐的同时,他们的收获也是具体而实在的。

  在新加坡顺利拿到大专毕业证后,王珂还想继续念本科,“虽然难,但是先努力嘛”,他仍然相信,努力可以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