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贡献评论力量

2023党报评论融合发展论坛2023-09-2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27日 11 版)

  守正创新,更好激扬新时代主流价值

  ——2023党报评论融合发展论坛综述

  本报记者 桂从路 邹 翔

  这是党报评论的使命所在,这是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

  舆论纷繁复杂,如何提升观点穿透力,更好发挥党报评论“定盘星”作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如何激扬党报评论新优势,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重要指示10周年。这些年来,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大潮中,党报评论立足全局、引领导向,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是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9月25日,由人民日报社召集、人民日报社评论部指导,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2023党报评论融合发展论坛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来自中央单位、中央媒体、30余家省级党报和学界、新媒体平台的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贡献评论力量”的主题激荡思维、深入交流,共商党报评论融合发展之计。

  “面对舆论生态的变化,办好党报评论是一个切实而紧迫的现实课题,更加需要有思想的观点,需要重新构建评论生产方式。”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舜在致辞中作出这样的判断。“在舆论场上,人们渴望有力度、有深度、有温度的评论作品。身处纷繁复杂的‘舆论广场’,必须打造引领导向的‘舆论主场’。”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王一彪作出这样的思考。

  旗帜鲜明,展现思想引领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重要理论总结。

  新时代,党报评论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近年来,人民日报巩固“任仲平”等政论优势,创新打造“任平”“仲音”等品牌,解放军报推出“解辛平”,光明日报推出“关铭闻”,内蒙古日报推出“塞北屏”……各级各类党报重视发挥评论作用,在重大主题报道中持续放大主流声音。

  “评论作为党报的旗帜,是体现党报高度和品位的思想产品。”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范荣晖表示,媒体融合发展向纵深推进,党报评论的任务更加艰巨。

  “在全媒体舆论场中构筑主流叙述,为社会标注价值坐标,让党的声音成为时代最强音,是党报评论的重要使命。”人民日报社评论部主任陈家兴认为,面对深刻复杂变化的舆论环境,党报评论的分量更重了,党报评论事业的发展道路更宽了,党报评论工作者的责任更大了。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应当成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内蒙古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吉莉感言,评论作为党报的重器,责任重大。

  思想灯塔领航向,旗帜鲜明讲政治,在党心民意的共鸣中展现思想引领力,这样的观点,是与会嘉宾的共识。

  凝聚共识,画出最大同心圆

  近年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媒体融合深入推进,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对做好党报评论工作、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如何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把社会发展进步的主流展示好,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好,画出最大同心圆?怎样创新评论生产传播机制,更好赢得读者、激发共鸣?

  陕西日报社副总编辑贾玉峰认为,要不断拓展渠道、拓宽平台、创新形式,精准把脉全媒体时代的用户需求、受众心理等特征,以更丰富的表达、更鲜活的语言吸引受众,让主旋律、正能量始终占据主流。

  直面问题、回应关切,观点有质量,才能凝聚共识。好观点来自哪里?辽宁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田学礼表示,“要坚持守正创新,立高标准、下大力气、用实功夫,努力提升评论水平”。

  判断新闻评论作品是否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能否引发受众共情、强化受众认知是一个重要方面。解放军报社评论部副主任桑林峰认为,“不管时代如何变幻,技术如何发展,都离不开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观点产品”。

  全媒体时代,越是众声喧哗,主流媒体越要坚守“内容为王”,凭借优秀作品引领价值、影响人心,越要注重把握社会舆论关注焦点、现实利益诉求痛点,因势利导、凝聚共识。

  全面融合,提升评论传播力

  “主力军挺进主战场”,人在哪里,评论文章就应传播到哪里。主流媒体要顺应融合大势、加快创新步伐。

  向创新要增量,推进评论融合发展。人民日报评论开通微信公众号、微博号、头条号,进驻抖音、快手短视频平台,账号群粉丝总量已突破2250万。北京日报“新闻我来说”评论短视频栏目上线3年多来已累计推出1600余期,全网总阅读量近16亿。增强“全创新”意识,提升“全链条”质量,有助于党报评论“延链”“破壁”“出圈”。

  好的观点、好的内容,如果缺乏好的形式和载体,传播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吉林日报社副社长李振军认为,“党报评论拥抱新媒体是篇大文章,必须转换思维、强调创新、强强联合,努力做精内容、做宽渠道、做强平台,既打好攻坚战,也打好持久战”。

  江西日报社副总编辑朱彦表示,“面对传播载体的更迭和受众阅读视听习惯的改变,党报评论必须快速整合各项资源,从平面媒体的单向输出转向融媒体的多向输出,生产符合受众需求的产品”。

  如何建强评论队伍、激发新闻生产力,也是论坛热议的话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周勇表示:“全媒体时代,评论的形态日益融合创新,需要加强面向互联网舆论场域的技能训练,创新话语,使德性、智识层面的积淀最终表现为传播效果。”

  一场主论坛、两场分论坛,会上热烈讨论、会下延伸交流,与会嘉宾纷纷表示,纵深推进党报评论融合发展,有助于让党报评论声音更响亮,更好传播主流价值。

  “与其说全媒体时代带来的是挑战,不如说是一种赋能,赋予了我们用创新形式传播价值理念、彰显风格特色的机会,赋予了我们驰马试剑的新场景、新空间”。光明日报社评论部主任蔡闯道出了与会嘉宾的共识:既“守正”,坚持正确方向、把握历史大势、立足精准定位,又“创新”,探索多样化传播、体现差异性优势,我们一定能创造新时代党报评论的新光荣。


  构建党报评论新的生产方式

  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陈 舜

  举办党报评论融合发展论坛,很有意义。探讨党报如何发挥主力军作用,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注入评论的力量,是一个现实的课题,也是一个迫切的需求。

  今天的舆论场需要高品质的评论。方便高效的网络,为公众提供了观点表达的空间。网络空间的舆论,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但这种反映有时不全面,有时不准确。通过评论,发出权威声音、主流声音,澄清事实,阐明道理,是党报的责任。

  今天的舆论场需要有思想的评论。网上常常有很多评论,存在不同观点,如果一个评论没有思想,是引不起共鸣的。计算机能够很快写出一篇评论,但提出一个有意义的观点,仍然需要我们新闻工作者深入研究和思考。

  今天的评论需要新的生产方式。全媒体时代,传统的内容生产方式面临新挑战、新变革、新要求。最近,我们组织报社的年轻人,撰写一批评论稿件,并请大家坐下来讨论,“这些评论放到网上,读者会多吗?点赞会多吗?”讨论以后,大家认为,读者的口味变了,产品的形态变了,传播的渠道变了,评论的生产方式就要跟着变。对于管理者来说,需要重新组合要素,构建新的生产方式。

  党报评论融合发展论坛,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全国的同行都来了,大家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流,一定能把党报评论工作做得更好。


  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王一彪

  党报评论,讲政治是第一位的要求。以人民日报评论为代表的党报评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刻展现党的创新理论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充分彰显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有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实践证明,思想灯塔领航向,旗帜鲜明讲政治,才能更好发挥党报评论定调、定向、定心作用。

  主力军必须挺进主战场,尖刀班就应站在最前沿。人民日报编委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人民日报社媒体融合发展始终走在前列,评论的融合传播也努力先声夺人。实践证明,坚持守正创新,党报楷体字不仅是报纸版面的“大文章”,也能在网络空间激发“大能量”。

  在舆论场上,人们渴望有力度、有深度、有温度的评论作品。党报评论应更好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一要坚持守正创新,筑牢思想引领力,“上连党心”想问题、出观点,“下接民心”寻思路、找办法。二要尊重传播规律,增强观点穿透力,以准确、全面、深刻的观点,引导形成积极、健康、理性的舆论。三要顺应融合大势,提升评论传播力,在媒体融合中实现党报评论的“年轻态”“轻量化”传播。四要建强评论队伍,激发新闻生产力,让评论员所写评论文章接地气、有生气且饱含灵气与正气,更好地为党和人民发声。


  以优质评论树立正确“风向标”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 范荣晖

  随着媒体融合发展向纵深推进,党报评论融合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就“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贡献评论力量”主题,交流经验、凝聚共识,探讨党报评论融合发展新路径,是党报评论工作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的具体行动和现实担当。

  评论作为党报的旗帜,是体现党报高度和品位的思想产品。近年来,安徽日报积极打造新型主流媒体集团,高度重视评论工作。我们深耕思想、做优内容,全力办好评论专版和专栏。从大主题的“社论”到小切口的“徽风”、 从报纸的《思想周刊·时评》专版到新媒体的“声度”专栏,不同形式的评论各展所长,树立正确的“风向标”,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回应人民群众的现实关切。我们坚持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开办融媒评论“声度工作室”,在新媒体上发出客观、理性、鲜明的“安徽声音”。坚持“开门办报”,与省内高校合作共建评论队伍,着力培养年轻评论员,增强党报在广大青年中的影响力。


  锐意创新,奏响时代最强音

  人民日报社评论部主任 陈家兴

  作为观点生产的生力军,党报评论直接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传递党的声音,最能代表党报的立场,也最能引领舆论的走向。

  新时代是党报评论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的时代。今天,面对深刻复杂变化的舆论环境,党报评论的分量更重,党报评论事业的发展道路更宽,党报评论工作者的责任更大。我们要努力增强“全创新”意识,提升“全链条”质量,让党报评论“延链”“破壁”“出圈”,更好发挥“压舱石”“定盘星”作用。

  一是坚持守正创新,奏响时代最强音。必须紧扣中心任务,紧扣重大宣传主题,用高质量评论作品传达党中央精神,实现网上网下广泛有力传播。二是着力凝聚共识,画出最大同心圆。要注重把握社会心态,在说服中因势利导,在引导中凝聚共识,实现媒体议程、政策议程、公众议程的统一。三是坚持自信自立,打好斗争主动仗。要敢于亮剑、善于斗争,及时澄清谬误、明辨是非,更好发挥评论在重大舆论斗争中的关键作用。


  坚守思想文化大报评论特色

  光明日报社评论部主任 蔡 闯

  新的信息交互方式、新的观点传播场景,为党报评论带来了挑战与机遇。近年来,我们深刻认识到,“坚守思想文化大报的定位”“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是把握定位、增强特色的关键所在。我们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是提升文化质感。重点评论品牌“关铭闻”,力求满足“受众关心的好主题、上下钩探的大历史、旁征博引的妙哲思、激情昂扬的亮基调、言辞清丽的好文笔”要求,多方面提升重点长篇评论的水平。二是强化学理支撑。策划选题必先做调研,撰写重点评论必先采访专家。三是形成传播特色。探索报网端微一体化的评论策划、写作机制,视频类评论、虚拟主持人小明说评论等产品陆续亮相,形成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的有效表达。

  全媒体时代,党报评论不仅要锻造稳定输出原创观点的能力,还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观点呈现方式。要坚持正确方向、把握历史大势、立足自身定位,探索多样化传播、彰显差异性优势,力争发挥更大的引领力、影响力。


  在深度锐度速度上下功夫

  湖南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 姜协军

  过去10年,媒体融合大潮汹涌澎湃,重塑了舆论生态、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评论作为党报的重器,是引导舆论的关键力量。评论的水准决定了党报标高,评论的个性彰显着党报气质。做好党报评论,关键要在思想深度、观点锐度、发声速度上下功夫。

  思想深度从哪里来?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来,从人民群众实践中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深学细悟的基础上努力做到融会贯通,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把道理讲透彻、讲明白,让读者愿意看、愿意听,给人以启迪。

  评论观点要鲜明,力戒空话、套话、假话,改文风、切热点、有态度,还要主动亮剑、敢于发声。越是观点鲜明、越有“辣味”,就越有战斗力。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网上舆论发酵迅速,党报评论必须从过去“只争朝夕”的节奏转换到“争分夺秒”的频率上来,抢占第一落点、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在众声喧哗中敲响“定音鼓”,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写好评论,靠学靠采靠磨

  辽宁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 田学礼

  全媒体时代,党媒在众声喧哗的舆论场上发出“最强音”,引发共鸣、形成共振、凝聚共识,是职责,是挑战,更是机遇。

  好评论是“学”出来的。懂“理”才能讲“理”。我们把党的创新理论、党中央决策部署作为“基础学科”,制成“口袋书”随身携带、随时查阅、随地学习,以提高评论思想力、引领力、说服力、感染力。同时,每月开设两期新闻大讲堂,邀请专家、同行授课。

  好评论是“采”出来的。好观点来自“上头”与“下头”,只有吃透“两头”、摸准根脉,才会有不竭之源。我们大胆进行体制改革,组建评论领导小组,创新工作模式“统一调度、有分有合”,平时各有分工,有重大报道任务时集中攻坚,解决了评论员接触实际少、选题面窄等问题。

  好评论是“磨”出来的。我们把精准、精炼、精致作为每篇评论的标准,重要社论、评论稿件,逐级审核把关、反复修改打磨。推出的“宁新平”系列文章,每篇都是大家一起研究、反复推敲,数易其稿、精益求精。坚持质量第一,才能把评论品牌打磨得更加亮丽。


  增强说服力,架起连心桥

  人民网党委副书记、总编辑 罗 华

  评论的力量在哪里?很大程度是通过说服人来凝聚共识、引导舆论。评论之要,惟在得人。做评论,如何让读者让网民产生共鸣,自然而然地增强认同?

  眼要尖。培养新闻的发现力,找准评论角度和落点,需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找出事件背后的普遍意义和典型价值,预判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

  手要快。评论要输出观点,要激浊扬清,必须抓准时机。这要求我们落实选题策划有效率,编校发稿流程有速度,宣传推广把握好节点和节奏。

  心要热。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一个优秀评论工作者的基本素养。贴近群众、说大白话、有人情味,让内心的波澜化为文字喷涌而出,这份“热”,自能温暖人心、给人力量。

  脑要清。无论遇到什么事,首先要保持头脑清醒。评论要以理服人,架起连心桥,绘就同心圆。

  奋进新征程,我们责无旁贷,也大有可为。


  党报评论要注重技术赋能

  河南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 张学文

  全媒体时代,媒体深度融合,党报评论不但要写好,还要传播好。主力军挺进主战场,党报评论如何更好发挥作用?

  第一要转变思维。从报纸评论到多媒体评论,从纸端到指端,这个转变不容易。可以通过打造评论员IP,加强个性化表达,探索更适合移动互联网小屏传播的产品。加快内容和形式创新步伐,党报评论一定能以正能量赢得大流量。

  第二要“双轮驱动”。好内容更需好平台,好平台更能传播好内容。多一个渠道,评论就多一分影响。形成评论的新媒体矩阵,打造“一次生产、多次传播”的格局,才能让主流声音在各类平台中牢牢占据传播制高点。

  第三要技术赋能。要把握融合发展的“时”与“势”,聚焦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通过探索人工智能在新闻作品的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的运用,让我们的评论作品精确抵达受众。只有把传播领域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加强高水平评论人才培养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周 勇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单位,必须担负起培育全媒体时代高水平评论人才的职责。

  培基铸魂,是评论人才培养的根本。新时代以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创新模式,推动红色新闻文化的精神传承和家国情怀培养,在日常教学中构建多层次的课程思政体系,同时开展了大量现场教学、田野调查、国情实践调研活动。

  评论面对的是复杂社会现象,需要建立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机制。我们不断推动“新文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使评论人才有能力驾驭复杂议题。

  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评论的形态也日益融合创新。让评论人才拥有更开阔的视野和更专深的知识,必须创新培养方式。近年来,我们对评论专业课程进行总体设计和知识图谱的再造,实施全媒体专业技能训练。同时,面向实践拓展第二课堂,师生自办的数据新闻自媒体“RUC新闻坊”、军事自媒体“一号哨位”等,在实战中发挥了舆论引导作用。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