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十秩峥嵘铸荣光,一流征程谱新篇。1923年,东北大学诞生于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摇篮辽宁沈阳;2023年,东北大学将迎来建校100周年。东北大学近百年的历史,绘就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独树一帜、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一代代东大师生以生命和鲜血、智慧和勇气、勤奋和务实,谱写了百年东大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发展史,勇于担当、为国为民的爱国史,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创新史和严谨求实、教育英才的治学史。“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校史是大学的记忆和基因,是以“人”和“事”为主线记载大学发展的历史。百年学府,风华正茂,我们相信,东北大学将从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高度锚定自身的社会责任和前进方向,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坚守核心价值,在奉献国家的进程中追求新的卓越,在与生于斯、长于斯的辽沈地区发展同频共振中迸发新的活力,始终做人类文明的灯塔。
同传一面校旗,共迎百年华诞,一代代东大人心中的“校色蓝”,从东北大学校园启程,将跨越万水千山,传遍五洲四海。海内外东大校友们同心传递生生不息的东大精神、爱国报国的坚定信仰、开拓创新的时代使命、兴学强校的伟大梦想。全体东大人传承百年薪火,矢志接力奋斗,同心共筑百年东大的强校梦、强国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东大人的智慧和力量。
同传一面校旗,共迎百年华诞
东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孙雷
巍巍学府,历史悠久。1923年4月19日,东北大学的主管机关——奉天省长公署,向东北大学颁发木质篆文校章一枚,即“东北大学之印”。《国立东北大学廿周年纪念册》中记述,该校章于1923年4月26日正式启用,“璀璨宏伟之东北最高学府,遂正式建立”。这枚小小的印章看似寻常,背后却蕴含着一个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时代,寄托着一批仁人志士培养人才、振兴东北、强国御侮的信念。
1904——1905年,日俄战争在东北爆发,日本战胜了沙俄,对沙俄在东北的特权取而代之,获得了旅大租借地的利益,进而以旅大、满铁沿线为据点,开始兴办学校,尤其注重高等教育的发展。1911年,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成立南满医学堂,1922年改为满洲医科大学,同年,又在旅顺设立旅顺工科大学。日本在东北兴办教育的真实目的就是要解除东北人民思想上的武装,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统治地位。日本人用武力强占东北后,又用教育奴化东北人民,消磨东北人民的反抗决心,妄图以此不声不响地蚕食鲸吞东北的土地,瓦解东北人民的民族意志。日本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在东北存亡的紧急关头,一批具有爱国思想的有识官绅屡次呼请东北当局:“欲振东北,必振实业,必振教育;教育兴,则民智开,民智开,人才生,东北则有望矣。”二十世纪20年代初,奉天省教育厅厅长谢荫昌向东北三省巡阅史奉天督军兼省长张作霖建议:“欲使东北富强,不受外人侵略,必须兴办大学教育。”
1922年春,奉天省代省长王永江进一步建议:“联合吉黑两省,创建东北大学,以为百年树人之计。”创立东北大学的动议,一开始就遭到日本侵略者的极力反对。日本驻沈阳总领事亲自出马,向奉天省公署施加压力,妄图迫使其取消创建大学之举。《国立东北大学廿周年纪念册》中这样记载道:“日人闻而瞿然亟思有以尼之,其驻沈阳总领事,竟请我毋办大学,愿以彼之南满医科大学及旅顺工科大学为我育才”。日本公然出面干涉,妄图垄断东北高等教育的意图十分明显。东北大学就是在内忧外患深重的形势下诞生的,一成立就被赋予了御侮兴邦的历史重任。
东北大学成立后,王永江兼任东北大学首任校长,并亲自题写了校训:知行合一。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的东北大学,肩负起“培育英才、御侮兴邦”的历史使命,秉持“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应社会之需要,谋文化之发展”的办学宗旨,撑起一面“兴学育人、文化救国”的大旗。
1928年,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兼任第三任校长,他捐资兴学,广聘名师,东北大学校舍宏伟壮观,大师学者云集,仪器设备精良,办学经费充足,学生数量达到3000多人,成为东北地区规模最大、学科最齐全、名师荟萃的国内一流大学。东北大学首创以著名教育家张伯苓为代表的大学委员会,高薪聘请海内外知名学者,章士钊、梁思成、林徽因、刘仙洲、罗文干、冯祖荀等一批大师执教东大。学校建筑采用中西结合的建筑形式,主要建筑各具特色,保存完好,为近代优秀建筑群,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东北大学旧址于2001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1年,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使本已积贫积弱的中国陷入更大的苦难之中,更改变了东北大学的历史命运。正当东北大学按照现代大学的格局日益壮大,迎来第一个辉煌发展建设阶段时,却因“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戛然而止。一夜之间,东大蒙难,美丽幽静的校园变成了兵营,图书馆周围变成了马厩,学校被迫停课,东北大学成为第一个因日本帝国主义侵华而惨遭严重破坏的中国高等学府。东北大学师生在“九·一八”翌日就被迫开始流亡,成为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也是流亡时间最长、辗转地点最多的大学,但无论饱经多少风雨、磨难,东北大学始终坚守初心,培育英才、御辱图强,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其爱国之情无以尽述。
共同的岁月让记忆深刻,共同的经历让情感共鸣。东北大学自成立起,就和沈阳血脉相连。师生校友是大学校史的创造者,是大学精神的塑造者,是大学文化的传承者,是学校真正的英雄。
在战火纷飞、浴血奋斗的抗战时期,在家国罹难、民族危亡的岁月里,东北大学师生流离燕市、转徙长安、再迁三台,一路西行、一路求学、一路抗争,从“一二·九”运动的先锋队和主力军到西安事变前夕高举“停止内战、团结抗日”旗帜走在游行请愿队伍的最前列,从东北大学学生刘长春代表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到东大教师阎述诗谱写的歌曲《五月的鲜花》在全国迅速传唱,于颠沛流离中,东大师生用爱国行动和报国实践熔铸成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书写了一部“惟知行合一方为贵,惟自强不息方登高”的奋斗史,谱写了一曲“爱校、爱乡、爱国、爱人类”的不辍弦歌。
东北大学在“一二·九”运动中发挥主力军和先锋队作用的历史。“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在东北地区推行殖民化统治的同时,把侵略魔爪一步步伸向华北,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东北大学被迫流亡到北平。1935年12月8日晚,东北大学学生接到来自北平学联的通知:12月9日上午,向国民政府进行爱国请愿,反对华北自治,要求一致抗日。东北大学300余名爱国学生群情激奋,一致表示:完全拥护学联的决定,坚决参加请愿游行。东北大学学生宋黎为请愿队伍总指挥,带领示威人群高呼:“反对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收复东北失地,争取抗日爱国自由”等口号。在其他学校的学生被军警阻隔在城外的情况下,东北大学作为游行队伍西路纵队的唯一主力,高举大旗,冲出被军警包围的校门,同学们不畏强暴,高呼抗日救国口号,继续前进,队伍也越来越壮大,走上西直门大街。西四牌楼、王府井大街,都曾留下东大学子在数九寒冬里与军警搏斗的画面。这一天的游行,数百人被捕受伤。最终,这场以学生为主力的抗日爱国运动广泛地宣传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抗日主张,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到来。
东北大学师生的爱国行动点燃了“西安事变”的导火索。“一二·九”运动后,华北局势危在旦夕,各大学纷纷准备外迁。1936年2月12日,由东北大学工学院及补习班所组成的第一批学生启程,17日抵达西安,给古城西安增添了文化光辉。“沈阳设校,经始维艰。至九一八,懆遭摧残。流离燕市,转徙长安。勖尔多士,復我河山”。这是1936年,时任东北大学校长的张学良将军到东北大学西安分校视察,为学校大礼堂奠基石的题词,充分体现了张学良校长对东北大学流亡至此的悲怆和培养国之栋梁所寄予的期望。
1936年12月9日,正是“一二·九”运动一周年纪念日,西安市万余名青年学生走上街头,举行请愿游行。东北大学西安分校学生由于有参加“一二·九”运动的经验,被安排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这支浩浩荡荡的请愿游行队伍先后到“西北剿总”“陕西省政府”“西北绥靖公署”请愿,未能得到满意的答复,还遭到特务军警的镇压。愤怒的学生们决心去向蒋介石请愿,要求一致对外、抗战救国。张学良闻讯,深恐学生遭到伤害,驱车赶上游行队伍和同学们,张学良向他的学生承诺:“请大家相信我,在一个星期内,我用事实答复你们的要求!”三天之后,西安事变爆发。张学良校长兑现了他对学生们许下的诺言,以“兵谏”行动回答了学生们的请愿要求。东北大学西安分校的学生们得到消息后兴奋万分,奔走相告,有的甚至喜极而泣。西安事变,从大的方面可以说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成为“转换时局枢纽”的大事件。东北大学的这次请愿,成为西安事变的导火线,成为改写中华民族近现代历史的重要推手。
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于颠沛流离中弦歌不辍的,不仅有被誉为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神话”的西南联大,还有很多同样传奇、同样精彩,也同样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高校。东北大学就是其中之一。
在四川三台办学期间,是东大文脉得以延续的最重要也是时间最长的一个历史阶段。我曾于2020年7月应邀到四川省三台县考察交流,寻访抗战时期东北大学与三台人民患难与共的八年办学历史,再续东大师生和三台人民的深厚情谊。这段历史,是东大发展史上不可磨灭的里程碑。
1938年3月,日军占领山西风陵渡,潼关戒严。敌机袭扰日益频繁,西安已不能正常上课。经考察,在川北三台县寻找到合适的校址后,东北大学决定举校迁往四川三台。1938年3月19日夜,东北大学的师生再次走上了流亡之路。500余名师生由西安先乘火车到宝鸡,再徒步翻越秦岭到达汉中,又乘车分两批于4月13日和23日到达三台县,自此开启了长达8年的三台办学。东北大学初到三台,受到当地各界的欢迎,县长郑献征给予大力支持,借旧试院(潼川府时代举行科举考试的场所)、草堂寺(杜甫旧居)全部及潼属联立高中之一部作为校本部。后来又相继辟建了礼堂、图书馆、学生宿舍、教室等,逐步扩展校区,设立了东北史地经济研究室(后改为文科研究所),成立了新生院,开凿了可容纳数千人的防空洞,建成了一个大型体育场。东北大学不仅给三台带去了教育的文明和繁荣,还带动了很多先进的革命思想。在东大众多的教授和学生中间,涌现出大量的共产党员,通过举办戏剧表演、发放宣传单、办壁报等形式,积极宣传抗日救国、传播民主思想。在他们的带领下,东北大学师生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流血牺牲,与三台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一起发展教育事业,投身革命运动,渡过了欢笑与泪水、鲜血与汗水并存的8年艰苦时光,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和地方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在三台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三台,古称“梓州”,这座川北小城,当年敞开胸怀接纳了流亡的东北大学,演绎出一段难忘的小城大学故事。正可谓“不到三台,不知三台历史之悠久、人文之荟萃、人民之善良、东大师生之坚强。”
千锤百炼,九转功成。东北大学,这所堪称中国“最苦难”大学的高等学府,这所中国流亡时间最长的大学,这所颠沛流离、创业不止的大学,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和全国人民一起迎来了抗战的胜利。1946年,东大师生从三台陆续返回沈阳;1947年2月,在北陵原校址开学;1948年6月,国民党在东北战场败局已定,命令东北大学再迁北平;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同年2月,东北大学解散,流落在北平的东北大学部分师生回到了沈阳,开启了新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工学院承载起“科技报国、产业兴国”的梦想,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探索出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特色发展之路。
1949年9月7日,以东北大学工学院、理学院(部分)为基础,成立沈阳工学院。1950年8月23日,东北人民政府发布命令,将沈阳工学院、抚顺矿专、鞍山工专等三校合组,总部设在沈阳,抚顺、鞍山设分院,定名为东北工学院,隶属国家冶金工业部,校址设在沈阳南湖。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东北工学院在冶金行业亟待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以培养优秀工程技术人才为已任,率先倡导厂校合作,面向企业需求解决工程实践难题,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电子管模拟计算机、第一套国产连铸连轧电器控制系统等,解决了钒钛磁铁矿冶炼中炉缸堆积这一世界性难题。在中国冶金工业由弱到强的进程中,脚踏实地、勇攀高峰的东工人成为引领冶金行业发展的中坚和脊梁。
1960年10月,东北工学院被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改革开放后,学校把握机遇,蓬勃发展,决定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教学和科研上来,以教育、科研两个中心为目标,承担起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历史重任。在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东北工学院探索出一条产学研结合培育高科技产业的道路,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大学科技园,研制了第一台国产CT机,培育出以东软集团为代表的一批高科技产业。一批批优秀的毕业生,成为支撑中国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和传统产业战略转型的重要力量。
1993年,东北大学恢复校名,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在建设现代大学时期,承担起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历史重任。在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东北大学砥砺前行,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
东北大学恢复校名,再次焕发勃勃生机。经过海内外校友的共同努力,在原冶金工业部、原国家教委和各级政府支持下,在“千古功臣”张学良将军的影响下,东北大学复名成功。1993年3月8日,原国家教委批准东北工学院更名暨恢复东北大学校名。4月22日,学校隆重举行“庆祝东北工学院更名暨恢复东北大学校名大会”。学校以此为契机,进入现代大学发展新阶段。复名后的东北大学,抓住了一个又一个发展机遇:1996年,东北大学成为全国首批进入“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之一;1997年1月22日,经冶金部批准,沈阳黄金学院并入东北大学,成立东北大学黄金学院;1998年,东北大学正式由原冶金工业部部属高校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1999年,东北大学被教育部列入《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重点支持的高校,开始了“985工程”建设。2002年,教育部、辽宁省人民政府、沈阳市人民政府联合签署了重点共建东北大学的协议。
2012年,东北大学启动浑南新校区建设。2年后,正式投入使用,首批入驻九个学院,入住学生近12000人。
进入新时代,东北大学守正创新,励志图强,迸发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沿着“创新型、特色化、开放式”发展道路,向着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起引领作用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愿景和目标阔步前行。2017年,东北大学被确定为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22年,东北大学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学校始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坚强有力的党建工作引领一流大学建设,先后两次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入选首批10所“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首批10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首批10所“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和首批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学校始终坚持学科建设的引领作用,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走创新型、开放式、特色化发展的道路,面向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推进学科布局优化与调整,巩固特色优势学科强势地位,以“控制科学与工程”“冶金工业流程”2 个学科群为引领,带动学科建设水平整体提升。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7个学科进入软科和U.S.news学科排行世界前100名。学校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年全口径科研经费突破21亿元,国防科研经费突破亿元。“十三五”期间,学校获得国家科技奖14项,省部级一等奖67项。其中,2019年,6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双牵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取得历史性突破;2020年,又有5项成果获得国家奖,双牵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十三五”期间,获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7个、一流课程39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7项,12个专业通过全国工程教育认证;在2021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竞赛排行榜中,学生获奖总数排名全国第2,综合排名全国第7。
辽宁沈阳是东北大学的办学承载体,东北大学将在大学文化和城市文化的互动中协同构建“思想引领、知识传递、文化熏陶”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植根辽沈,服务辽沈。东北地区正处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时期,“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和沈阳“一枢纽四中心”建设迫切需要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东北大学始终坚持把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行业区域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导向,扎根中国大地,充分发挥学校学科、科研、人才等优势,全方位参与区域创新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东大智慧和力量。
东北大学将立足东北振兴战略,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势,赋能装备制造向智能、绿色、高端方向转型升级,支撑“老字号”改造升级;依托冶金工业全流程技术优势,促进辽宁冶金、化工相关产业链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支撑“原字号”深度开发;依托数字信息、经济金融、高端医学影像等未来技术优势,支撑“新字号”培育壮大。东北大学将在特色发展中集聚新力量,将学校发展与区域重大战略和行业转型升级需求精准对接,构建起一流大学建设与服务区域行业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的创新生态,形成校地校企融合发展共同体,助力辽沈全力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服务支撑辽沈发展及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2023年,东北大学将迎来学校发展的新的历史坐标——建校百年。以优异成绩迎接百年华诞,向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奋进,担子无比艰巨,使命无上光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东大正立于百年新征程的潮头,扬帆再起航,必定要矢志再出发。学校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四为”方针、坚持四个面向,瞄准难点桎梏,聚焦短板弱项;扎根中国大地,铭记责任使命,主动对接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以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携手全球各届东大校友和关心、支持东北大学发展建设的各界人士同心共筑百年东大的强校梦、强国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孙雷,东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学者。曾任中国共青团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政协沈阳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政协沈阳市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委员会委员、常委。研究方向为大学文化、高等教育管理、高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现任中国教育战略发展学会思想道德建设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等多个学术职务。
辽宁信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