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记者:郭佳
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人类活动将野生虎推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12年前,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倡导下,全球13个虎分布国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开启了名为“TX2”的计划,即在2022年前实现野生虎数量翻番。作为其中一分子,中国成功让几乎绝迹的东北虎重返家园,成为全球野生虎种群恢复前景最为明朗的国家之一。在这方面,中国治理经验对世界有何启示?农历虎年到来之际,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长春区域项目主任刘培琦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对此作出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导致野生虎这一标志性物种生存状况不断恶化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是关键性的?
刘培琦:一般认为,造成野生虎生存状况恶化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一是野生虎栖息地面积不断缩减,栖息地破碎化、孤岛化严重且质量也在退化;二是盗猎活动;三是人兽冲突对野生虎保护的间接影响;四是自然保护地的管理能力不足;五是野生动物疾病。我认为前两个原因是关键性的。
据“WWF TAI”(全球老虎生存计划)估计,全球现有老虎栖息地面积约250万平方公里。这个面积看似不小,但是对老虎来说远远不够。有研究表明,理想情况下一只野生东北虎就需要500平方公里的领地。另一方面,这些栖息地破碎化、孤岛化存在,造成老虎种群隔离,阻断它们的基因交流,使它们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变得脆弱。
野生孟加拉虎。世界自然基金会供图
全球来看,人虎争地现象愈演愈烈,在以木材生产为主要目的的林业经营与管理过程中,森林生态系统的林分结构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下降。其中不得不提的是大量人工林的种植,由于种植的树种单一,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很低,这就衍生出一个奇怪现象——栖息地看似存在,但质量退化之大已难以发挥其正常的生态服务功能。
盗猎是全球老虎面临的最大的威胁,尤其在东南亚。2019年,我们发布的报告《无声的陷阱:东南亚猎套危机》显示,东南亚热带雨林中约有1230万个猎套。在这方面,中国做得比较好,特别是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试点以来,共清理猎套猎具1万多个,猎套遇见率下降95%以上,盗猎威胁显著降低。
东南亚猎套危机。世界自然基金会供图
中新社记者:“TX2”提出以后,全球野生虎种群得到明显恢复,目前大约有4000只,不过,这与“TX2”设想的6000只仍有差距,您如何评价其中的得与失?
刘培琦:虽然距离目标有差距,但是已经基本扭转了老虎种群下降的趋势,这十分难得。老虎处于生态系统食物链顶端,自然种群增长率本就不高,更何况这样的成绩是在全球95%以上的老虎栖息地丧失的情况下取得的。“TX2”加强了全球对老虎保护的关注,促进了国际协作、信息与资源的共享,有利于统一认识,集中解决普遍存在的保护问题。比如在2019年,我们就把来自中国、俄罗斯、越南、老挝等19个虎豹分布国的政府和10个国际组织的300多位代表聚在了哈尔滨,围绕监测技术、种群及栖息地恢复、保护地景观资源配置等进行了深入讨论,这样的研讨会对建立国际交流合作机制有重要意义。
老虎数量趋势。世界自然基金会供图
中新社记者:野生虎保护的实质是什么?
刘培琦:我们将野生虎作为旗舰物种加以保护,实质是保护人类和野生虎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体系。保护野生虎不仅仅是保护一个物种,更是对其栖息地的森林生态系统及其衍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保护。老虎作为顶级捕食者,通过调控食草动物的数量,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有研究表明,保护一只老虎相当于保护着10000多个足球场面积大小的森林,所以,拯救老虎的同时也是在保护自然资源,确保人类、野生动物以及地球的美好未来。人类和野生虎本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两者和谐相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应有之义。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结构示意图。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供图
中新社记者:中国东北的大森林曾是野生东北虎栖息地,如前所析,它们最终因找不到合适的栖息地而濒临灭绝,现在它们正在回归,中国现在已经有了50只。您认为中国在老虎保护方面的治理经验对世界有何启示?
刘培琦:目前,中国、印度、俄罗斯、尼泊尔等国老虎数量呈增长趋势,东南亚国家则普遍下降。中国政府历来重视野生虎保护工作。2011年,中国发布了《中国野生虎恢复计划》。2015年中国全面禁止了天然林采伐。近些年,中国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特别是设立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让东北虎等野生动物有了光明的未来。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风光。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供图
在国家公园体制下,中国确保了野生虎栖息地面积不再缩减,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东北虎栖息地内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提高栖息地质量及栖息地之间的连通性。同时,中国还加强执法和管理,建立了一支庞大的、技能过硬的巡护员队伍,为野生虎提供了安全的栖身之所。中国开展保护工作还有一大特点,即在保护地周边社区开展绿色发展项目,减轻社区发展对环境的压力,缓解人兽矛盾冲突,走出了一条人与动物共赢的绿色发展之路。
此外,中国与俄罗斯在虎豹保护领域的密切合作也值得称道,两国签署了多个涉及跨境东北虎种群保护的相关文件,这对全球其他地区开展跨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中新社记者:世界自然基金会在野生虎保护方面有着丰富经验,虎年已经到来,您及团队在野生虎保护方面有何展望?
刘培琦:野生虎保护一直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早在2006年,我们就在中国开展这项工作。我们会同有关管理单位及地方合作伙伴,在东北虎及其猎物种群监测、东北虎栖息地保护与修复、反盗猎及缓解人兽冲突等方面付出了诸多努力。2010年,我们发布《中国长白山区东北虎潜在栖息地研究》《中国野生东北虎保护规划建议》,对近十年来野生东北虎保护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在跨国保护合作方面,我们推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与俄罗斯豹地国家公园管理局签署谅解备忘录并制定三年工作计划(2020—2022)。
东北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供图
目前,俄罗斯野生东北虎种群已接近饱和,中国还有至少能承载320只东北虎的广袤栖息地尚未被充分利用,且中国尚未建立一个可持续的、稳定的东北虎种群,这是全球老虎数量持续增长的希望之一。最近我得到了一个好消息,野生东北虎正以每三年13.8公里的速度向中国内陆地区不断扩散。
东北虎种群的保护和恢复不是一个部门或一个组织可以完成的,它是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社会公众共同努力的成果。我们希望同中国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一道,进一步开展促进东北虎栖息地的连通、缓解人兽冲突等工作,让东北虎种群数量实现持续性增长。
东北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供图
中国传统的虎年是野生虎保护的重要节点,2022年第二届全球13个虎分布国首脑峰会将会召开,总结过去12年全球老虎保护经验和成果,共同制定并发布下一个12年全球野生虎保护计划。我坚信,未来的野生虎保护一定会向着人虎和谐共生的目标不断迈进,虎啸山林的盛景一定会重现。
受访者简介:
刘培琦,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长春区域项目主任。2014年加入世界自然基金会,负责野生中国东北地区东北虎、豹、湿地、候鸟保护工作;2011年至2014年,曾任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野生虎保护项目经理。从事保护工作20余年,坚持务实的保护理念,为中国东北虎、豹保护引入科学的技术和方法,还曾深入野外独自完成中华秋沙鸭纪录片拍摄,为保护濒危候鸟积累数据,著有《中国长白山区东北虎潜在栖息地研究》《中国野生东北虎保护规划建议》等。
【责任编辑:崔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