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快评 | 团结向未来

2022-02-21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尹健

  北京2022年冬奥会圆满结束。回顾精彩纷呈的冰雪运动盛会,各国奥运健儿在赛场上奋力拼搏、追逐梦想,尽显竞技之美;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共同奏响了友爱包容之歌。

  北京冬奥会充分体现了共襄盛举、共克时艰的美好愿望。世纪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各国运动员克服种种困难和不便,从世界各地奔赴五环旗下,充分展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凝聚力。因爱吃豆包意外“走红”的马耳他代表团运动员珍妮丝·斯皮泰里逐梦奥运的故事令人动容。经过9年的努力,她战胜了缺少赞助、伤病等困难,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前17天获得了参赛资格,成为马耳他历史上第一位参加冬奥会的单板滑雪运动员。印度代表团唯一的运动员阿里夫·穆赫德·汗说:“印度有14亿人口,我是整个印度的代表,这对我来说意义重大。”本届冬奥会上,一批看起来和冰雪“不沾边”的国家或地区,都派出了代表团参赛,有的代表团仅有一两名运动员。但这些“一两个人的冬奥代表团”背后,既有个人创造历史的荣耀,也昭示着奥林匹克精神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凝聚力让冰雪运动版图不断扩大。

  北京冬奥会生动诠释了“团结友爱、公平竞争、相互理解”的奥林匹克精神,让更多人站在客观公正、公平正义一边。赛场内外,各国运动员用实际行动增进团结、维护团结。冬奥会上的感人瞬间不胜枚举。2月14日的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决赛中,美国队选手阿什莉·考德威尔第一时间向金牌得主中国队选手徐梦桃送上拥抱、祝贺。16日晚,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决赛中,卫冕冠军乌克兰选手阿布拉缅科获得银牌后,铜牌得主俄罗斯奥委会队的伊利亚·布罗夫紧紧抱住他,共享摘牌的喜悦。“更快、更高、更强”的共同目标,凝聚起“更团结”的共识。对于那些造谣抹黑北京冬奥会的行径,运动员们挺身而出,以亲身经历说出真相、驳斥谣言。比如,美国运动员阿伦·布隆克在北京冬奥会新闻发布会上说“那些不负责任的报道都是假的”,揭穿了某些充满偏见的西方媒体和政客的炒作把戏。“我花了几天时间来回顾自己在奥运会上的经历。我非常感谢能获得(参加冬奥会的)难得机会。”2月15日,回到美国的单板滑雪运动员特莎·莫德在社交媒体上发布长文,回顾自己的冬奥会之旅。这些天来,各国运动员纷纷在社交网站上分享他们的有趣体验,真实记录对北京冬奥会的喜爱和不舍。他们让全世界看到了更加真实的北京冬奥会,领略到了中国敞开怀抱和世界“一起向未来”的温暖和真诚。

  团结力量大,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成功的疫情防控为北京冬奥会提供了重要保障。北京冬奥会是自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全球大流行以来,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国际体育赛事。国际奥委会新闻发言人马克·亚当斯说:“疫情防控是冬奥会保障工作上的一个挑战,我要向我们的中国朋友和同事们致敬,他们做得真的非常棒。”北京冬奥会疫情防控成功,得益于北京冬奥组委同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共同制定了科学实用的防疫手册;得益于科学家、中外医学行业专家每天关注全球疫情形势,及时对闭环内的情况进行研判,并对防控措施进行调整;得益于所有冬奥参与人员严格执行了闭环管理政策,严格进行个人防护,主动配合核酸检测。美国冰壶运动员克里斯托弗·普利斯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他的感受:“很高兴做这些检测,因为这让我们在冬奥村和比赛期间有安全感。”德国代表团团长席梅尔普芬尼希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说:“如果你来到这里,身处这个闭环,那么你真的非常安全。”

  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是团结的胜利;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更加需要团结。国际社会应当弘扬奥林匹克运动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对话协商,努力化解分歧、消弭冲突,共同建设和谐合作的国际大家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崔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