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出现多点散发疫情,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地从严从紧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守住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教育部也两次印发紧急通知并召开教育系统视频会议,部署做好当前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东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孙雷对本轮疫情在国内多点爆发,高校应该从根源上、思想上、文化建设上承担起疫情防控常态化、精细化的社会责任,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更好地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做了深入细致的阐述。
孙雷认为,自古以来,生命、健康、安全、和平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对生命的敬重、对健康的守护是人类道德操守的基本底线、文明进步的基本前提,也是人类的共有良知。大学承担着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职能,并以其密集的群居生活模式成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必须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以“良知文化”为核心,培养“有良知”的“至善”之人,强化高校疫情防控的责任担当,引导师生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学文化长城。
孙雷认为,回顾良知文化的源头,我们知道,《孟子•尽心上》中这样写道:“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认为,人的良知是与生俱来的,是先天的禀赋。他还写道“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将良知具象的“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与人的“四体”相提并论,将“四端”视为人的“善端”,主张人性本善。《大学》中写到:“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终极目标在于培养“至善”之人。“良知”也是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大学问》中言:“良知者……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灵昭明觉者也。”阳明先生认为,良知即至善,即天理。王阳明的“致良知”,是在孟子的“良知论”和《大学》里“格物致知”结合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阳明先生用渐修、顿悟换来的饱含生命体验的结论,可以说,这些都是良知文化的发端。
孙雷认为,“仁”是儒家文化最核心的思想。孔子明确提出“仁者,爱人”。孟子发展了“仁”的学说,提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把“仁”上升到人本性的高度。这种“仁爱”观是一种“大爱”观。程颢在其著名短文《识仁》中提到“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王阳明说:“夫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与天地合其德”。而天地之大德,是生养万物。“上天有好生之德”,这正是仁。大学要培养学生的恻隐之心、“仁爱”之情。古往今来,教育的宗旨只有一个:做人教育。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大学应构建“懂仁爱”的良知文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以德为先的“全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滋养学生心灵,让学生深入领会人与自然万物和谐一体的发展关系,学会以仁爱之心看待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筑牢重大疫情风险防范、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思想道德文化基础。
孙雷认为,“端”,指的是事物的萌芽、开始。“端”表明羞恶不是一种既定完成的东西,从羞恶到义有一个生长、演变和发展的过程,正如树苗到树木有一个成长的过程一样。朱熹认为,“羞,耻己之不善也;恶,憎人之不善也。”然而岁月变迁,“善”的具体表现形式亦在变。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大学应教会学生分清何为抽象永恒之“善”,何为具象时代之“恶”。王阳明先生认为“良知自知”,但“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王阳明先生主张斗私心、致良知,随物而格。大学应教会学生在集体主义基础上厘清公私关系,彰显个性,将个人发展与集体利益、社会需求有机结合。大学是人类精神文明生产、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应构建“知荣辱”的良知文化,培养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青少年一代,虽有四端,还需扩而充之,使其由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由汩汩泉水汇聚成大江大河,筑牢重大疫情风险防范的价值向度文化基础。
孙雷强调,孟子认为,“辞让”为礼节之首。该“辞让”则辞让,不该“辞让”则不辞让,即为担当。章炳麟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中写道:“民族主义,自大古原人之世,其根性固已潜在。远至今日,乃始发达,此生民之良知本能也。”他认为,民族大义是人的“良知本能”,是根深蒂固的。此处,民族大义的爱国可以理解为民族大义的担当。在国家危亡之际为救国而积极奔走,不惜以牺牲生命为代价,这是最大的“不辞让”,即担当精神。中国人民世代传承这样的精神,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自觉担当。“良知”不是小我之心,而是大我之心,是为众生“辞让”生的机会,自己担当死的风险。大学应构建“敢担当”的良知文化,培养为他人担当、为集体担当、为国家担当,能够挺起中国脊梁的可堪大用的人才,筑牢重大疫情风险防范的一线攻坚文化基础,并用这种担当精神激励师生们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过程中继续按照国家的要求处理好工作学习生活之间的关系,做好各项工作。
孙雷强调,孟子认为,是非之心是智之端也。王阳明先生曾言,“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他认为“良知”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他还认为,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体的,不分轻重,忽视任何一方都不能达到至善。这就将“良知”置于“天地”“天下”更广阔的范式中理解。南宋末年诗人郑思肖的“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表现出绵延的爱国情怀,折射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背景下,人们面临新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领域的冲击,这对人们的是非观和辨别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良知”中包含着对是非的判定、对爱国的理解。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更多的社会问题、安全问题、环境问题等需要全球协同治理解决而非区域解决。中国在疫情防控中的种种举措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我们为强大祖国深感自豪。大学应着力构建“爱国”的良知文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世界眼光的爱国之士,筑牢重大疫情风险防范的全球治理文化基础,也从更高层次筑牢师生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孙雷强调,大学作为文化传播、传承的重要场所,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使命,城市孕育了大学,但大学也在持续滋养着城市。一方面,“良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大学应构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良知文化”为核心的现代大学文化,包括仁爱文化、荣辱文化、担当文化、爱国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时代背景下,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确保师生生命健康安全,守好校园一方净土,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另一方面,大学作为文化高地,不仅体现在人才培养、创新科技、服务社会、国际交流等诸多方面,而最为核心的、最为长远的体现则是对城市文化的引领和普及,大学文化要积极走出去,为城市发展提供不竭的文化建设动力,辐射带动城市文化发展,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共同筑牢重大疫情风险防范的文化长城。
【作者介绍】孙雷,东北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学者。中国共青团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政协沈阳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政协沈阳市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委员会委员、常委。研究方向为大学文化、高等教育管理、高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现任中国教育战略发展学会思想道德建设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辽宁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