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推动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1-07-05
来源:智慧中国    作者:罗建强 李洪波 陈天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多方面的任务,然而确保粮食安全,并让农民获得可持续性的增加收入无疑是核心,是事关“饭碗端牢”“巩固脱贫”,应对一切风险挑战、谋求发展的关键所在。

  农机助力粮食生产保量提质

  我国当前用占全球9%的耕地,供养着全球20%的人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受国际疫情与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国粮食供求市场原本所呈现的粮食生产总量、进口量、库存量增多,粮食自给率却下降的“三多一低”现象,更是雪上加霜。对国际粮食生产与交易产生了较大冲击,许多粮食生产国调整粮食种植结构、采取限制粮食出口,以确保本国消费的政策,造成市场供应紧张、价格波动,因此,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成为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最大考验。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保量、提质,解决的具体措施是既要提高粮食单亩产量,又要实现粮食健康化。但目前遇到的难题是我国土地产权制度所造成的耕地细碎化,农业劳动力兼业化与老龄化趋势愈加显著。

  破解农业生产“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难题,推动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和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的关键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做到粮丰民安、农机助力。

  我国农机装备产业仍处于微笑曲线低端

  虽然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农机装备生产大国与使用大国,但在全球产业链与价值链分工体系内仍处于微笑曲线的低端。据2019年中国工程院制造业产业链安全性评估显示:相较于其他装备制造业,农机装备已成为中国与世界差距巨大的5类产业之一,因此,我国农机装备产业使命重大,但面临巨大的国际市场挑战,表现为: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相较发达国家同产业,我国农机装备产业科研经费投入不超过销售收入的3%,不及发达国家5%的水平,农机装备产品共性关键技术和基础零部件匮乏;产业年平均利润率不足5%,业内研发创新与技术骨干人才缺口较大;多数农机装备科研属于“跟踪式”“模仿式”或“转化式”,重成果研究、轻技术集成。

  产品质量亟待提升。为能谋取用户买得起、国家有补贴,农机装备产品设计偏低,对基础数据的积累和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关键核心零部件可靠性难以控制,作业质量不稳定,面向节能和环保的调控能力有待提高;针对离散耕作地的机械化、智能化与服务化缺失,产品售后得不到实时监控和有效保障。

  产品结构矛盾突出。我国农机装备集中在全球产业的中低端,且分散度高,虽有1万余家制造企业,4000多种农机具的生产能力,但多属中小型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业务向前端研发,及后端服务延伸的动力,造成企业间相互压价,创新投入比例缩小的恶性循环,农业生产薄弱环节“无机可用”“无机好用”。

  产业生态有待优化。先进农机装备销售价格较高,贫困落后地区在粮食价格走低的情况下,仍使用传统低效率的农机装备,农机装备产业对农机购置补贴依赖性较强,面向销售的恶性竞争存在,互补性的共生、共存意识淡薄,亟须优化农机装备产业生态。

  “十四五时期”我国农机装备产业发展方向

  面对复杂的内外部形势,我国亟须进一步调整农业装备产业在全球产业体系中的发展方向,既要有战略定力,又要能适时应对,推动农业装备高质量发展。

  一是聚力提升农机装备产业的创新能力。以确保粮食安全为目标,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农民需要、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创新体系。借鉴国外该产业高度集中的特点,以创新能力或活跃度为指标,打造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结合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共性与个性需求,排查与诊断农机装备产业中的薄弱环节,研发先进适用、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的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提高农机装备研发成果的转化能力。

  二是完善有助于农机装备产业成长的补贴政策。十八大以来的5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农机购置补贴1116亿元,为2004年补贴政策实施以来资金总量的60%,农机购置补贴此后持续增加,但增加的方向应转向“补服务”,即“增两端、减中间”,增强“首台套”奖励幅度(激励创新),减少购置补贴(精炼中间),增大作业补贴的力度(重视实效)。

  三是开展智慧农业示范应用。将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成果,体现于智慧农场的建设中,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机装备上的应用,引导农机装备龙头企业向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推进智能农机与智慧农场建设等融合发展。推进“互联网+农机作业”,加快推广应用农机作业监测、维修诊断、远程调度等信息化服务平台,实现数据信息互联共享,提高农机作业质量与服务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四是健全新型农业装备人才培养体系。为推动我国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大的人才与智力支撑,涉农高校应重视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的大交叉、深融合,培养高端农业装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类的创新型、复合型农业机械化、智能化人才;与涉农职业类院校形成互补,结合教学工场、实训中心、工程中心等,培养农机农艺融合的应用型农业机械化人才。(作者单位系江苏大学中国农业装备产业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