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英雄精神

刘胡兰英雄民兵班 【拥军爱民 鱼水情深】2021-07-31
来源:山西日报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新时代,我们将传承烈士遗志、弘扬英雄精神,继续着眼于多样化的任务需要,不断校准时代使命,积极创新练兵方式,勇于承担急难险重的任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7月29日,刘胡兰英雄民兵班的民兵们说。

  1964年,刘胡兰民兵班在文水县成立,1997年更名为刘胡兰英雄民兵班。建班以来,一代代女民兵们牢记使命重托,传承红色基因,坚持苦练技能当尖兵,艰苦创业做奉献,服务人民立新功,经受住了不同时期、各种环境、重大任务的考验历练。

  如今,民兵班班长已传承到第23任,队员们都是1995年后出生的年轻姑娘,24岁的李娜是现任民兵班班长。

  民兵班的队员们十分注重党史军史班史的学习,新队员入班第一课就是参观刘胡兰纪念馆,举行入班仪式,聆听刘胡兰事迹,邀请老队员讲班史。她们人人都是刘胡兰故事金牌讲解员,先后在文水实验小学、西城小学、凤城中学等十余所中小学校推进军事化管理、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宣讲《时代楷模刘胡兰》50余场,让两万余名中小学生在刘胡兰精神的鼓舞下健康成长,进一步提升了刘胡兰英雄民兵班的政治引领功能,“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刘胡兰英雄民兵班牢记重托,练就过硬本领,大抓军事训练,虽不是军人却按照军人标准训练,实行连队式管理,从早操到就寝,从内务卫生到生活用品摆放,全部按照正规部队的标准抓。在训练场上,小到一个手指的动作,大到所有动作的整齐划一,她们都不厌其烦地一次次练习。开始练习射击时经常把手划破、夹破,枪油一碰到伤口,疼痛不已,但队员们毫不在乎,看到成绩一点点提高,都情不自禁露出笑容。有的握枪姿势不到位,枪托直接碰到锁骨,马上红肿起来,但没有人退缩,校正后继续坚持,只为达到最高的标准,可以说在训练场上,她们做到了跟真正军人一样,脱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

  刘胡兰英雄民兵班还自发组织开展“每周一评”标兵评选活动,每名队员养成了令行禁止的作风和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良好习惯,人人都是“四会教练员”。顺应时代要求,刘胡兰英雄民兵班新增无人机训练,成立无人机侦察排,参加了吕梁市无人机分队集训,取得无人机操作证书;常态化配合县政府开展文峪河巡河,还完成一起西山公园失踪人员搜救任务。

  刘胡兰英雄民兵班始终主动担当重任,在艰难险阻时刻不犹豫、不懈怠、不畏难。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刘胡兰英雄民兵班主动投身疫情防治工作,不管是在疫情防控卡点值班、辖区巡逻,还是向群众宣传防疫知识,都能看到刘胡兰英雄民兵班队员的身影。她们是巡逻志愿者、是防疫宣传员、是采购外卖员,更是周边村民健康的守护者。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她们巾帼不让须眉,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她们以“逆行”的姿态,勇挑重担、敢打敢拼,凝聚起抗疫的磅礴力量。

  五保老人李三女年事已高,队员们就拿出自己的积蓄,为老人添置新衣服、新被褥,逢年过节为她捐钱捐物。深受感动的李三女老人在一块2尺多的红布上,特意缝上了六个字“比亲闺女还亲”,一针一线,深深的情谊尽在其中。老红军刘德年事已高,老伴患有脑血栓后遗症。刘胡兰英雄民兵班主动上门去,嘘寒问暖,帮他打扫卫生,整理家务。关爱体恤军烈属和孤寡老人、抗战老兵、留守儿童已然成为刘胡兰英雄民兵班的优良传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刘胡兰英雄民兵班先后70多次受到国家机关、军委机关和省市县的表彰奖励,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民兵基层建设标兵单位,荣立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等。(记者 邓伟强 苗鹏 王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