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假,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的薛庆教授买好了北京飞往吕梁最早的航班机票,两个小时后,飞机准时降落,直奔方山县北理工科技人才工作站。同样的航班和路线,她已经不记得自己第几次来吕梁,这片土地已经不再陌生。在这里,她与20余名北京理工大学的科研人员组成了“智力团队”,把科研放在这里,为方山县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搭建平台迈出科技帮扶第一步
“必须把我们最优势的技术用到方山的脱贫攻坚中,实现北理工技术优势与方山县发展需求的精准契合。”2018年,在北京理工大学定点帮扶推进会上,校领导对帮扶方山县的扶贫工作队长赵汐下了“死命令”。
年轻小伙来到方山县,曾被这里的贫瘠与落后所震撼,相比其他扶贫干部一年的任期,他没想到自己这一来,就是三年。“不仅要在教育帮扶、产业帮扶、健康扶贫上全面开花、节节推进,还要在一个新的领域拉开战线。方山县把生态和农业作为主导产业,工业规模小且都是最传统的工矿行业,产业层次低,全县没有一家高新企业,没有一项技术专利,如何把北理工最擅长的国防科技成果应用于方山县?这是赵汐到方山县后苦苦思索的难题。当地的企业家在最初面对赵汐提出的技术升级、转变结构,走创新发展之路时,纷纷摇头,有些企业甚至直白地提出要学校拿出成熟的产品由他们生产。这让赵队长犯难。
“要想走好富裕之路、转型之路、高质量发展之路,必须抛弃从前原始粗放的旧观念,必须为企业家注入新思想、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技术、新能量。”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赵汐一遍又一遍对大家阐明转型的重要性,终于说动了一部分企业家同意“试一试”。
“要派就派最专业的!”听完驻村干部汇报工作后,学校随即决定派出“豪华”的专业团队,赴方山县进行科技帮扶恳谈。26名专家,覆盖13个学科,学科带头人、教授、博导与方山税收占据半壁江山的十家企业就产业发展和技术需求进行了深入的座谈。最终,专家团队中的10名教授义务担任这些企业的技术指导,就发展转型提供技术咨询,迈出了科技帮扶的第一步。
精兵强将精准服务产业
7月里暑气蒸腾,在山西庞泉重型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的装配车间里,技术工们有的正在熟练地操作数控车床,有的正在专注地焊接着油缸。北理工教授、博导王军政又来开展技术指导,他轻车熟路地走到各个工位上,看工人们生产操作,与大家交流加工过程中的数据和问题。在技术员和工人的眼中,这位大名鼎鼎的科学家没有丝毫架子,更像是工厂里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不仅技术好,而且人和善。
2019年,应方山县发展装备制造业的需求,北理工与庞泉重机开展合作,揭牌成立了方山县北理工科技人才工作站,派驻第一书记吴克友在驻村帮扶的同时负责工作站的日常运行。工作站的专家团队则每月不少于10天来方山县进行技术指导。
“矿山液压支架生产中的关键工艺,焊接决定着整套支架系统的性能与寿命,焊材一旦发生锈蚀或开裂,不仅会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甚至可能导致生产安全问题。目前庞泉重机虽形成了重大型钢结构焊接能力,但TIG增材焊层在服役过程中仍然存在点蚀现象,企业对技术提升有了迫切需求。”北理工科技人才工作站科研团队负责人马壮教授课题组长期从事表面工程领域的研究工作,专注与特种材料及涂层的研发与应用。他们把企业需求作为切入点,开展技术瓶颈问题调研,着手解决企业生产中一道道难题。马壮告诉记者:“我们帮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不光增强了自信心,更加坚定了脚踏实地为国家工业生产服务的宗旨,也更加明确了自身科研的方向。”
在北理工科技帮扶暨民营企业提升对接会上,方山县新星冶炼、金彤科技、野林丹生物科技、泓盛农业等6家有转型升级和技术支持迫切需求的企业代表与专家团队进行了对接交流。北理工通过一系列科技扶智“组合拳”完成了方山从“输血”变“造血”的转变。庞泉重机预计创造1亿元产值的电液控制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丝蛋白纯化及虫草超微粉碎提取中试基地在方山县建成;金属表面处理等两项技术专利申报成功……北理工科技人才工作站被省工信厅遴选为产学研创新平台,还与当地企业联合打造出“山西省智能无人总裁联合实验室”。
科技扶智按下高质量发展快捷键
像王军政这样大山深处默默坚守的专家教授不止一人,材料学院副教授柳彦博,承担着科技人才工作站氧化铝产品化项目的研究,还负责金属表面处理企业工业提升的指导。作为“双一流”学科团队的一员,他有时间就来方山县“驻站”,有时一待就是两个多月。“看他在工作站时间挺长,我们都以为他是聘来的技术指导,张口就喊‘柳师傅’,后来才知道原来我们口中的‘柳师傅’竟然是‘柳教授’。”当地企业技术员笑着说。作为工作站的“熟手”“熟脸”,柳彦博哈哈一笑:“在方山驻站和在学校里的教学科研状态没有任何区别。状态相同,是因为使命、情感相同。”在柳彦博科研团队努力下,两项国家技术专利在方山县完成,实现了当地专利技术发明零的突破。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全国优秀教师、工业工程领域专家薛庆教授一有时间,就奔赴方山查看项目推进情况,培训骨干教师;自动化学院的赵江波教授为了对采煤机械工作面运行情境进行测绘建模,与汪守坤教授一同进入200多米深的煤矿井下,手持仪器持续工作2个多小时,汗水湿透衣衫;退休教授刘佳赴方山一线指导刮板机制造等工艺改进工作,开启庞泉重机网上夜校,义务为企业以及城乡有志青年教授技术,一年时间就有18位年轻人从待业青年成长为技术能手……
如今,在方山县麻地会乡国道边上的小楼内,一大批北理工的顶尖专家常常汇聚于此。工作站内,针对企业管理、刮板机制造、数控编程等专项培训的讲授声、讨论声日渐热烈。科技人才工作站成立以来,北理工科研人员开展了矿山机械电液控制、蚕丝蛋白纯化与虫草超微粉碎提取、氧化铝检测与产品化三大课题的攻关,同时承担加工工艺提升、农机设计、农业物联网、技术人员培训等诸多项目。在北理工的科技帮扶下,方山县也渐渐进入了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记者 沈佳 阮兴时 梁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