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着微风的脚印,牵着初夏的烂漫,位于永昌县城北郊的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夏意浓浓,正在以一张亮丽的名片展现在我们眼前。
永昌北海子以百泉汇聚,潭水若漫而得名。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永昌县城北侧, 有北海子湿地、金川河和金川峡水库三部分组成,主要规划为建设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五大功能区,总面积918.2公顷。湿地内湖光与山色相映成趣,人文与历史相得益彰,是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特色湿地公园。园内千年古刹武当山,泉域湿地金川河,北海子明塔和西路红军烈士陵园等人文景观与湿地风光共同绘就了风景秀美、舒适宜人的永昌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
永昌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据了解,有各类植物174种,动物116种。其中,特有植物水茫草,国家Ⅰ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黑鹳(2020年监测到6只)、白尾海雕(2020年监测到2只),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白尾鹞、大天鹅、白琵鹭、雕鸮等都是永昌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健康、生态指标良好、生态功能显著最权威、最直白的表征。
曾几何时,永昌北海子湿地因围垦造田、过度放牧等人为干扰和破坏,湿地面积、功能和资源不同程度地破坏和退化。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县委、县政府按照“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北海子湿地进行科学保护与恢复。
2015年,经过积极努力和申报,北海子湿地被国家林草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进行建设,北海子湿地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2012-2015年,县委、县政府先后筹资2.8亿元,实施了征地搬迁、退耕还湖、退耕还湿等项目,将北海子湿地周围360多户农户全部迁入县城安置,将农户宅基地及各类经营场所2000多亩土地全部征用于湿地保护。新增湿地面积1300多亩,其中恢复水域500多亩,恢复植被800多亩,湿地率由2015年的76.3%增长到86%,增长近10%。
2015年至今,中央专项资金共支持1600多万元,实施了湿地恢复、围栏封育、泉眼修复、河道疏浚、定界立标、智能防火、科研监测等湿地资源保护项目。
2019年,投资1500多元改造提升了北海子公园,完善了公园的生态绿化区、体育健身区、儿童游乐区、文化体验区等功能,恢复了北海子公园昔日的美景。同时,在湿地公园与县城连接处设置建成了140亩的湿地保护绿化缓冲带,既有效保护了湿地,又提升了县城品位,还让群众走近湿地,感受湿地,使湿地成为群众共享的绿意空间。
2020年,依托北海子湿地丰厚的文化资源,设置了以湿地之梦、湿地之源、湿地之脉、湿地之髓、湿地之魂、民众之爱、保护之举、历史之记为主要内容的湿地文化长廊,记述了北海子湿地的形成缘由、历史巨变、独特资源和保护举措,使其成为宣传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人文历史的景观窗口,科普北海子湿地知识的自然课堂,追溯永昌沧桑巨变的文化地标。
上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持续坚持近30年,累计投资近3亿多元,人工绿化湿地北侧的武当山、狮伏山、水云山近6000亩,形成了东西长8公里的湿地保护绿色屏障。
正在保护恢复的北海子湿地公园,春有花鸟,夏有鱼虫,秋有硕果,冬有白雪。走近北海子湿地公园既可聆听百鸟争鸣,又可尽享天然氧吧。湿地景色,美不胜收!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我们坚信,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永昌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的特色将不断凸显,功能将不断完善,效益将不断提升!永昌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将真正成为永昌人民的天然氧吧、文化长廊和避暑胜地,也将成为镶嵌在河西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