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基础电信业快速发展业务总量完成近千亿元

2021-04-02
来源:智慧中国辽宁中心    作者:张 丽

  微信图片_20210402095645

  新闻发布会现场

  4月1日,沈阳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沈阳市大数据管理局局长李莹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沈阳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作为落实国家和省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的关键举措,作为全市培育新动能的重要工作来部署安排、推进落实。全市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核心,牢牢把握大数据产业链、5G产业、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新体系等工作主线,大力实施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不断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新动能,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是数字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网络通信枢纽、“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首批5G实验组网示范城市、5G通信网络首发建设城市。全市互联网出口带宽已达到7800G,城区光纤网络和4G无线网络实现全覆盖,城区具备100M光纤接入能力,行政村全部具备50M光纤宽带接入能力。5G基站数量居全省第一,基本实现主要城区全覆盖,培育了8大领域、100余个5G典型应用场景。沈阳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区域云中心,初步形成了辽宁移动数据中心、辽宁联通数据中心、华为沈阳云中心、紫光工业云中心等数据中心体系,2020年底全市服务器运行数量达到2.3万架。

  二是数据资源体系加快构建。《沈阳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条例》于2020年10月1日正式施行,沈阳市成为全国第二个颁布数据地方性法规的省会城市。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已归集13个区、县(市)以及58个市直相关部门的可共享类型的政务数据资源目录8065条,数据信息32.3亿条,汇聚的政务数据资源总数是《条例》施行前10倍;已初步建成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社会经济、电子证照基础数据库;为20个部门和组织开通256项共享交换服务,实现了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体系建设的稳步推进。

  三是数字产业化稳步发展。数字化产业规模在全省占比接近全省一半,居东北地区首位,具有较为明显的规模优势。基础电信业快速发展,电信业务总量完成近千亿元,连续三年呈高速增长态势。构建了以IC装备、数字医疗、工业软件为主,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辅的相对齐全的产业体系。拥有国内最完整的IC装备产业链条,与北京、上海构成国内三大重点地区,开发了12英寸PECVD(化学气相沉积设备)、ALD(原子层沉积设备)、涂胶显影设备等一批关键产品,沈阳芯源微入选“中国半导体设备五强企业”,并成为东北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在东北地区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全市共有软件研发、测试公共技术平台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工作中心10个。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华为VR云创新中心上线运营。国际软件园被授予“2019年全国影响力园区”荣誉称号,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最具活力软件园”,园区内6家企业入选“国家重点规划布局内软件企业”。东软集团获批辽宁省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正式组建东北地区首家量子信息领域高技术公司和研究院。

  四是产业数字化进程加快。制造业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沈阳市成为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辽宁分院、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辽宁分中心正式揭牌。初步建成工业互联网重点服务平台10个,培育工业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20户,规模推广高质量工业APP14个,华为云、紫光云、阿里云等20家主要云服务商,可为企业提供18大类653项云端标准化和个性化定制服务,全市上云企业达到2.4万家。实施智能升级,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和数字化生产线。农业和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农村电商主体突破1200家,110个电商村上线运营。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一批电商直播基地、MCN机构蓬勃兴起,开通直购进口(9610)、保税进口(1210)跨境业务模式。

  五是数字化治理水平加速提升。构建行权治理体系。加快建设行权管控平台,在首批试点及推进建设的“7+11+3”家单位中,已梳理行权事项2100余项。不断深化智慧应用。政务服务方面,建设“多规合一”平台,实现“统一收件、同时受理、并联审批、同步出件”;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已为市、区两级910个部门提供统一业务办理平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超过96%。社会治理方面,建成公共安全管理平台,汇集了1000亿条海量数据。建设生态环保110综合管理平台,对环境质量和污染源进行动态监管。民生服务方面,“盛京好办事”APP实现112项民生服务“掌上办”;地铁、公交实现扫码乘车;20家医院通过APP、公众号实现预约诊疗、支付、化验报告推送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