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皖赣铁路(霞西至临溪段)铺架亲历记
文/张光逵
皖赣铁路霞西至临溪段全长78公里,分布十个车站(霞西、府祝、甲路、胡乐、金沙、黄土坑、际坑口、郎家溪、绩溪、临溪),铁路于1979年10月底开始铺轨,1980年8月下旬铺至临溪站结束。该段铁路特点是隧道密集(杨门口、辉坑、周湾、草鞋岭、株岭、界水村、十里岩等大小15个隧道),桥多、长大坡多(最高达10‰),弯道多(曲线半经最小600米),它犹如一条钢铁巨龙遨游在皖南山区的崇山峻岭之中,它穿隧道、跨桥梁、爬陡坡、越平川,向南、向南,一直延伸到黄山脚下。
三十一年前,笔者作为一名铁路调车人员,亲自参加了霞西至临溪段铁路的铺架战斗,历时十个月(1979年11月至1980年9月)。我能为祖国的铁路建设出一份微薄之力,做一份贡献,实乃荣耀而深感自豪。当年铺架职工战严寒、斗酷暑、团结拚搏、攻坚克难的精神,那种连续作战吃苦耐劳的精神,那种舍小家、为国家、四海为家的奉献精神,教育与传承了一代又一代铺架人、四局人,彰显了中铁四局人“逢山凿洞,遇水架桥的钢人铁马”精神境界和一腔豪情。回首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铺轨机、架桥机、蒸汽机车、红绿旗、一列列轨排、一片片桥梁,皖赣铁路在我们脚下延伸,钢轨和砼枕拚出铺架人、四局人攀登的云梯。
皖赣铁路路线示意图
主动请缨,奔赴铺架一线
1979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的第二年,全党、全国工作重点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三中全会的春风给皖赣铁路建设带来了契机,使停滞五年的皖赣线又开始修建(霞西至祁门段)。
当时,我在新运处第一运输段湾沚站区湾沚站从事行车工作,担任调车员。当我与其他职工得知皖赣线要铺轨的消息后,十分欣喜和兴奋。因皖赣铁路从清政府、国民党政府到新中国人民政府逐段分期修建,前后历时74年之久,仍未贯通,今年国家下达了计划任务,全线修建贯通。这是我们铁路职工与沿线人民梦寐以求的夙愿。
作者在绩溪铺架队宿营车 作者在霞西站调车作业
10月底,车站召开了全体职工大会,站长将皖赣线铺架的意义、目的及抽调少量精兵去前方站的条件进行宣讲动员和具体要求。当晚我找了站长,站长说:“小张,你干调车才一年,且前方站铺架工作繁重,生活条件艰苦,你可能胜任不了,暂时留在站里吧?”我坚定地说:“行,我能胜任,到前方铺架正是学习行车业务的好机会,我下过乡,干过养路工,条件艰苦我不怕。再说能亲自参加皖赣铁路铺轨,为家乡建设做出一份贡献,也是我多年的企盼。”站长笑着答到:“好,你的请求,让我再考虑考虑。”大概是十一月初,站长把一纸调往前方站的调令送到我的手中,我连忙向站长道谢。当时,我高兴与激动的心情是难以用语言表述的
战严寒,激战草鞋岭
79年11月上旬,我和其他车站的7名同志,一起乘591次列车来到山青水秀的宁国。然后由宁国站区安排一辆大卡车,将我们一行八人连同行李、铺盖直接送往霞西站,前方站暂驻霞西站,前方站全体人员在铺架队驻勤,任务是担负铺架施工中行车运输、车辆编组及轨排、桥梁的运送、铺架等工作。
当日下午,前方站吴站长把铺架行车工作、生活向我们作了详细介绍和安排。因临时房屋和宿营车不够住,站长把我们安排住在车站旁边的农民家。他和蔼地对我们说:“铺架现场条件差,凑合一下吧,几个月后还要搬到胡乐车站。”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没关系,为铺通皖赣线,条件再差、再苦,我们也能克服。”
霞西站距霞西镇2公里,地处两山之间的夹谷中,铁路南北走向,5股道,铺架队的八十余辆宿营车占据两股道,机械设备占了半股道,行车作业只有两股半道,列车编组、轨道车、单机转场、摘挂等调车作业繁重,站场没有照明,特别是夜间作业量大。
铺架段党政工团组织,向全体参战的铺架、机务、车务等职工发出了“大干50天,激战草鞋岭,铺到二号桥”的号召,必须全力以赴,确保今年铺架任务的完成。
霞西站到草鞋岭二号大桥只有25公里,其间崇山峻岭,人烟稀少,隧道有9个,长大坡道达10‰,弯道多,最小曲线半经600米,可见铺架难度之大;再则桥梁、钢轨都是由株洲、丰台、武钢、鞍钢生产提供,经常供不应求而停工待料,可见工期之紧。
前方站行车作业三班制,与铺架队的铺架作业三班制相一致。我们调车组与铺架班组一样,每一个班作业都超过了十二小时,通常是早上接班到晚上半夜下班,晚上接班到次日中午下班。吃饭亦是如此,早饭拖到上午,中饭到下午,晚饭到半夜才能吃上。但没有人提意见、发牢骚,对这一切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在霞西站调车作业量很大,车站没有任何照明,夜间作业只能靠调车人员信号灯、口哨,完全靠调车组人员与机车乘务员的密切配合,全凭人的感觉和悟性了。调车作业完毕,我们调车组还要把一列车轨排900米左右或一列车桥梁顶送到前方铺架工地并进行铺架。顶送作业就是机车在后装载轨排或桥梁的平板车在前,调车人员在前指挥运行。当时的机车都是破旧的蒸汽机车(建设型、前进型、上游型),制动系统控制不太理想,加上长大上坡道,隧道多、弯道小,所以,运输的顶送作业与铺架的顶送作业,全靠调车人员认真细致的瞭望与手制动阀的控制及机车司机熟练操纵配合。时值隆冬,天寒地冻,这一带山区格外寒冷。当我们一列轨排或桥梁送到铺架工地后,我们调车人员的脸部都麻木、手指僵硬了。
在架庄村大桥时,半夜,天下起了小雨,东北风呼呼地刮,不一会就下起了大雪,我们调车组把桥梁送到桥头,由二号车接送到一号车在桥墩上定位。这时风雪交加,气温骤降,我们与铺架队职工燃起了三堆篝火取暖,把冻僵的手、脚烤热。
宁国霞西石柱山
那时的铺轨机是自制25米空腹式铺轨机,不能自动摆头,靠人工将轨排放到正位,劳动强度大。铺轨的过程是:铺轨机将一排50米轨排吊起后放在路基上,由四位老师傅将落下的轨排与原铺好的钢轨对接好,接头两侧用鱼尾板固定后上镙栓,拧紧镙栓必须快,它决定了铺下一轨排的速度。四位师傅咬着牙,两手用扳手以最快的速度拧,不到两分钟便拧好了。此时尽管是冬天,但四位师傅满头大汗。紧接着领工员在路基上找准线路中心桩后,由站在钢轨两侧二十来位师傅手拿铁撬棍,随着领工员的“一二、一二”的号子,将轨排的“大腰”、“小腰”、“接头”拨正。每排轨排拨好后,师傅们都是汗流满面、热气腾腾。在当时这样的苦活、重活是由咱们铺架师傅们“全包”了,现在应该可能是民工队伍的“专利”了。
大干激发了每个参战职工的热情。“大干50天,激战草鞋岭,铺到二号桥”的目标已成了铺架人的自觉行动。铺架、机务、车务等部门有机配合,全体职工团结拚搏,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用汗水、用体力、用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铺架一线捷报频传:
12月27日,在甲路站外南端,曾创日铺轨3.27公里的高产记录;铺轨到草鞋岭隧道后,又于12月30日架桥到草鞋岭二号大桥,且创日架23.8米梁5孔的最高记录。至此,既定的“大干50天,激战草鞋岭,铺到二号桥”目标已按期实现,同时也标志着,1979年皖赣铁路霞西至草鞋岭二号桥段铺架任务的圆满完成
斗酷暑,攻克绩溪站
皖赣线草鞋岭二号桥至临溪段,于1980年3月20日开始铺轨。铺轨自草鞋岭二号大桥,穿越皖赣线最长的株岭隧道(1200米),而延伸3公里后于三月底到达胡乐车站。
4月15日,前方站全体行车人员乘铺架队的宿营车搬家到胡乐车站。我们在这里驻扎了三个月,生活条件相当艰苦。住的是用三合板、纸板搭起的临时房屋,房顶缝隙能看见天,窗户没有玻璃,只用塑料布、油毛毡钉着,盛夏气温高,非常闷热,没有电扇。下班回来,人非常疲劳倒下就睡着了,醒来,草蓆全湿透了。老天下雨时,我们就得挪动木板床“打游击”,“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正是此景的真实写照。整个铺架队、前方站没有澡堂,只有一间简易的四周用芦蓆围着,上面盖着石棉瓦的“澡堂”,地面放着四根木枕垫着,洗澡时站在枕木上用热水一冲完事。这里的厕所可能是最原始的,它利用山坡地形,挖一条长10来米、宽0.5米、1米左右的深沟,在沟的上方横档着木枕,两侧用竹蓆遮挡着,蚊蝇乱舞,卫生条件极差。
株岭隧道在施工
条件差归差,但职工没有怨言、很乐观。在宿营车上与临时房屋,雨天或息工的时候,打扑克、下象棋是职工的主要娱乐方式,因在那个年代里还没电视、电脑。
全体参战职工士气旺盛,斗志昂扬,钢轨一天天向前延伸。沿线的老乡对皖赣铁路是企盼已久了,他们对我们铁四局铺架人很热情友好。记得在绩溪界水村一带铺轨时,当地老乡提着茶壶给我们送水、送山芋、送粑粑等。到吃饭时,我们的饭还未送到工地,老乡就热情地拉着我们去他们家吃。铺架间隙,有一些工具、材料放在工地,从未丢失过,可见当时民风之淳朴。
胡乐至绩溪段铺架,因桥梁、钢轨供应不上,待料近一个月。胡乐至绩溪段正线39公里,大小桥十几座,绩溪站是皖赣线上大站(包括折返段),又是编组站,仅绩溪站就有9股道,另加一个机车折返段,光道岔就有三十多组。此时,铺架段领导下达死命令,7月15日必须铺到绩溪站。虽然天气炎热,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然而全体铺架、机务、车务职工并未畏惧、退却,而是坚定信心,迎难而上。
铺架队三个班和前方站三个调车组、机车乘务组都在暗暗地进行竞赛,争先恐后保安全、抢进度、比质量、战高温、斗酷暑,日夜奋战在皖赣线上。
6月底的气温高达36℃,但铁路线上11点以后却达到42℃,热浪扑面而来,烈日炙烤着我们,没有一个职工退缩……
1996年4月作者在京九铁路山东梁山县孙口黄河大桥
铺架队的师傅们汗流浃背,工作服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机车驾驶室温度高达45℃以上,司机一面操纵机车,一面还要头顶烈日瞭望线路;调车人员同样站在无遮无档的线路上,顶着骄阳、手持红绿旗指挥机车铺轨。调车员老兰师傅在铺架工地中暑了,正好有车返回胡乐,大家都劝他回去休息,可他就是不愿意回去,他说:“大弯道铺轨三个人指挥机车铺架都很因难,如果我走了,少一个人就更因难啦。中暑是小毛病,歇会儿,喝瓶十滴水就好了,没事。”就这样老兰师傅一直坚持到下班。
职工们从工地回到胡乐,宿营车、临时房屋同样是酷热难耐,汗流不止,蚊虫肆虐,有许多同志中暑和腹泻了,吃点药、打瓶吊水又紧接着跟班上了工地。
从胡乐站外至金沙站、黄土坑、际坑口、郎家溪、绩溪站外大桥、铺架速度比预期的还快。连铺架队的领导都不敢相信,但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7月12日,这天烈日当空,万里无云,温度高达37℃,就在这一天架设绩溪站外两座大桥。那些祖祖辈辈没有见过铁路火车的纯朴善良的绩溪老乡,大约有一万多人前来观看架桥,同时也为铁四局铺架人助威喝彩。铺架队师傅们挥汗如雨,分别站在一号车大臂与十来米高的桥墩上,给31.7米桥梁定位。铺架高空作业,在老乡眼里就象玩“杂技”,不时的博得老乡阵阵喝彩和啧啧称羡。此时,火车的鸣嘀声、调车员的口哨声、架桥机的轰鸣声,构成了和谐的交响乐,打破了绩溪山城的往日宁静,给这座山城带来了无限的生机。“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皖赣铁路给绩溪人民带来了福祉,老百姓打从心底里笑了。
7月14日上午,绩溪站外两座大桥架完,下午进入绩溪站铺轨。至此,提前一天完成铺架段领导下达的铺架任务。全体参战的铺架人员群情振奋,欢欣鼓舞,铺架队奖励每人大概十元钱。
皖赣铁路沿线秋色图
绩溪站及机车折返段铺轨一个多月,大约八月底铺轨到临溪站。九月中旬因人员机构调整和工作需要,我被调回第一运输段宣城车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