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障碍照护:帮老人留住正在消散的记忆

2020-08-11
来源:中国社会报    作者:张俊

  “这里的环境很适合老年人,有护理员贴身照顾,有社工精心设计的康复游戏,还有专业干预医师开展的延缓记忆衰退训练。在这里好开心,我天天都想来。”上海市民杨老伯是一名轻度认知障碍老人,他平时喜欢去离家不到500米的长宁区唯一一家设有认知障碍长者照护专区的为老中心——江苏路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做康复训练。

  截至2019年底,长宁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达21.88万人,占全区户籍总人口的38%;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户籍老年人为3.99万人,占户籍老年人总数的18.2%。在老年人中,认知症发病率随年龄增长不断升高,社会对认知症老年人的专业照护需求也持续增长,这对现有照护体系构成了较大压力。

  “为此,长宁区自2018年入选第二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以来,就将构建老年认知障碍分级照护体系作为开展试点工作的重点任务予以推进。”长宁区民政局局长章维表示。

  继前两年在全区5个街道开展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试点、开展社区筛查、发布友好社区建设标准之后,长宁区又于今年6月发布了《长宁区社区和居家认知障碍照护规范》,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打造社区与居家认知障碍照护标准

  2018年,长宁区在华阳、江苏和虹桥三个街道开展了认知症患者筛查,建立起基本数据库,摸清了老年人口有7.2%认知症发病率这一关键数据,该数据成为长宁区制定认知障碍照护政策的科学依据之一。

  “锁定人群、挖掘需求是开展服务的前提。”江苏路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我们前期使用专业量表对辖区内1.07万名老人开展深度筛查时,梳理出了认知障碍老人居家照护的共性问题,也了解到长期照护者承受的心理压力。”

  在江苏路街道开展认知障碍老人专业照护项目的“颐家”团队经过调研发现,对认知症了解度不够、病耻感、照护不当等,是认知障碍老人及其家庭普遍面临的共性问题。不同于一般老人,认知障碍老人的症状并不是自然衰老的结果,早预防、早诊断、早干预可以有效帮助患者延缓病情发展,甚至还可以减轻病症。“颐家”负责人姜依辰认为,尊重认知障碍老人的意愿、贴心陪伴等照护理念,要应用于认知障碍老人的日常照护。

  此外,江苏路街道打造了以居民区为风险自测筛查点、网格为服务支持点、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为照护枢纽点的社区认知障碍照护三级服务体系,并设置了一处社区认知障碍家庭支持中心,通过“3+1”模式,打造出社区认知障碍照护服务闭环。

  今年6月出台的《长宁区社区和居家认知障碍照护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进一步梳理出社区和居家认知障碍照护133条细分专业标准,从社区照护服务、居家照护服务、康乐活动服务、膳食服务及照护者支持等方面予以细化规范。

  “《规范》在关注认知障碍老人的同时,也关注到照护者,明确规定了照护者的义务及应享有的支持服务,为照护者减轻了心理压力和照护负担。”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原主任殷志刚表示。

  推进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

  2019年9月21日是第26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这天,上海启动了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试点工作,全市10个区的28个街(镇)被列为首批试点单位。

  长宁区虹桥街道是首批试点之一,设立了“记忆家”认知障碍老人家庭支持中心,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上海首家专注于认知障碍社区支持的社会组织——上海尽美长者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尽美)开展服务。尽美创始人顾春玲介绍,“记忆家”的主要功能是为社区里的老年人提供认知障碍科普预防、筛查转诊、早期干预三级预防服务。

  “很多人因为恐惧或病耻感而不愿面对,错失了最好的治疗时机。如果在认知症早期就发现,医生可以用药物延缓疾病对大脑的损伤进度,减慢老人生活能力的衰退。”顾春玲说。

  据介绍,“记忆家”在社区里发现认知障碍老人后,会先将他们转介到上海各大医院的“记忆门诊”。经富有经验的医生鉴别诊疗后,“记忆家”再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非药物干预。

  80岁的罗爷爷患认知障碍已2年,发现诊断得较早,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干预,记忆力越来越差,最近连老伴都不认识了,还出现了幻觉。3个月前,他来到“记忆家”接受干预训练。在社工的带领下,罗爷爷经常动手动脑,病情已有缓解。在罗爷爷的“记忆档案”里,社工详细记录了他进入“记忆家”以来认知水平提升的过程,这让家属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