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理念的科学内涵及重大意义

2020-07-31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重点新型专业智库——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院长 沈满洪

  “两山”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核和鲜明特色。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了解“两山”理念的发展历程,把握“两山”理念的科学内涵,明确“两山”理念的重大意义。

  “两山”理念的发展历程

  习近平同志在地方工作时就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关系。

  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安吉县考察时,明确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2006年,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总结了人类认识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第三个阶段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高度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并回答关于环境保护的学生提问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党的十九大把“两山”理念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黑龙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从而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延伸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总之,随着优质生态环境稀缺性的加剧及产权界定成本的降低,优质、独特的生态环境及其附加了优质生态环境的生态产品均可能通过市场进行交易,从而实现绿水青山、冰天雪地等生态环境的价值实现。

  在发展历程上,“两山”理念经历了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期的萌发,到在中央工作时期的升华及其后续的延伸三个阶段。

  “两山”理念的科学内涵

  “两山”理念不仅仅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句话,而是三句话构成的完整表述:“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由此可见,“两山”理念的科学内涵包括下列三个方面:

  一是“兼顾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机械主义发展观认为,生态系统是经济系统的子系统,经济系统可以无限膨胀,人类可以不顾及环境容量,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由此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严重后果。环保主义发展观认为,生态系统的有限性决定了经济增长的极限,提出了“增长的极限”“零增长观”“小型化经济”等,没有顾及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的重要作用。

  “两山”理念则认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并非始终处于不可调和的对立关系,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只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就可能兼顾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实现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兼顾是可能的。

  二是“前提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经济增长是在特定约束条件下配置各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国民产出的增加。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可以使同样的要素投入带来更大的产出。但是,在环境容量给定、技术条件给定和制度体系给定的情况下,试图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只能建立在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基础之上,从而出现“以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以短期利益损害长远利益,以当代利益损害后代利益”的错误做法。

  针对机械主义发展观指导下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做法,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一旦绿水青山被破坏往往是不可逆转的,留得青山在,才能不怕没柴烧。这就说明,在环境容量给定的情况下,要以此作为约束性的前提条件,再来考虑经济增长的可能速度。除非通过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才可能在同样的环境容量下实现更高的经济增长。这说明,在条件约束下,无法做到兼顾的特殊情况下,要有所选择,要坚持“生态优先”。

  三是“转化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字面理解,不仅石油资源是经济资源,可以转化为金山银山,生态环境和生态产品也是经济资源,也可以转化为金山银山。但是,仅仅这样理解是不够的。深入一层的理解是,绿水青山是实现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的基础和前提,为此,要保护好绿水青山。再深入一层理解,保护好生态环境、保护好生态产品就是保护好金山银山。与之对应,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就是减少绿水青山的损耗,也就是保护金山银山。因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能仅仅理解成生态经济化,而是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的有机统一。

  生态经济化是将自然资源、环境容量、气候容量视作经济资源加以开发、保护和使用。对于自然资源不仅要考察其经济价值,还要考察其生态价值;对于环境资源和气候资源,要根据其稀缺性赋予其价格信号,进行有偿使用和交易。

  经济生态化包括产业生态化和消费绿色化两个方面。产业生态化就是产业经济活动从有害于生态环境向无害于甚至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转变过程,逐步形成环境友好型、气候友好型的产业经济体系。消费绿色化就是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步形成环境友好型的消费意识、消费模式和消费习惯。改变传统的摆阔式消费、破坏性消费、奢侈性消费、一次性消费等消费行为,推进节约型消费、环保型消费、适度型消费、重复性消费等新型消费行为。可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要强调生态环境的价值转化,又要强调经济活动的绿色转型。

  无论是“兼顾论”“前提论”还是“转化论”,始终不变的一条主线是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妥善处理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妥善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在这些关系的处理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因此,绿色发展观是“两山”理念的精神实质。绿色发展要渗透和贯穿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从而使新发展理念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两山”理念的重大意义

  第一,“两山”理念的区域意义。“两山”理念萌发于浙江省,也最早践行于浙江省。自从“两山”理念诞生以来,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两山”理念为指导,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深化,从生态省建设到生态浙江建设,从生态浙江建设到美丽浙江建设,从美丽浙江建设到诗画浙江建设。在战略深化中,一方面始终紧紧抓住“绿色”这一主线,另一方面又不断充实了审美和文化等内涵。

  正是在“两山”理念指导下,浙江省率先创建成功全国第一个生态县——浙江省安吉县;浙江省省会城市杭州市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生态之都”;浙江省率先创建成功全国第一个生态省;习近平同志亲自倡导并在践行“两山”理念过程中不断深化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被联合国授予“地球卫士奖”。

  可以说,浙江省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优等生和示范生。正是因为浙江省各方面工作都做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今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对浙江省提出了“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殷切期望。就生态文明建设而言,“两山”理念不仅要指导浙江省率先建成美丽浙江,而且要指导浙江省成为美丽世界的“重要窗口”。

  第二,“两山”理念的国家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丰富和完善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了以“两山”理念为核心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党的十九大,把“两山”理念、绿色发展理念、美丽中国建设等均纳入《中国共产党章程》。

  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32条明确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段文字虽然没有直接使用“两山”理念的表述,但是把与“两山”理念紧密相关的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等均纳入其中。

  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描绘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时间表:到2035年,基本建成美丽中国;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美丽中国。因此,“两山”理念对于建成美丽中国、加快我国从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三,“两山”理念的世界意义。长期以来,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都是西方国家处于引领地位。“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核心概念均是“舶来品”。随着“两山”理念的诞生,“绿色发展”“生态产品”“自然资源资产”等源自中国的理念逐渐被西方国家所接受。

  2016年5月26日举行的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高级别会议发布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前执行主任施泰纳表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丰富,实现路径具有多样性,不同国家应根据各自国情选择最佳的实施路径。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有益探索和具体实践,为其他国家应对类似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挑战提供了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