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评价体系夯实“双一流”建设根基

2020-06-09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张瑞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美国教育学家克隆巴赫提出,所谓教育评价是指为获取教育活动的决策资料,对参与教育活动的各个部分的状态、机能、成果等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和提供相关信息的过程。构建“双一流”建设的综合性评价体系是“双一流”建设工作的基础。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对进一步建设“双一流”成效评价做了详细的要求,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坚持多元综合性评价,探索建立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的综合性评价体系。

  任何单一的评价都不可能全面衡量个体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过程。定量评价或定性评价,都无法实现“双一流”建设的全面评价。我国现行的各种大学排名操作实践中,大多强调大学的规模指标或产出指标,定量研究充斥其中。值得关注的是,现行“双一流”建设的评价过程中,有很多指标无法单纯用定量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价,例如高校科研的“投入”与“产出”、人才引进的“数量”与“质量”、社会服务的“水平”与“成效”等。“双一流”建设的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注重成效评价,不能单纯地进行绩效评价,应是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的结合,反馈大学的综合绩效及贡献度。

  一流大学建设首要的是建设一流学科,学科建设中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融合是建设一流学科与一流大学的基础和基本保障,但一流大学建设既不能简单等同于一流学科建设,也不能等同于一流学科建设“之和”,需要考虑具体的学科和领域,国内有的大学整体实力很强,但是部分学科领域并不突出,有的大学在某些学科领域具备很强的实力,但大学的综合实力并不强。因此,“双一流”建设的综合性评价体系一方面要评价若干学科的优势和亮点,既要看高校在尊重学科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是否坚持有所选择,形成有特有强、交叉融合、高原高峰并茂,形成一流学科优势带动、多元发展、交融并存的良好态势;另一方面也要评价大学的综合实力、学校文化、特色专业、学科实力、录取政策等。

  以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我国高等教育总体上可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大类型。事实上,由于大学的性质、类型、规模、学科数量、办学特色等不同,客观上很难对所有大学进行综合实力的排名,所有的大学排名都存在一定偏差和不可比的因素。世界一流大学未必都是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也不受制于学校规模,国际经验显示,精而专、有特色的大学同样可以办成一流大学。“双一流”建设应加强总体战略规划的制定,结合我国国情制定相关战略,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推动分类管理、分类评价;明确高校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共同构建各有侧重、相互衔接、分层实施的评价引导机制。

  “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大学发展的历史证明,没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学是依照固定的建设模式发展起来的,无一不是在自我探索中实现个性和共性的统一。因此,在借鉴其他国际知名高校成功经验的同时,我们必须独自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一流大学建设模式,为其他国家高校的发展提供一种可供参考和借鉴的模式,并为世界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从世界范围看,从事高校评价的主体主要是中介性机构,而我国目前还未建立起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评估机构,第三方认证评估机构还没有完全独立于政府部门,并不能完全发挥出社会评价的作用。目前国内外的第三方评价,大多是以大学排行榜或学科排行榜的形式出现,基于不同的评价指标得出的排名结果,这种排行榜不免过于单一。为保证评估结果的公平公正,第三方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类型之一,它和学校内部评价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成为检验高校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准和尺度。在“双一流”建设中应鼓励第三方独立开展建设过程及建设成效的监测评价,不仅有利于提高“双一流”建设评价的科学性和公信度,完善政府对高校的宏观管理,提升各项决策的科学性,而且有利于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高校发展建设,保障高校教育质量持续改进。

  总的来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国家历史坐标方位下,为提速高等教育发展、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服务国家大发展所作出的长远战略决策。创新构建“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命题。建立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建设评价体系,引导我国高校建设各具特色的学科专业生态系统,优化和重构教学、人才、科研的内在关系,科学地判断学科目前的成长态势、发展趋势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为我国高校的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