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从根本上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

2020-04-07
作者:李河新 李静

  在当代人类世界的发展进程中,影响和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水平的,除了国土面积、人口规模、资源禀赋和地缘区位等这些显性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这一隐性因素。创新能力既决定着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又决定着国家竞争力的大小和高低,已成为一个国家最重要、最本质、最宝贵的发展能力和精神财富。所以,21世纪以来国家特别是世界大国的发展和竞争力的建设都把国家创新能力的塑造和建设作为焦点和核心。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并明确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強自主创新能力”。其后的多年里,习主席又多次强调“一定要加強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全国各行各业积极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采取各种措施加強创新能力建设。近年来仅国家投入的创新资源就以每年20%的增速在增加,2018年创新资金投入总规模达到空前的1.76万亿元,创新投入为世界笫二位。党中央的英明领导、全国人民的努力奋斗,我国的创新能力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国科技创新基础还不牢,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创力还不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五月十四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一次提出这个要求并做出有关安排就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多年来明确要求和努力工作,但成效不甚理想。我们认为其根本原因是创新能力的建设缺乏科学理论武装、对相关问题认识不清以及由此所造成的施策失准和措施乏力。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大幅度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必须强化创新理论武装,大规模培养创新人才,引导和推动社会微观主体培育创新发展模式,强化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以此,彻底解决创新能力建设的认识问题、人才问题、体制机制问题和保障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中华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达到一个历史的新高度,才能保障中国现代化建设顺利越过转变发展方式的这一历史关口,进入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

  一、提高创新能力,最基础的工作是要强化创新理论武装,提高全民族对于创新能力和创新发展的科学认识水平。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要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创新理论与方法。自主创新能力其本质是理论思维能力。理论思维能力就是运用哲学理论和范畴进行分析和思维的能力。理论思维能力的外在化或外在表现形式就是自主创新能力。一百七十多年前,马克思主义就教导人们:“一个民族想要站着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一个国家想要站在创新的制高点,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思维”。然而,人的、民族的理论思维即创新思维能力,既非与生俱来、也非自然形成。它只能如恩格斯所说的,“这种才能需要发展和培养,而为了进行这种培养,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办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28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这就再清楚不过的说明了创新能力的本质和建设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在当前,要真正有效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最基本的就是要全面系统的学习和掌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创新理论与方法,并把这种理论与方法运用到创新实践中时。创新理论与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世界迫切需要解决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实际问题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事物运动规律的最高抽象和对方法论的最新概况,它科学系统的说明了什么是创新、怎样创新以及依靠什么创新的基本问题,是我们时代智慧的结晶和最珍贵的精神财富。通过系统的学习和专门训练,创新理论与方法这种精神财富就会转化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即创造新事物的本质力量,通过人的创新实践活动,最终转化为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一、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中,我们再继续采用跟踪模仿的创新方式已困难重重。出于国际竞争和国家安全的需要,国际上一般的商业技术要价越来越高,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更无法用钱买到,我们很难再获得跟踪模仿的标的。还有可喜的一面是,在追赶的过程中,我们在某些领域已经达到了世界最先进水平,前面已进入了无人区,进入无人区就是说已没有了跟踪模仿的目标,前行的路完全要靠我们自己自主探索。这就要求我们要完全自主创新。二、老的无限试错的创新方式也难以为续。无限试错的创新方式不但要耗费巨大的资源投入,同时还要有漫长的时间周期。很明显,既便我们能集聚起试错所需的所有物质资源,我们却不会再有试错所需要的时间机会。要在较短的时间机遇内实现我们既定的创新目标,除了科学理论指引和系统方法支撑,我们别无他途。从另一个角度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其本质是要转变发展方式,既由资源依赖、规模扩张的传统发展模式转变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模式上来。这是一场极其深刻的发展方式革命,而这种发展方式革命是以思想方式革命为前提的。没有思想方式革命,发展方式革命就会成为空中楼阁。而思维方式的革命就是要用一套全新的系统科学的创新理论和方法来重新武装人们的头脑,并以此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十四亿人的创新实践仍将在黑暗中苦苦摸索,海量的宝贵资源也将继续付诸东流。

  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和研究探索,我国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思想统领下,经过分析研究人类的创新发展史,在广泛研究、学习国内外各种创新创造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创新理论与方法体系。该体系在深刻揭示和概括阐述事物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揭示了创新的本质和规律,构成了完整系统的创新思想和方法集成,科学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创新,怎样创新以及依靠什么创新的基本问题,是指导人们从事创新实践活动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掌握和运用上述理论与方法,人们就可以系统的提高对创新发展的科学认识水平,就能从根本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强化创新理论武装就是要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和普及当代创新理论和方法,用科学有效的创新理论和方法武装亿万人民的头脑。为切实高效地开展这一工作,有关管理部门应该按照习近平主席所倡导的“全党来一个大学习”的号召,组织动员所有的宣传舆论平台和手段,有计划、全方位、立体化、灌输式开展创新理论宣传和普及工作,做到创新理论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时时讲。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学创新理论,做创新先锋” 的浓厚氛围,以此为提高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思想认识基础和创新文化条件。

  二、提高创新能力,最关键的是要制度化培养创新人才,实现中国现有各类人才的知识更新和能力再造。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科技创新,人才为本,人力资源是最可宝贵的战略资源。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选择”(习近平《科技工作者要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多作贡献》在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2011年5月27日)。真正的创新人才是指掌握创新理论与方法,具有创造新事物能力的专门人才。创造新事物的能力表现在,一、能够规划和确定现有事物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即能制定系统创新规划的能力;二、能用科学方法分析和寻找目标系统存在问题的原因的能力;三、能准确利快捷地研制解决问题的六式和方法的能力。虽说我们倡导万众创新,但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创新的先锋队和领军者。没有他们的引领和支撑,创新的实践会陷入“盲人瞎马,夜半临池”的境地。

  要彻底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创新人才与传统人才的根本不同点。一、创新人才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技人才。传统的科技人才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把业已存在的事物再造出来,而创新人才是根据创新理论与方法造出以前不曾存在的更好的事物,所谓更好即具有更好的功能,却有更低的成本和更小的有害作用。要看到;二、创新人才不是高学历人才,也不是高职称人才,高学历只代表接受的教育程度,高职称也只代表人才的技术级别。教育程度和技术级別与创新能力有关系,但不完全相等。因为创新能力的本质是知识的运用能力,不是占有知识的多少。历史上许多杰出的创新人才学历并不高,甚至也没有枝术级别。三、创新人才也不是高级别(领导)人才。高级别人才仍然是在用专业知识进行工作,而创新人才最根本的特点是他们通过知识资源功能分类原理所建立的创新数据库,相对而言他们是在用人类全部的知识在工作,这是创新人才能做出不同与常人的创新成果的根本原因。培养创新人才,要眼睛向内,把工作的重点转到现有人才的知识更新和能力再造上。那种把希望寄托在对外引进人才上或者国内人才流动上,都是不太现实的。每个单位的情况各有特点,最了解最熟悉单位创新发展需要的还是自己原有的人才。对他们进行创新培训,使他们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创新能力,转变为创新人才,是最现实、最快捷,最有效也是成本最低的方法。全面系统的创新教育培训,需要制定专门的创新教育培训制度,使创新培训体系化、制度化。这样才能取得成效、达到目的。在各地区各行业普遍开展创新培训的基础上,再针对国家级科研院所、大型央企的技术高管、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负责人、大专院校科研部门负责人进行高级创新培训。可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将他们中一万到一万五千人培养成国家级高级科技创新专家,并以他们为基础,形成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和全社会创新的中坚力量。他们将覆盖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所有主要领域和方面,并肩负起本行业本领域创新发展带头人的作用,从而推动这些方面和领域进入创新发展模式。

  中国的科技干部和管理干部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具有普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也就是科学的哲学素养。这是中国科技干部和管理干部最大的政治优势和智力优势。因为创新能力本质上是理论思维能力也就是哲学思维能力。中国知识分子有了这种优势,掌握创新理论和方法就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基础,转变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就容易快捷。特别是对高级科技专家和高级管理干部来讲,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创新教育培训,就犹如给一台台计算机,换装了一套全新的操作系统。这将使他们的创造性能力发生质的变化和飞跃,使整个民族的创新潜力像地层深处的火山岩浆一样爆发出来。那时就会真正出现“掌握创新道与法,试看天下谁能敌”的景象。

  三、提高创新能力最核心的是引导和推动微观主体加紧培育创新发展模式,使创新能力有施展机会、实践平台和体制机制保障。

  有了足够的创新人才,还要有能使创新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机构、资源条件、机制规则等。否则,即使创新人才有再高创新能力,也难以有效持续发挥。培育微观主体的创新模式就是要建立把微观主体的创新热情,创新动力,创新资源转化为创新行为的有效机制。也就是微观主体通过对创新资源、创新平台、创新规则等要素和方面的综合运用所形成的创新工作平台和创新工作方式。微观主体包括工商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文化医疗事业单位等这些为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和管理的单位和系统。在掌握创新理论与方法、拥有足够创新人才的基础上,培育形成微观主体的创新发展模式是微观主体施展创新能力,开展创新实践,实现创新发展的核心,只有通过这一过程,才能把目前大部分单位“碎片化、随意性、自发式”的创新实践转变为“系统化、制度性、自觉式”创新实践。只有这样,创新能力建设才能走上:“培育——实践——积累——实践——飞跃”的良性轨道。

  微观主体创新发展模式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资源与资源系统。资源是指人,机,数据库。人是指创新人才。对原系统人才进行创新培养,能更快推动本系统较快地进入创新发展模式。数据库是指专用的“功能—知识资源”数据库。这个数据库要把与本单位产品或服务有关的所有功能提炼出来,并每日更新,始终保持这个数据库数据最新和最全。机是指专用的计算机系统。该系统将和数据库一起构成创新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创新人才和创新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又共同构成了创新资源系统。二是机构与规则。微观主体要组建本系统的创新机构。创新机构的工作人员应是经过专业培训,且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机构成立后,要制定明确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以及工作成果的检验标准。创新机构的工作运行规则要在单位章程中明确载明,以保证机构有效运行。规则中最为主要的内容应是单位中创新的内容和范围。它将保证单位中“应创尽创” 和“应创必创”,而不是目前的“想创就创、不想创就不创”的状态。三是建设与运行。微观主体创新模式建设工作要统一规划,总体设计,分步实施。人才培训、平台建设、规则设计等要同时展开。这个过程中,首先是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重心,其次要确立单位创新机构的地位和权威,最后要从科技和管理两个方面共同发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创新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国有单位应率先垂范,做出表率。国家国有企业管理部门应制定科学系统的国有企业创新发展模式标准和建设培育纲要,组织实施国有企业创新发展模式培育工程,颁布国有企业创新发展模式检查验收标准并组织检查验收工作,使国有企业发展模式由实实在在地由资源依赖、规模扩张转变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上来。

  四、提高创新能力,需要建设各具特色和功能针对性强的区域创新体系。

  21世纪的创新已不再是以往个人主体和集团主体的单打独斗或孤军作战,而必须是在良好的环境氛围、完善的软硬支持条件、系统有效的服务保障体系中进行的。即在一个系统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中进行的。所以,建设系统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区域创新体系是指一个空间范围内由创新文化宣传系统,创新教育培训系统,创新主体建设运行系统,创新支持服务系统,创新政策环境系统等相互作用,共同促进本区域内创新发展的综合有机整体。区域创新体系的科学建设、系统推进和有效运行,是该区域党政部门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根本举措,也是该区域转变发展方式,走上创新发展道路的基本标志。

  区域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和基本功能包括:一、创新文化宣传系统。应由区域党政宣传、组织、人社等管理部门牵头,立体化、全方位、多渠道宣传和传播理论、普及创新文化。二、创新教育培训系统。区域党政机关的组织、人社、教育等部门组织和人力资源部门牵头,组织创新培训讲师团,对区域内所有单位的人员进行培训。三、创新主体建设运行系统。区域经济行政管理部门成立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督导工作小组,深入行区域内内各单位,指导督促各单位建设创新发展模式,并进行考核,确保该项工作扎实推进。四、创新支持服务系统。包括提供硬件支持服务的分析、检测、实验、样品制作等业务的服务系统,和提供软件支持服务即创新咨询服务的“行业创新咨询服务中心”以及其他服务的机构。五、创新政策环境系统。行业管理部门根据情况,调整政策或出台新的政策,以引导和保障该工作顺利推进和高效运行。

  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时期,为解决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党和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表现了党和政府对经济发展方向的引领和指导。但对微观社会主体来讲,创新却是他们的基本职责和行为,也是他们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生存发展的根本手段。政府对微观主体提高创新能力的支持,应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重在环境塑造和秩序维护,而不应过多地采用经济手段。既使采用经济手段,也应重在后端的成果奖励,而不在前端行为支持。支持创新行为,极有可能扭曲和误导创新。使有些微观主体重视创新的行为表现,而忽略真正的创新成果取得。同时,会有可能破坏市场的公平公正性。

  通过以上诸条措施,有效地解决了提高创新能力的认识问题、人才问题、体制机制问题和体系建议问题,中国从微观层面直到国家层面的创新能力就将得以大幅度提高,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将魏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