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经济体制改革时指出:“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调“关键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该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该政府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见2016年03月05日人民日报)这就再清楚不过的表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是牵动经济改革的“牛鼻子”,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核心问题”。改革顺利与否、得失与否、成败与否,恐怕均于此有关,其中的千钧之重是不言而喻。
为什么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不是拍脑袋的经验之谈,也不是主观臆断的兴趣所致,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之物,是改革不断深化的逻辑使然,深深植根于我国的现实土壤之中,具有鲜明的问题指向。
众所周知,我国改革开放走过了四十年的历程,成就辉煌,举世瞩目,但面临前进中问题也不少。其中一个重大问题就是,经过快速、跨越式的发展,资源日趋紧张,环境压力加大,人力成本上升,照粗放型的老路子发展,已经走不下去了,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和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源于经济领域,但其具有的重大意义远远超过经济领域,对政治领域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期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固然要求优化配置生产要素,调整提升经济结构,坚持自主创新,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坚持集约化的生产经营,但也要求行政管理体制深化改革,从政策措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多方面提供高效、便利的指导、保障和支持作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客观需要,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然有力地保障和支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而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全面协调发展,有力地贯彻落实新时代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经济发展方式与行政管理体制密不可分,必须整体联动。经济发展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与各种社会关系、包含上层建筑领域的行政管理关系紧密相连。离开生产关系的生产力、离开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都是不存在的,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可避免要牵动、触及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特别是政府行政管理关系的调整变化。这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和愿望为转移的客观过程。我们党确立了经济社会发展从主要依靠能源资源消耗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轨道上来的战略任务。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至今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加之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这就更加凸显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特殊重要性和紧迫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然包括生产要素关系、产业结构关系、经济结构关系的调整变化,但也包括政府宏观产业政策、经济政策以及人们经济关系、社会关系、行政管理关系的调整变化。政府行政管理与企业、市场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是调整变化的重要方面和重要内容。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要同时着眼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要一起进行、一起联动,决不能顾此失彼。
尤其要看到,我们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是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因而更加有必要强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步推进的特殊重要性。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我们大力推进政府“放管服”的自我革命,“减权限权”,消减和下放一大批行政管理审批事项,确立市场负面清单,降低准入门槛,实施“两随机一公开”的事中事后监管,加大民生领域的建设,政治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无疑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但面对日趋复杂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面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多样化的人群,面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政府宏观调控的任务很重、管理和指导的任务很重,仍然有很多不适应、不符合新形势新任务的问题,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不少。既要保持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又要保持经济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平衡协调的行政管理艺术和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国情,所赋予政府的行政管理重任和责任,要远远大于和超过其他市场经济发达和成熟的国家。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来说,行政管理举措得当,事半功倍;行政管理举措失当,事倍功半。无论从正面看还是负面看,都说明行政管理的作用是巨大的,举足轻重、至关紧要。这就更加突显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能滞后,必须随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而加快。
大量经济社会现象也同样是这样说明问题的。我们通常讲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有经济、历史、自然、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但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一些地方行政管理的“越位”、“错位”、“不到位”的现象很多,该管的没有管起来或没管好,不该管的却管了、管多、管滥了。比如,有的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把招商引资作为政府的首要任务,以硬指标的形式下达给政府有关部门,并作为衡量考核政绩的标准,以至于过度让利,牺牲环境,忽视了民生问题、社会问题、生态问题,使得教育、住房、医疗、社会治安、环境等问题较为突出。比如,一些地方热衷于经营土地资源,把土地资源作为政府的财源,为获取财政收入,不惜抬高地价,无形中成了房地产业过热和泡沫的推手。再比如,分配差距拉大,城乡管理二元结构,地区发展不协调,水、空气等环境污染,食品安全,交通堵塞,流动人口管理,社会治安等等问题,既有新变化带来的新问题,也有行政管理方面的问题。这些都足以说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加快步伐,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总而言之,无论是理论分析还是现实经验,都表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必须顺势而为,加大改革的力度,大力构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以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社会发展。从这个视角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意义,毫无疑问是经济体制改革乃至全面深化的“牛鼻子”,必须要紧紧扭住不放,抓紧抓实,不断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