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大飞机“灵魂”的年轻人

2020-04-06
作者:冯飞

  2017年9月28日上午7时22分左右,国产大飞机C919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第四跑道起飞,开始第二次试飞。按照计划,C919在上海进行5-7次飞行试验后,将转场西安阎良试飞基地。

  146天前的那个下午,这架备受世人瞩目、由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大型客机首次腾空而起,整体离开地面、冲上云霄。

  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气动部操稳特性与控制律室副主任兼控制律设计高级主管郑晓辉,在C919首飞的过程中,一直坐在中国商飞试飞中心的监控大厅,目不转睛盯着屏幕上的飞行参数。这个1985年出生的年轻小伙所在的团队,组织并建立了控制律模型和技术规范,而这个团队,几乎清一色是像他这样的85后年轻人。

  “如果发动机是心脏,控制律则更像大脑,或者进一步,更像灵魂。”控制律攻关团队领导者、中国商飞C919副总设计师黎先平用这样的比喻,阐述控制律对于飞机的重要性。

  控制律决定了飞行员指令和飞机响应之间的关系,目的是为了控制和增稳飞机,使飞机具有满意的飞行品质,减轻机组工作负担,提高乘客的舒适性,使飞机的俯仰、滚转和偏航运动能够实现要求的控制功能。用通俗的话解释,相当于实现飞机理解飞行员和工程师话的控制算法,是飞机上的第三个飞行员,能把飞行稳定在安全的范围。有了控制律,这架飞机就不是一架铁飞机,而是智能飞机。

  “飞机准备起飞的那一刻,我感觉到手掌心都是湿的,一瞬间有断片的感觉,人在那种紧张的情况下会有点不知所措,总想干点什么、却又不知道该干什么。”郑晓辉这样形容那天的忐忑。像监控大厅里其他岗位的工作人员一样,从大飞机起飞到降落,郑晓辉专注于自己面前屏幕上每一条飞行参数,没有理会大屏幕上实时转播的现场图像,更没有欢声鼓掌,直到飞机落地以后,完成检查确定没有问题,监控大厅方才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作为电传飞控系统的核心技术,控制律一直是国外限制出口与转让的关键技术,西方国家明令禁止其出口。美国霍尼韦尔(Honeywell)公司是C919飞控系统方面的合作伙伴,限于相关规定无法提供控制律技术,中国商飞只能自主研发。为此,中国商飞组建的攻关团队,于2012年6月21日正式成立。

  攻关的难点在于没有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可以借鉴,“根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一切从零开始。团队成员只好按照国外资料,尝试性地提一部分,摸着石头过河,随着工作的开展,不断修改。所有工作的基础,是攻关队员根据风洞试验、气动试验等各类型试验的数据,计算出飞控系统的关键指标,继而根据基础数据,设计控制律的主要功能内容。

  “理工类的从业者,大部分人的兴趣爱好就是做研究,”攻关团队骨干成员赵晶慧说,“对钻研技术有很深热情的人,就连吃饭的时候也会在琢磨问题。工作时间之外,也会找一些与飞机相关的资料来看。”1980年出生的她,笑称自己是团队里“最老”的成员。从2012年开始攻关起,团队的年轻人一周工作日“正常”的下班时间是21点,第二天8点半又回到工作岗位上面,周六还要加一天班,循环往复,坚持了两年的时间,直到2014年12月控制律进入飞控供应商的软硬件产品实现阶段。

  “他们做出了从西方花钱也买不到的技术。”首飞机组副机长吴鑫说,“人会犯错,控制律让飞行员发出的一些错误指令不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保证安全飞行也让飞行员工作负荷得到减轻。”

  与在岗位上带着监控任务的郑晓辉不同,那天,赵晶慧来到浦东机场旁边的一处小土堆上,与航空爱好者一同观看C919首飞。她说,看到大飞机飞起来那一刻,心情特别得激动——九年的心血和青春,全都在这里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