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颗星,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在知识分子中引发热烈反响2020-04-27
来源:光明日报    

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和“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孙家栋、王希季、戚发轫等11位老科学家回信,在全国各界知识分子中引发热烈反响。

  “50年来,从最开始的东方红到嫦娥、天宫、神舟、北斗,它们相继诞生,在我们的头顶或许就有其中的一颗卫星,时刻关注着我们,也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湖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李晖说,“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东方红一号’工程带动的技术、工艺早已更迭换代,工程亲历者们也已白发苍苍,但它留下的航天精神却不断传承,成为一代代航天人心中的精神支柱。”

  “东方红一号”是一代人的精神力量

  “东方红一号”是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教授杜小勇儿时的美好记忆,也是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孟中杰“航天梦”的缘起。

  浙江师范大学施光南音乐学院院长郭克俭还记得,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时,那来自太空的《东方红》乐曲成为无数人的心灵丰碑,让生活在艰苦岁月里的中国人得以抬头仰望星空。

  力学和复合材料学家、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杜善义院士表示:“我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永远不会忘记航天人的神圣使命,我会继续加倍努力,为祖国航天事业培养具有航天精神和家国情怀的高水平人才。中国航天已经创造了奇迹,中国航天必将创造新的奇迹。”

  正在拍摄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功勋》中《孙家栋》单元的导演杨文军激动不已。“从古至今,无论是嫦娥奔月的神话,还是万户飞天的尝试,中国人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宇宙的想象和探索。翻开孙家栋的人生履历,更是写满了老一辈科学家们在艰苦年代对星空的无限向往。回望‘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50年,一代代的航天人们,前仆后继,不断沉淀、继承和发扬着‘两弹一星’精神,让中国航天从近地逐渐走向深空。作为影视工作者,我们应当用好作品为观众呈现老一辈科学家们奋斗的历程,讲述他们的精彩故事,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杨文军说。

  湖南科技大学教授吴毅君表示:“‘东方红一号’使我国成为第五个成功发射卫星的国家,打破了西方大国对航天技术的垄断,为我们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它的研制为后续航天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探索了工艺流程,培养了人才队伍,为中国航天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体系。更重要的是,‘东方红一号’研制攻关过程中凝练出的精神财富,构成了我国‘两弹一星’精神和航天传统精神的内核,激励着一代代中国航天人奋勇向前。”

  勇攀科学高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杜小勇思考的是,如何将精神转化成强大动力。“支撑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科技是买不来的,必须靠我们自己艰苦奋斗,持之以恒,才有可能突破。国家的创新能力也只有在解决国家发展难题中提升。因此,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应该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努力解决‘卡脖子’问题上作出自己的贡献。”

  孟中杰想到自己的读书时代,在学校航天馆看到“东方红一号”卫星备份星,听老师讲到老一辈航天人无私奉献、艰苦攻关时那份自豪。“作为一名航天专业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我将时刻坚持育人为本,同时坚持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在轨服务、空间编队飞行等方向的‘卡脖子’难题为目标,深挖基础,攻坚克难,不断前行。”

  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熊四皓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是新时代航天工作者攀登航天科技高峰、探索未知太空、建设航天强国的有力号角。作为与新中国航天事业同频共振的名校,哈工大将赓续传承“八百壮士”立足航天、许党报国的传统,以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世界一流大学的新业绩向党和人民交出新答卷。

  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周玉说,多年来,哈工大始终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形成了与“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一脉相承的哈工大精神,在办学定位、办学理念等方面打上了浓厚的航天烙印。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王军成投身海洋装备研究工作40多年,带领团队为我国海洋资料浮标网、海洋台站观测网、船舶水文气象监测网提供了技术和装备支撑。“作为海洋科技工作者,一定要以航天领域老科学家为榜样,按照总书记提出的经略海洋要求,面向海洋科技前沿,深耕海洋高端装备技术研发,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担当

  当接力棒交到青年人手中,他们想的是什么?哈工大紫丁香学生微纳卫星团队已经成功发射了两颗学生卫星。哈尔滨工业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2018级博士生、紫丁香微纳卫星创新工场学生负责人张冀鹞表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担当。作为航天科技工作者,我们要努力拼搏,不断创新,将青春奉献给祖国航天事业,为建设航天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何国强表示,“东方红一号”卫星参与者所展现的精神指引着青年一代航天人奋勇前行,“新时代,我们将继续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为早日实现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贡献更多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博士生祝伟伟表示,50年前的“东方红一号”让宇宙第一次听到了中国的声音。总书记给予新时代航天人以希冀,这些勉励之语也是对所有青年的期盼。“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我们要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攀高峰,让青春和梦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绽放绚丽之花。”

  山东职业学院城市轨道交通系教授、201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增足是一名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我们不但要‘学为人师’,更要‘行为世范’,引导我们的学生把个人的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把理想树立得更远大,把知识掌握得更牢固,把技能锻炼得更扎实,成长为合格的人才。”

  (光明日报综合各地4月26日电 记者姚晓丹、张士英、龙军、赵秋丽、冯帆、郭超、牛梦迪、唐芊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