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大考验。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一些暴露出来的问题和短板,引发了广泛的反思,其中就包括对传统文化与当下教育的再反思。
敬畏自然法则,提升国民素质
敬畏自然、尊重自然是我国传统文化最朴素,也是最本质价值追求。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随顺应合,听其自然”,就是强调要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庄子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要“天人合一”,这是我们中华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坚实基础。但少数人却无知无畏,破坏自然法则,2003年的SARS、2014年非洲的埃博拉病毒都与滥吃野生动物有关,有专家认为,此次新冠肺炎可能也与野生动物有关。另外,因为人类对自然开发过度引发的反噬,近年也屡见报道。这些让我们惊醒,在自然面前人类是如此渺小,无底线、无原则的贪婪,必将受到自然应有的惩罚。
社会教育应回归本源,提升国民素质。要始终尊重自然共生规则。传统文化中闪耀着的深厚的生态哲学智慧,为我们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更是对我们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部署,我们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融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要始终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中汲取营养,自觉抵御西方文化渗透及网络不良文化侵蚀。要回归本源,也要提升全体国民的文明素养。包括培养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遵守公共秩序与规则、守望相助互相尊重的社会风气,培育国民以正确的科学、历史与文明的观念来面对所遇到的事物。
坚守法治建设,提高道德水平
先秦时期,法家是以法治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法治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是新时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5日的疫情防控部署中指出,“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但是我们在疫情防控中也看到了一些不懂法、不遵纪、不守规的现象。更有甚者哄抬物价,制造假冒伪劣防护用品危害百姓,让人痛恨。这都是蔑视法律的表现,法治社会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我们应该加强法治建设,以法治力量推进和保障公民生态道德建设。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告诫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完善已有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另一方面要适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在立法层面严厉打击非法捕杀交易运输野生动物及制品,以及任何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与现象。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对于滥食野生动物的治理提高到了法治层面,从而真正发挥法治对全体公民生态行为的规范、惩戒、震慑、警示与教育作用。
弘扬传统文化,增强仁爱之心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不乏悲惨磨难,也不乏璀璨辉煌,中华儿女的血液里始终积淀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为国为民、兼济天下”的仁爱理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敬畏思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奉献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千年屹立的根魂,更是阻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坚定、持久、温情的力量。“逆向而行”的医护人员、应召出征的解放军战士、奋战一线的平民英雄甚至自律居家的广大百姓,无一不是中华传统文化迸发出强大民族合力的生动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增强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仁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次疫情,众多医护人员的行为,就诠释了这种仁爱。因此,我们要始终弘扬中华经典文化。传统文化中有“力行近于仁”的知行合一,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拼搏奋斗,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天下,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修养,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求真务实,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悲悯情怀……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唯有坚持弘扬,才能历久弥新。
坚持全人发展,树主流价值观
疫情爆发以来,形成了以新媒体为主的巨大舆论场,形形色色的观点、舆论考验着主流价值观、主流舆论的引导、引领作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德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目前,学校教育过于强调实用教育、知识教育,中高考也主要以考试分数作为录取标准,促使学生形成“分数至上”的思想,对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都造成了重大的冲击。同时,由于网络的普及又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一些不良文化元素充斥其中,让一些人迷失自我、不辨是非、以丑为荣,失去人生的奋斗方向。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有人为了骗取流量编造谣言,有人为了不被隔离瞒报行程,自私自利、唯利是图……扭曲的价值观在疫情之下暴露无遗。
学校教育应坚持全人发展,突出立德树人。在教育内容上要坚持全人发展理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立志服务人民奉献国家,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教育引导学生求知问学,丰富学识,增长见识,成为追求真理的人;教育引导学生增强体质,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锤炼意志,成为身强体健的人;教育引导学生提高审美,增强人文素养,成为审美健康的人;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成为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人。在教育方式上要着力推动改革创新,充分挖掘大中小学和社会资源潜力,传承民族精神,激发广大学生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在教育导向上要树立多维评价标准。摒弃“唯分数论”的错误观念,同时引导学生树立主流价值观,真正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多元化、多角度、全方位评价和衡量学生的进步与成长。
加强家庭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家庭教育在我国古代有着重要地位,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仁爱诚信等品德教育是传统家庭首要任务,正所谓“尊德性而道学问”。反观我们现在阶段的家庭教育,父母对家庭教育缺少应有的重视,更多地依赖学校、教育机构,鲜有闲暇时间陪伴孩子成长,引发孩子成人后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特别过于迁就和溺爱孩子,过于注重成绩而不关注孩子的道德教育和品性养成,父母不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言行,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不好习惯等。
加强家庭教育,培养良好的习惯,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重塑良好家风家训,家长要以身作则,规范言行,时刻为孩子树立榜样。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重视做好家庭教育,传承良好家风家训”。我国传统家风家训主要以仁义礼智作为思想核心,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新时期的“家文化”要吸收传统文化精华,着眼于“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新时代内涵。几年前,沈阳市启动了“弘扬家教家风 树立家国情怀”推动工作,倡导“为人仁义,处事明礼”“家国至上,行稳致远”,为培育家庭教育新风尚尽一己之力。值此疫情之际,我们更应大力推动家教家风建设,促使“家文化”培育蔚然成风,进一步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水平。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不仅在公共卫生领域敲响了警钟,在文化教育领域我们同样受到深刻的警示,每个教育者都应展现责任与担当,自觉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认真落实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加强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上下功夫,厚植青年家国情怀、培养青年仁善品德,培固民族精神的根和魂,让传统文化融入当下教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澎湃的精神力量。
辽宁信息中心
作者介绍
孙雷,男,1963年6月生,辽宁丹东人,中共党员,现任东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共青团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政协沈阳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政协沈阳市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委员会委员、常委。研究方向为大学文化、高等教育管理、高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
曾兼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研究项目评审专家;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理事长、辽宁省自然辩证法协会常务理事、辽宁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研究会理事长、辽宁省高校报研究会理事长、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会副秘书长、沈阳市中青年科学发展观研究会副会长、辽宁省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沈阳市社科联主席团成员、沈阳市雷锋精神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等。
现兼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思想道德建设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重点基地—辽宁省公共政策与城市文化研究基地负责人;东北大学校友总会副会长;张学良教育基金会第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科教文卫专家组组长;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鉴定专家;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库专家等。
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CSSCI)、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中国高校社会科学(CSSCI)、中国高等教育(CSSCI)、思想教育研究(CSSCI)、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CSSCI)、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学术刊物和报纸上发表学术论文及理论文章50余篇。
专著《大学校训》在2016-2018年度沈阳市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评奖中被评为一等奖;《信息技术人才:两种文化间的成长》被评为2006年度辽宁省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成果一等奖;《IT人才成长》2003年被辽宁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研究会评为“2002年度辽宁省高校‘两课’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倾诉成长》在“1998至2002年度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论文、专著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一等奖;2003年4月,被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评为“第四次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著优秀奖”。
主持和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现代大学制度下的大学文化研究”、“高校新闻网创新与发展研究”等课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领导体制及工作机制”;教育部思政司研究项目“大学文化研究”、“利用高校新闻网构建健康向上的高校网络舆论环境的实践与研究”;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课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研究”。
主持2017年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我国高校校友工作发展历程与趋势研究及自我评价体系建设”;2018年度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中国哲学的精神内涵与大学文化自信建设研究”;2018年度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课题“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品位关系研究”;2018年度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大学精神与高校后勤文化双向互动关系研究”;2019年度思想道德建设专业委员会科研规划一般课题“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道德的促进作用研究”;2020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辽沈地区高校文化建设与城市文化发展互动研究”等省、市50余项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