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打造大健康新生态

2019-11-19
来源:科技日报    
“智慧医疗是现代科技赋能的最优化大健康生态体系。”近日,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五周年院庆系列活动“清华医学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执行院长董家鸿话里话外透露着对智慧医疗的看重,认为智慧医疗将会改变中国医疗模式,带来需求和供给“双侧”革新,促进整个医疗健康行业运营模式转型,从而带动全生态体系创新。

 

目前我国健康医疗需求正在持续攀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18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1.9%,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将会给我国健康医疗行业带来更大的需求和压力。此外,我国慢病人群逐渐扩增,也会给民众带来不小的经济负担。
面对庞大的目标人群,我国医疗资源也相对有限。据统计,我国有360万执业医师,但日均门诊量却高达2300万人次。基层的优质医疗资源也较为紧缺。
“宏大的市场规模,众多应用场景,国家系列政策的推动等等,使智慧医疗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董家鸿说。

 

据统计,我国截至2030年,预计有最高达45%的医疗行业收入来自于数字化解决方案,这一比例可能转化成2-7万亿人民币,这也是我国未来数字化医疗和智慧行业可能达到的市场规模。
目前智慧医疗显现出了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如精准医疗、医学影像、辅助诊疗、疾病风险预测、药物挖掘、移动式健康管理、医院管理等等。
智慧医疗相关技术可以为外科提供辅助决策和手术方面的帮助,并达到优化的诊断治疗效果;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病灶识别与标注、三维重建,进行靶区自动勾画与自适应放疗;还可以对疾病特异高危基因进行检测筛选,预测癌症、白血病等重大疾病……
近年来,国家对智慧医疗领域的重视也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显现出来。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推广在线医疗卫生新模式,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要发展便捷高效的智能服务,围绕教育、医疗、养老等迫切民生需求,加快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为公众提供个性化、多元化、高品质服务。2018年9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等管理规范,进一步规范互联网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2019年3月,国家卫健委印发《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指导医疗机构科学、规范开展智慧医院建设,旨在逐步建立出适合国情的医疗机构智慧服务分级评估体系。

 

在董家鸿看来,有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核心技术的支撑,智慧医疗将在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药品管理、健康管理、新药研发、医疗教育等领域应用,并提供能力更强、效率更高、体验更为优化的服务,同时带动相关延展服务能力的提升,最终形成精准医疗、精益管理、精诚服务的标准医疗体系,实现智慧医疗的最终目标——最优化健康照护。
在本次论坛上,与会多位院士、专家学者还围绕“科技创新驱动医院发展”的主题,从科研管理、精准药学、蛋白质组学转化应用、智慧医疗、健康大数据、医学人工智能、智能手术导航、区块链技术等角度展开了前沿学术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