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中华民族母亲河生机活力

2019-09-02
来源:求是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浩荡东流的长江,犹如一条横贯神州的巨龙,跨越峻岭险滩,吞吐千流百川,奔腾在锦绣壮美的华夏大地,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曾琦/制图

  长江哺育了一代代中华儿女,滋养着泱泱五千年中华文明,保护好这条母亲河、生命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长江的涨落荣枯、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兴衰,习近平总书记一直萦绕于心、谋划于胸。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满怀对母亲河的赤子之情,多次深入长江沿线视察调研,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出发,系统谋划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掌舵领航、把脉定向,谋定了“一盘棋”,画好了“一张图”。

  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分析长江经济带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阐明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深刻内涵,明确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正确把握的“五个关系”,对以更大的力度实施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作出了全面部署。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长江全长6300多公里,干流和支流流经19个省区市,流域面积约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1/5,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35%。长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浑然天成,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宝库和生态安全屏障,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命脉所系。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江流域经济社会迅猛发展,长江经济带已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是当今中国经济中心所在、活力所在。

  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地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多年来的无序利用和过度开发,长江不堪重负,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可持续发展面临极大挑战。翻开几年前长江的生态旧卷,情形异常严峻:生态功能退化严重,洞庭湖、鄱阳湖频频干旱见底,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江海、江河、江湖断流,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无序排放、“化工围江”、垃圾倾倒等问题突出,污染物排放总量远超长江环境承载能力,有的地方厂房污水横流、码头砂石漫天、水质持续恶化。习近平总书记痛心疾呼: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

  长江的病,必须痛下决心整治,绝不能任由母亲河继续受到伤害。习近平总书记的决心坚如磐石:“绝不容许长江生态环境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继续恶化下去,一定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 长江之病,是生态病,更是“发展病”、“观念病”。问题表现在水上、岸上,但根子在人的观念上,再按老路走下去,必然是“山穷水尽”。治长江之病,必须追根溯源,抓住症结、综合施策。习近平总书记为治理长江开出了治本的良方: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涉及长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对这一决断,习近平总书记称之为“立规矩”、“下禁令”。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振聋发聩,言精意深,承载着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几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系统阐发这一重要理念,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他一次次来到长江沿线,风雨兼程,望闻问切,考察企业转型发展、化工厂房搬迁,查看污染治理、航道整治、河势控制、湿地修复。港口码头、工厂车间,渡轮甲板、三峡大坝,搬迁居民区、生态保护区,青海湖、洞庭湖、嘉陵江……处处留下习近平总书记风尘仆仆的身影,殷殷关切,谆谆叮嘱,让人提神醒脑,增添无穷动力。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一经提出,便落地有声。几年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沿江省市做了大量工作,《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及多个专项规划印发实施,各领域政策文件密集出台,共抓大保护的格局基本确立。三年多来,共完成长江干线1361座非法码头整治,饮用水源地、入河排污口、化工污染、固体废物等专项整治行动扎实开展。沿线大多数省份出台了严于国家标准的水污染排放标准,完善水污染防治配套法规政策,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健全水环境监测监督体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取得积极成效。

  伴随着实践的推进,长江的模样不断发生着可喜变化:曾经“化工围江”的宜昌市,如今腾出近千米岸线,江边垂柳依依;曾经“非法砂石”屡禁不止的岳阳市,如今芦苇铺绿、水清河晏、江豚腾跃;曾经黄沙漫天、寸草不生的沙洲,现在草长莺飞、牛羊成群。2018年,长江经济带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79.3%,较2015年提高12.3个百分点。强调大保护这个前提,并没有给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经济发展“泼冷水”,而是指明了新路子。在2018年全国8个经济增速超过8%的省份中,长江经济带沿线省份就占有5席。

  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面临的困难挑战和突出问题。他从“对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仍存在一些片面认识”、“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体制机制亟待建立健全”、“流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有关方面主观能动性有待提高”等五个方面,实事求是、不留情面、切中肯綮地点明了当前长江经济带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短板。这也再次告诫人们:长江的病虽然轻了但远没有治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绿色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高质量发展路上稳步前行,作为我国一项重大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理应走在前面,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怎样才能做到引领?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答案:正确把握“五个关系”。这“五个关系”从生态修复、绿色发展、落实规划、动能转换、形成合力等方面,对“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做了进一步深入阐发,对更好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作出整体部署,不仅为破解当前长江经济带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补足短板提供了根本之策,也为长江经济带长远发展擘画了未来、指明了方向。

  生态修复是首要

  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基本前提,就是坚持生态优先,把长江生态环境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逐步解决长江生态环境透支问题。近年来,各有关地方、有关部门围绕环境治理做了不少努力,但问题仍然不少、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原因何在?

  

  四川省宜宾市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称,金沙江、岷江在这里汇合,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上下图分别为2018年5月、2012年1月在同一视角拍摄的金沙江两岸。 新华社发 曾朗/摄

  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以嘉陵江上中游分界点一些城市饱受防不胜防的输入型污染之痛为例,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谋一域”居多,“被动地”重点突破多;“谋全局”不足,“主动地”整体推进少。总书记强调,必须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长江流域系统性出发,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面做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是一个系统工程。长江流域以“水”为引,勾连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经济社会大系统,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大家共饮一江水,上游“生了病”,光上游“吃药”不行,可能中游下游都得跟着治。同时,生态环境也是一个整体的自然系统,水、空气、土壤、动植物等各环境要素之间息息相关,某一个方面出现了问题,必然会波及其他领域,产生全局性的影响。因此,生态修复工作必须树立科学思维,找到有效办法。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治好“长江病”,要科学运用中医整体观,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如何实现二者统一?首先,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长江流域系统性着眼,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增强各项措施的关联性和耦合性,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单兵突进、顾此失彼。其次,要在整体推进的基础上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要像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开展生态环境大普查,对母亲河做一次大体检,通过祛风驱寒、舒筋活血和调理脏腑、通络经脉,既“治已病”,又“治未病”,让母亲河休养生息。

  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2016年6月,湖北开出了高达2700多万元的长江流域“史上最大环保罚单”。收到罚单的是长江“九曲回肠”石首段的一家临江化工企业。这是当地一家纳税大户,但也是一家排污大户,严重污染问题曾多年难以解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张“环保罚单”实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倒逼企业关闭污染严重、难以改造的生产线,投入约1亿元引进行业最先进的治污装置,不仅解决了多年的污染问题,而且推动企业实现了转型升级,一举两得”。

  “一举两得”,反映出的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关系的深邃思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要坚决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发展的做法” ,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的尊重”。

  然而,现实中有些人的思想就是转不过这个弯。有的依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割裂开甚至对立起来,认为抓保护就是不要发展了;有的仍然摆脱不了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修复的旧观念,认为在追赶发展阶段“环境代价还是得付”;有的对生态环境保护蕴含的需求认识不清晰,对这些需求可能激发出来的供给、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认识不到位,对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的路径方法探索不深入。这些思想上的“结”如果解不开,长江经济带发展就会走弯路,甚至走错路。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个粮草就是思想认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一定要从思想认识和具体行动上来一个根本转变”!

  转变思想认识,最根本的就是正确理解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丰富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共抓大保护和生态优先讲的是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是前提;不搞大开发和绿色发展讲的是经济发展问题,是结果;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侧重当前和策略方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调未来和方向路径,彼此是辩证统一的。这就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强调大保护、生态优先,不是说不要经济发展了,而是要以大保护、生态优先的规矩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搞大开发,也不是说不要开发了,更不是不要大的发展,而是要刹住无序开发、破坏性开发和超范围开发,实现科学、绿色、可持续的发展。

  推动长江经济带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核心在于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只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可以成为金山银山”。找到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新路,会给一个地方带来什么样的改变?习近平总书记用丽水发展的事例作了生动说明。曾经遭受过生态之患的丽水,转变发展观念,多年来坚持用最顶格的生态标准、最严格的生态管理、最科学的生态补偿来引领绿色发展,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协同推进。今天,我们发展到这个阶段,“不能踩着西瓜皮往下溜”,而是要强化规划设计,探索爬坡过坎的新路径,实现高质量发展,如此,绿水青山就可以真正成为金山银山,黄金水道就可以真正产生黄金效益。丽水样板,其法可鉴;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前景可期。

  一锤接着一锤敲

  2018年农历春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前往四川考察调研。在成都的第一站,他就来到了天府新区。这个国家级新区,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坚持一年治污、两年筑景、三年成势,稳扎稳打、分步推进污染治理,取得很好成效。总书记在这篇重要讲话中再次对天府新区的做法予以表扬,强调“做好顶层设计后,只要一锤接着一锤敲,必然大有成效”。

  

  浙江丽水市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坚定不移保护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扎实推进“八八战略”在丽水的创新实践,使绿水青山真正成为了金山银山。图为风景秀丽的丽水南明湖。 程昌福/摄

  天府新区的发展是这样,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亦是如此。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既要搞好总体谋划、顶层设计,更要持久用力、久久为功,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坚定不移地将一张蓝图干到底,积小胜为大胜。

  稳扎稳打、久久为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经济带发展一贯的要求,这里面包含着 “快”与“慢”、“加法”与“减法”、“取”与“舍”的辩证思维。在2016年1月召开的第一次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统一市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等这些已经明确的方向和重点,要用“快思维”、做加法。而科学利用水资源、优化产业布局、统筹港口岸线资源和安排一些重大投资项目,如果一时看不透,或者认识不统一,则要用“慢思维”,有时就要做减法。对一些二选一甚至多选一的“两难”、“多难”问题,要科学论证,比较选优。对那些不能做的事情,要列出负面清单。

  长江经济带发展是百年大计。“一锤接着一锤敲”,对于各级领导干部而言,就意味着要“一茬接着一茬干”,“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这是一场接力跑、持久战,需要定力,更需要耐力,要坚决克服急于求成的思想,把长远目标和当前工作结合起来,甘于做铺垫性工作和抓未成之事,步步为营,持续发力。

  动能转换破难题

  “化工围江”,曾是长江流域产业发展问题的真实写照。一个时期以来,出于对运输成本、采水等方面的考虑,我国化工企业多沿江、临海布局,长江沿岸积累的传统落后产能体量很大,风险很多,动能疲软。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十分忧心,多次对加快长江流域发展动能转换提出明确要求。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他再次强调,要正确把握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的关系,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实现动力变革,加快动力转换,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如果不能积极稳妥化解旧动能,变革创新传统发展模式和路径,不仅会挤压和阻滞新动能培育壮大,而且处理不好还会引发“黑天鹅”事件、“灰犀牛”事件。必须以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决心,积极稳妥腾退化解旧动能,破除无效供给,彻底摒弃以投资和要素投入为主导的老路,为新动能发展创造条件、留出空间,进而致力于培育发展先进产能,增加有效供给,加快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2018年4月28日,世界最重的260万吨/年沸腾床渣油锻焊加氢反应器在江苏镇江制造成功并发运,创造了长江航道有史以来最大重量吊装新纪录。加氢反应器常用于将石油工业中最难利用的重质部分——渣油加氢转化为轻质油,从而生产出汽油、柴油等。这台由国机重型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总长超过70米、重达2400吨的设备,创造了产品重量、制造工艺复杂性两个“世界之最”,是我国油品提质升级项目中的核心装备,成为国家能源保障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国之重器”。图为渣油锻焊加氢反应器正在进行吊装。 新华社记者 李响/摄

  如何才能破除旧动能、培育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提到了湖北宜昌的经验做法。2016年以来,宜昌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发起“沿江清零”行动,淘汰落后产能、化解化工过剩产能,关改搬转各类企业134家,同时利用旧动能腾退出的新空间,培育精细化工产能,引导化工产业向高端发展。一“破”一“立”之后的2017年,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7.14%、水耗下降13.7%,主要河流水质变好,但地区生产总值仍然保持稳定增长。宜昌的事例说明,只要思路对头,新旧动能转换就大有可为。

  破除旧动能、培育新动能,要在扎实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下功夫。一方面,“鸟”要舍得换。老“鸟”不走,新“鸟”就进不来。要做好淘汰落后过剩产能的“减法”,坚决处置“僵尸企业”,该“断奶”的就“断奶”,坚决拔掉“输液管”、“呼吸机”。另一方面,原来的“鸟”飞了,“笼子”腾空了却没有新动能进来,是不行的;眼神不对,换进来的“鸟”对生态整治有弊无利,也是不行的。要引进培育更多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好“鸟”,做好培育新动能的“加法”,发挥区域内人才、智力密集优势,强化科技创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使长江经济带成为引领转型发展的创新驱动带。

  实现错位发展、协同发展

  长江经济带作为流域经济,涉及水、路、港、岸、产、城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庞大的集合体。虽然上中下游在资源、环境、交通、产业基础等方面差异较大,但在发展过程中、在生态保护上“你离不开我,我少不了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休戚相关、命运与共。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长江经济带的各个地区、每个城市都要树立“一盘棋”思想,正确把握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实现错位发展、协同发展,努力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有机融合的高效经济体。

  共抓大保护,难就难在这个“共”字上。要清醒地看到,当前长江经济带在协同发展上仍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无序低效竞争、产业同构等问题非常突出。针对这种情况,习近平总书记一口气发出“三连问”:“一直以来严重制约长江航运的三峡船闸‘肠梗阻’问题,能不能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局出发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沿江三大城市群在各自发展过程中能不能结合所在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放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一盘棋’中研究提出差异化协同发展的新目标新举措?”“各大中小城市在明确自我发展定位和方向时能不能立足整个城市群的发展定位和方向,找到自己错位发展的重点方向,解决好同质化发展的问题?”

  这一连串的提问,直指要害所在,也指明了问题的解决之道,这就是要坚决摒弃“码头意识”、“本位主义”,克服“各自为政”、“一亩三分地”的思维,以宽广的胸襟,唱好新时代的长江“大合唱”,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就如何推动长江经济带“一盘棋”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专门从四个方面作了强调。这就是要深刻理解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要义,更好发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的统领作用,着力完善省际协商合作机制,深化简政放权。沿江省市和国家相关部门要在思想认识上形成一条心,在实际行动中形成“一盘棋”,共同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成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

  加大工作力度是当务之急

  长江经济带发展蓝图已绘就,时间表、路线图都已明确,关键是要抓实抓实再抓实。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进行这次调研、召开这次座谈会,就是因为“总体上看,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要加大力度”。他要求各有关部门按照既定部署和安排,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把工作抓实抓好。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绝不允许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更不能搞选择性执行。这是对是否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重大考验。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人心齐,泰山移。”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既要搞好顶层设计,又要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既要加强指导和督导,又要激发内生动力,形成行动自觉。要落实好政府主体责任,不断强化企业责任,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把生态环境破坏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激励和倒逼企业自发推动转型升级。大力实施水污染防治法,加强对长江生态环境的司法保护。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力量,要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共同守护好母亲河,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大江奔流,万古不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母亲河孕育着蓬勃的力量,蕴含着无穷的希望。听!一曲雄浑壮美的新时代长江之歌正嘹亮奏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