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57名村民联名写下《请愿书》请求他留下……

2019-08-08
来源:新华网    

57名村民联名写下《请愿书》请求他留下……

——记内蒙古察右中旗阿令朝村第一书记解良

  新华网乌兰察布8月1日电 (记者 张庆水 王宇天)“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奋进砥砺前。”

  这是内蒙古察右中旗阿令朝村第一书记解良写的两句诗。

  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四年前。2015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干部解良主动申请驻村扶贫,来到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中旗阿令朝村(蒙古语意为“小山梁”)。

  2016年5月,解良驻村期满,单位将他抽回完成一项重要课题。6月17日,57名村民联名写下《请愿书》,摁下57个红手印,派代表前往解良的单位请求让他留下。

  2019年3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授予解良北疆楷模荣誉称号,并在全区开展向他学习的活动。

  解良用忠诚和汗水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护,他像一匹蒙古马在北疆大地上笃志前行。

57名村民联名写的、请求让解良留下来的《请愿书》杨腾格尔 摄

投入身心 思路决定出路

  思路决定出路,扶贫之路注定是不平凡之路。

  “乌兰察布”为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山口”,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辖11个旗县市区,总面积5.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87万。乌兰察布是典型的深度贫困地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仍然是该市贫困现状。

  “2015年,我到自治区党史研究室工作后,听说单位要调整扶贫工作队,我就找领导提出下乡的要求。5月5日,我到了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阿令朝村。虽然我对贫困情况早有思想准备,但是阿令朝的情况还是让我感到特别震惊。”

阿令朝村村委会 王茜 摄

  阿令朝村户籍人口285户,612人,常住104户、215人。常住村民年迈多病,村集体经济一穷二白。土房成片、常年刮风、降雨稀少、土地贫瘠、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面对阿令朝的实际情况,如何开展扶贫工作、从哪里入手?”记者问道。

  “经过两个月的走村串户深入调研,积极请教认真思考,我认为只有发展优势产业,才能真正带领村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解良确定了精准扶贫+集体经济的扶贫思路后,协调各级部门,申请帮扶资金。

  在单位和市、旗两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阿令朝建成集体经济产业三处。建成项目占地面积112亩,其中养殖棚舍1400平方米,储草棚1200平方米,加工厂140平方米,配套用房212平方米。现在养殖肉驴132头,石磨面粉加工厂和榨油厂也投产运行。

  “与此同时,我为村集体注册了阿令朝村集体专业合作社。”解良注册了“阿令朝”绿色食品商标,把阿令朝的牛、羊、驴肉和石磨面粉、纯胡油等绿色农牧产品推向市场,增加了村民收入。

  阿令朝村集体经济采取村集体+农户+精准扶贫户的合作模式。村集体占股25%,一般农户占股19.4%,贫困户占股55.6%。

  经过三年的努力,阿令朝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村集体经济资产达400多万元,今年集体经济收入可达10万元。

  为了让村集体经济走上企业化,正规化的发展渠道,解良多次组织村里干部群众召开会议,商讨成立合作社组织和建章立制的事儿,形成了《阿令朝村集体经济运行方案》,推出了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章程、村民入社协议、企业和村集体合作社合作协议等一系列规范化文件。

  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跟上精神文明建设。“唱好三台戏”是解良目前正着手筹划落实的三个惠民工程。一是文化戏。争取有关合作企业和外出发展能人赞助搭台,在村里开展地方传统晋剧和民间小剧演唱活动,营造健康的村风民风。二是医疗戏。与内蒙古医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院方组成13人的专家团队,每年定期分批赴阿令朝为村民进行体检,并逐步扩大到全旗范围。三是就业戏。召开阿令朝村的大学生洽谈会,鼓励他们投身村集体经济建设,特别是通过“互联网+”拓宽村内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村内大学生就业和助推集体经济发展的双赢。

 

以心换心 情路点亮来时路

  来时的路再苦,也要有爱相伴。

  “三年来,我千方百计为农民解决实际困难。村里谁家遇到难事、急事,我都会想方设法去帮助。为他们每办成一件事情,我的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欣慰!”

  ——2015年解良驻村时,发现阿令朝只有一名6岁的留守儿童。

  “孩子给我感觉聪明伶俐、天真可爱。”

  解良了解得知孩子患有脑积水、癫痫病,发病时抽搐不止,大小便失禁,由于家庭生活极为困难,孩子的病情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治疗。解良经常上门走访,孩子和他慢慢熟悉起来,她对解良说,叔叔我想上学,想和小朋友玩……

  “孩子这种淳朴的愿望让我感到特别心酸。”解良多次联系专家大夫为孩子检查诊治,使其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该村有一位80岁的老人和存在智力障碍的儿子靠低保金一起生活。

  “去年我去老人家走访,她正躺在炕上,看见我进屋,她挣扎着爬了起来。”

  解良问她怎么了,她说已经胃痛呕吐5、6天了,不能正常吃饭,大夫来家输液吃药也不管用,恐怕要不行了。

  “听着这话我心里好难受,虽然老人已经80岁高龄,但是身体一直很硬朗,怎么说不行就不行了,我不相信!”

  解良和朋友们帮忙联系咨询大夫,终于找到了当地的一位中医。

  解良把大夫接到老人家检查诊治。

  “第二天,我把熬好的中药取回来送到老人手里。”

  几天后,她的老胃病明显好转,能够少量进食了。

  为了巩固治疗效果,解良又为老人买来一个疗程的药物,老人的病终于好了。

  “当我再次走进她家,她拉着我的手说,是我救了她,要不然她就走了,我才是她的儿子……她说自己三个亲儿子,最后是我这个干儿子看好了她的病!”

送给解良的锦旗 侯乐 摄

  ——“还有一件事情,到今天想起来,我的心都在颤抖!”

  2018年1月28日,一位河北的83岁老妈妈临终前一天留下遗愿,让她的女儿为解良所在的阿令朝村捐款500元。

  “大家好奇我和这位老妈妈是什么关系?”

  其实,解良和这位老妈妈从未谋面。据老妈妈讲,她的母亲牺牲在抗战时期呼和浩特发生的厚和惨案中。2012年,老妈妈想给自己的母亲申请烈士,安排女儿来收集资料,最终找到了解良,解良把征集的档案资料全部复印给她。就是这样一位老妈妈在电视里看到关于解良扶贫工作的报道后,对她的女儿说,你要代表我给解书记帮扶的村捐500元表达我的一点心意,他所在的村还是很贫困。

  “这件事情对我的影响很大,每当我扶贫工作遇到困难,我想要放弃退缩的时候,我都会想到这位敬爱的老人,她在弥留之际,仍然不忘奉献,而我作为一名党员有什么理由放弃党交给自己的任务,有什么脸面去面对自己入党时,在党旗下许下的铮铮誓言!”

  ——讲到这个事情,解良哭了。

  那是2018年春节过后,解良带着爱人、孩子去阿令朝给父老乡亲们拜年。老百姓围了里三层外三层,挨个拉着他的手嘘寒问暖。这时候,一个孩子把桔子装进他裤兜里,为了不让他拿出来,她用通红的小手紧紧摁着,以至于解良崭新的衣服被桔子水弄湿一大片。

  “可是我心里暖暖的,这是一个天真的孩子,用自己最淳朴的方式表达自己真实的感情。”

  “每次想到这些,我真的特别开心,我问自己,你还想要什么……”

 

不忘初心 心路成就新路

解良在接受采访 章佳礼摄

  走的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我出生在农村,对农民有一种特殊的感情。1990年离开家乡到城市上学工作快要30年了,但还是十分留恋农村的生活,多少年来都期盼能够有机会回到农村,为家乡父老做点什么。”

  终于在2014年初,解良在呼和浩特市委工作时,市委要求各直属机关派出干部到农村担任第一书记,加强农村基层工作。

  “我主动报名,但是单位领导考虑我兼任多项工作,没有批准我的申请。”

  2015年初,解良调到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工作。后主动申请驻村扶贫,终于如愿以偿。

  “到阿令朝驻村后,在集体经济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经费有限,许多事情我都亲力亲为。”

  解良自己做规划,接水拉电,带领党员干部冲在施工一线,甚至特意购买一辆国产越野车,免费为村里拉运各种材料无数次,累计行程10万多公里。

  村干部提议给他加点油,都被他拒绝了。

  “阿令朝的石磨面粉和胡麻油生产出来后,我自己掏钱购买了30份送给专家品尝。大家问我这是何苦呢?”

  解良觉得阿令朝的集体经济正在建设中,经费紧缺,这个时候需要“加柴添火”,不是“抽薪熄火”,大家都在看着他。

  2016年9月底,养殖场建好围墙后,由于经费没有到位,工人等着工资回家过中秋节。

  “我从爱人的工资卡里取出全部2万元,又向朋友借了6.5万元,垫付了工人工资。类似这样垫资的事情我都不记得有多少次了。”

  解良的这些举动深深影响了村两委干部和党员,在集体经济项目建设过程中,多次出现经费不能及时到位的情况,村两委干部和党员都能出钱、出力。

  2016年5月,解良因承担中央党史研究室重大课题编研任务,单位要求他撤出扶贫工作队。阿令朝的老百姓用57个红手印挽留了他。

雨后的阿令朝村。章佳礼 摄

  “有人问我抛家舍业图什么,说实话,我也在问自己!”

  解良的父亲今年67岁,从2005年开始和他一起生活。2015年,他的父亲出现动作缓慢,说话口齿不清的症状。经检查,确诊为帕金森。父亲的病情发展很快,现在已经步履蹒跚、穿衣吃饭都十分困难,全靠母亲照顾。

  解良的女儿正在读初中,因他下乡不能辅导,成绩直线下降。“老师说,你在不在家,我看孩子作业就能知道,你放放工作,管管孩子。”

  “我的爱人在宣传部门工作,工作十分忙碌,从小身体素质不好的她承担起照顾家庭、辅导孩子的重任,她抱怨过、哭闹过,但是最终选择了支持我……”

  为此,我也曾犹豫过、怀疑过,也困惑过、挣扎过……

  “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深深知道肩上责任重大,为了实现百姓脱贫致富的梦想,我只能作出这样的抉择。”

  “只能默默的说:对不起爸爸!原谅儿子不能在您身边尽孝;对不起女儿!原谅爸爸不能为你辅导功课;对不起爱人,原谅丈夫不能陪伴在你身旁。”

  天道酬勤,付出总有收获。

  2016年、2018年解良被乌兰察布市委分别评为“优秀驻嘎查村干部”“优秀共产党员”。2017年,被察右中旗旗委评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2018年,解良被新华网评为“感动内蒙古十大网络人物”,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授予“北疆楷模”荣誉称号,并号召全区干部群众向他学习。解良连续三年被内蒙古党委党史研究室评为优秀公务员,被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批准荣记“三等功”。

  2018年10月,解良担任了乌兰察布市纪委副处级纪检员。

  解良脚下的路还在走,扶贫之路还在继续。

  “我也相信,只要我们所有奋战在脱贫一线的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就一定能够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解良望着窗外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