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从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了解到,辽宁省代表团总规模226人将参加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大会将于2019年9月8日在河南省郑州市隆重开幕。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关键之年。恰逢其时,本届民族运动会是党的十九大之后首次举办的全国综合性民族体育盛会,政治意义十分重大。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自1953年至今,已先后在天津、内蒙古、新疆、广西、云南、北京、宁夏、广东、贵州、内蒙古等省(区)成功举办十届。这一盛会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全民健身事业,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本届民族运动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主线,以“平等、团结、拼搏、奋进”为宗旨,主题是“奋进新时代·中原更出彩”。充分展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辉煌成就,繁荣兴盛各民族优秀特色文化,提升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水平,锻炼和培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优秀人才,推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发展,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唱响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旋律。
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民委和国家体育总局主办,河南省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2019年9月8日至16日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赛期9天。根据民族运动会总规程和单项规程规定,本届民族运动会分为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两大类。其中,竞赛项目有花炮、珍珠球、木球、蹴球、毽球、龙舟、独竹漂、秋千、射弩、陀螺、押加、高脚竞速、板鞋竞速、民族武术、民族式摔跤、民族马术、民族健身操等17个大项,138个小项,各单项均录取前8名。表演项目有竞技类、技巧类、综合类等3大类,颁发一、二、三等奖。另设“体育道德风尚奖”。
本届民族运动会将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台湾少数民族代表团共34个代表团,7009名各民族运动员参赛。
本届运动会会徽主体图形由腾飞向上的龙、凤及两侧的色带组成:龙凤形似阿拉伯数字“11”,寓有“龙凤呈祥”之意;两侧旋转成半圆的橙色与蓝绿色的色带分别代表着黄河与长江,寓意天南地北各民族的团结凝聚。会徽轮廓与“中”的轮廓相似,龙凤相依相伴呈腾飞之势,突出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民族工作核心理念。吉祥物是名叫“中中”的龙娃,形象新颖、时尚可爱,身着中国传统服饰,喜迎八方宾客相聚中原,共享大团结、大联欢的民族体育盛会。
辽宁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56个民族俱全,是全国民族工作大省之一。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总计664.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5.2%,少数民族人口绝对数排全国第五位。
辽宁省根据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总规程和单项规程规定,派出代表团总规模226人。其中,运动员166人,领队、教练员29人,团部20人,少数民族代表2人、随团民警1人,随团记者8人。本届民族运动会,辽宁省代表团将参加珍珠球、蹴球、毽球、秋千、押加、高脚竞速、板鞋竞速、民族武术、民族式摔跤、民族健身操等10个竞赛项目和竞技类、技巧类、综合类三类表演项目。比上届民族运动会增加1个高脚竞速竞赛项目。
为进一步传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辽宁省加强了民族传统体育优势项目基地建设,省民族和宗教委、省体育局共同印发《关于加强和规范辽宁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建设的意见》,建立珍珠球、毽球、蹴球、武术、板鞋竞速、高脚竞速、民族式摔跤等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基地,形成建基地、带队伍、抓训练、上水平的良好工作格局,为辽宁省参加全国民族运动会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