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唐新的蚕茧艺术人生

2019-07-24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 (刘新成 报道 通讯员 陈龙狮) 在一次老同学聚会上,记者有幸见到分别几十年的发小唐新先生,看到他正在向老同学们讲述自己如何成为第五代蚕茧画传承人的奇特经历。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特此专门拜访了老同学唐新,现将老同学间的“答记者问”分享给大家:

  中国报道:老同学好,没有想到成为非遗蚕茧画的传承人,先后获得四川省文化厅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发的相关证书,恭喜恭喜!能否讲讲您是如何成为蚕茧画的知名画家的?

  唐新答,我在继承上代人制作蚕茧纸和绘画基础上,通过近40年不懈努力,终于探索了一条深受各类专家和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绘画艺术形式。

  中国报道:我们看了“蚕茧画”真的很神奇,通常看到的是蚕茧,重来没有见过“蚕茧纸”。您能否向读者先介绍一下“蚕丝纸”?

  唐新答:看来你们也是专家呀,要想认知“蚕茧画”,应该先认知独特的“蚕茧纸”。因为“蚕茧画”所使用的纸张,是独特的“蚕茧纸”。否则,就不叫“蚕茧画”了。

  我和夫人周玉琼在蚕吐丝织茧的过程中,改变其“作茧自缚”的习性。通过人为引导而非机械加工,让蚕吐丝织成纸张-----“蚕茧纸”。蚕自行吐丝织出平整光洁、厚薄匀称,又各具纹理图案的“蚕茧纸”;而且,蚕还会自行锁边,真的好神奇。在几十年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蚕茧纸”具有韧性强、不怕水的特点,能随意折叠却不易变形。这些特点保障了其在书写绘画中作为艺术载体的安全可靠。正如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绸也证实了该材料可保存千年而不腐的强稳定性。《世说新语》记载:“王羲之书《兰亭序》用蚕茧纸,鼠须笔,遒媚劲健,绝代更无。

  中国报道:现在基本明白了“蚕茧纸”,那“蚕茧画”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唐新答:“蚕茧画”笔法细腻、色泽亮丽,兼古朴典雅与生动灵秀之特点。它是用毛笔蘸取矿物调和颜料,在“蚕茧纸”上进行创作的一种绘画形式。首先用笔在“蚕茧纸”上勾勒出作品的外框线,然后在外框线内随类敷色、层层渲染,从而取得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艺术效果。去年,国家画院院长曾来德先生来蓉目睹了“蚕茧画”之精妙,感慨之余现场赋诗一首:“羲之兰亭写兰亭,书圣千古第一人,可惜绝技已失传,唐新重造又扬名。”

  中国报道:请问“蚕茧画”的颜料能否长久的附着在“蚕茧纸”上?

  唐新答:“蚕茧画”所使用的矿物调和颜料,是在传统矿物色的基础上发展丰富色相,按一定配方研制而成,鲜艳洁净,清晰动人,能长期保持光泽。凭借较强的遮盖力和透明性能充分地表现描绘对象,色彩丰富、立体质感强。其颜色经久不变,估计保持千年而不褪色。

  中国报道:既然您用生命、用几十年的光阴终于将失传多年的“蚕茧画”复活了。如今,我国的“一带一路”大战略是从几千年前“丝绸之路”演变而来的,那么您的“蚕茧画”将如何为“一带一路”做贡献呢?

  唐新答:唐氏家族几代人坚守传承,“秉一脉矢志,得各家赞誉。”在我和夫人周玉琼的不懈努力下,融中西绘画之精粹于一体,将“蚕茧画”的整体层次更加丰富了、质感更加厚重了、写花卉翎毛因工细逼真必将呼之欲出。因此“蚕茧画”一定成为当代丝绸之路中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艺术瑰宝。我愿意将自己的余生奉献给“蚕茧画”的振兴之中,即不仅要让千年的“蚕茧画”复活,更要发扬光大,让更多的年轻人掌握生产“蚕茧纸”、创作“蚕茧画”的技法;让更多的“蚕茧画”成为“一带一路”的中国国礼,风靡全球,为“一带一路”战略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