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全国政协“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专题协商会发言摘编2019-07-2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培养更多本土文化人才

  全国政协常委 王儒林

  目前农村在基本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效能提升以及相关政策保障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建议:

  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各种寓教于乐、让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农民群众中入脑入心。建议有关部门对各地在实践中的成功经验进行认真总结推广,使农村公共文化活动成为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效载体。

  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地方党委政府应自觉担当起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责任,建设好基层党组织,选好党支部书记和文化带头人,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供组织保障。认真贯彻落实今年6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要求,在乡镇党委的领导下统筹推进“党农文教”融合,整合宣传、教育、文化、农业等相关部门力量,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民夜校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发挥好乡村本土文化人才的作用,打造一支“管得好、用得上、永不走”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一大难点是“供需错位”,即政府提供的往往不是农民想要的,而农民最喜欢、最需要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当地文化工作者往往最了解。建议大力实施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素质工程”,根据当地农村需求开展精准培训,培养更多本乡本土的文化能人和文化带头人;由以往简单的政府送文化,变成大家共同繁荣文化,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成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参与者、建设者。

  让基层党支部强起来

  全国政协委员 羊风极

  我是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田表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在基层的深切感受是,只有农村基层党支部建设强起来了,发挥好在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实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和教育农民群众的目标任务,才能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效能。

  以前农村公共文化十分单调乏味,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们做了几项工作:建设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活动场所;挖掘本地特色文化资源,通过能人带动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切实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发动村民创办村小组篮球联赛,提升全民健身的热情和参与度;定期组织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观看脱贫致富电视夜校节目,向贫困户宣传党的政策,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比如人才紧缺、活动形式还比较单调等。面对困难,我们要继续抓好党支部建设,履行好基层一线党员领导干部的职责,想方设法让农村文化服务更加丰富多彩。

  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和上级政府给予更多指导和帮助:一是以招募文化志愿者或政府购买劳务派遣服务的方式充实基层文化人才队伍;二是协助培训农村本土文化人才和文化能人,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三是发掘和培育本地文化资源,重视农村草根创作的作品和文化活动,调动村民参与文化创作的积极性;四是引导发挥好党员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定期利用书记上党课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村民传递党的声音,占领文化阵地,引导群众远离落后的文化活动,形成文明健康的农村社会新风尚。

  整合资源办好农家书屋

  全国政协常委 朱永新

  全民阅读是提升国民素质的最直接、有效的路径。农家书屋是开展全民阅读在农村的主阵地、大平台,把好书送到家门口是对农民群众基本阅读权利的有效保障,也是促进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不断优化的有效举措。由于我国城乡发展差异巨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总体落后,广大农民群众整体文化水平有限、阅读习惯还未普遍养成,在乡村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先进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提升农民精神追求的任务还较重,农家书屋工程实效性还有待提高。为此,建议:

  将农家书屋与乡村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合二为一,着力解决学校图书配备品质较低、图书馆利用率低、对阅读重视不够、缺乏阅读课程和活动等问题。在经费方面,由各责任部门按原有渠道筹集,使用时应充分发挥基层自主权,允许将不同部门的“项目”拨付资金因地制宜改作其他公共教育、文化活动资金;在图书配备方面,研制符合乡村实际、适合乡村学生阅读的基本书目;规范配备程序,确保适需的好书能够进入乡村。

  将农家书屋和基层图书馆的互联互通进行制度化设计,通过两个体系的资源整合,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调整以“出版发行”为出发点的“供书”思路,加大“供书”中的农民群众参与度,使广大农民群众阅读内容更加丰富;增加图书借阅和使用的便捷性,推广“一屋多点”的服务模式,将图书放在农民最容易拿到的地方,使农民获取图书的途径更加多样和便利;吸引社会资本和力量进入,以委托管理等方式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社会化水平,打破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区域行政的限制,便于盘活和调配图书资源,使农家书屋的服务水平、质量明显提升。

  补齐农村数字文化服务短板

  全国政协委员 吴尚之

  当前,我国农村数字文化服务建设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多数农村地区还没有建成与互联网、移动终端发展相适应的数字文化服务系统;已经建立的数字文化服务系统或项目,提供的文化产品还不丰富,质量需要提高;地区差异性、个性化需求体现不够;各部门的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不够。为此,建议:

  加强规划引领。要将农村数字文化服务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对接乡村振兴战略和5G通信、光纤宽带、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络建设,做到一同规划,一起部署。

  加强资源整合。首先要加强条条整合,加强中央各部门特别是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文化资源整合,汇聚电影、电视、广播、书报刊、文艺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等各部门的资源,统一提供给农村基层文化服务单位。同时,也要把块块整合起来,加强地方各部门文化资源整合,做到上下打通,相互贯通。条条块块的文化资源都整合起来,农民的文化生活就会丰富得多,精彩得多。

  加强内容把关。首先要把好入口关。数字文化产品存在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现象,要坚持正确导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要增强精品意识,多提供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农民爱看爱听爱读的文化产品。其次要增强针对性。东西南北中,文化需求差异大,不能搞一刀切。要完善需求反馈机制,倡导农民点单,政府埋单,解决“用不上”的问题。

  加强统筹协调。要着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建议将农村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纳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综合协调机制,同时要加强文化部门与其他部门的统筹协调力度,将农村数字文化建设与农村党的建设、政务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商品物流等服务一体布局,减少重复投入,便利农民,提高效能。

  遏制封建迷信传播

  全国政协委员 樊绪银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不断加强,乡村面貌焕发了新的气象。然而,有些农村地区仍存在地下宗教、邪教和封建迷信滋生蔓延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可以有效遏制地下宗教、邪教和封建迷信在农村的传播,建议:

  固本强基,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毫不动摇加强党对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领导,结合当地农村文化现状和特点,有针对性、有规划、有组织地强化正向引导。加强农村地区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不断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自觉抵制地下宗教、邪教和封建迷信活动。

  增加供给,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政府统筹资源、社会广泛参与,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特别是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以通俗的内容、便捷的方式,提供文化项目和产品,并辅以政策倾斜和激励。

  健全体系,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按照有标准、有内容、有网络、有人才的要求,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乡、村两级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进村入户,做到电视电影全覆盖、数字广播户户通、网络新媒体更加便捷,实现影音齐全、图文并茂、入脑入心。

  突出重点,精准帮扶。县级党委要指导乡镇及村两委对受地下宗教、邪教和封建迷信侵害的乡村及村民建立切实可行的关怀机制,及时掌握文化需求,“菜单式”“订单式”提供健康文化产品,剔除有害影响。要鼓励当地文化人才入村入户,有重点地帮助提高村民文化素养。

  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 王燕文

  去年7月,中共中央作出重大决策部署,要求以县域为整体,在县、乡镇、村三级试点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江苏被纳入首批试点省份,试点工作突出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调动了各方力量。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跳出了单纯依靠行政力量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工作的思维定势,把志愿者作为主体力量,把志愿服务作为主要活动方式。

  二是整合了多种资源。近年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不断丰富,但往往条块分割、自成一体。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由县(市、区)委书记担任中心主任,强化县一级的中枢作用,打通基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站等文化服务平台和道德讲堂、农家书屋等文化活动阵地以及文联、文艺院团等文化组织,公共文化资源综合使用效益普遍提高。

  三是创新了方式方法。一些试点地区注重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见人走心”、县级融媒体中心“全媒传播”、“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权威便捷”的优势,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推进各种文化服务项目和资源数字化、网络化,有效扩大了文化服务、文明实践的参与率覆盖面,增强了吸引力影响力。

  当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还处在试点阶段,一些体制机制问题需要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建议:相关部委自上而下加强对试点县(市、区)的工作指导,从条线上强化对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资源配置和优化重组。把发展基层公共文化事业纳入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推动各级领导干部重视文化事业建设,确保人员配备、资金投入到位。国家层面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全国通行的志愿服务注册、登记、嘉许、表彰、奖励等制度,激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公共文化建设。

  多元化发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 丁 梅

  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体上仍处于政府直接供给的阶段,社会力量投入的意愿不强烈,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途径和渠道比较少;农村本地特色文化资源挖掘不够,本地文化人才作用发挥不突出,参与本地公共文化服务的程度不深。建议:

  努力实现供给主体的多元化。转变“政府包打天下”的思路,不再把财政资金单纯用于公办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引导具有文化服务能力、符合条件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努力实现服务内容的多元化。转变单纯“送文化下乡”的思路,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资源,体现乡土文化特色。加大对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挖掘力度,引入专业力量对传统剧目和艺术形式进行打磨和提升,融入时代特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让这些充满泥土气息的乡土文化成为农村文化服务供给的源头活水。

  努力实现文化人才的多元化。农村基层文化机构缺乏专人运营和管理、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薄弱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单纯靠增加编制、增加投入的方式已难以为继,也很难留住高水平的人才。农村现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文艺爱好者和文化热心人,他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于农村的文化极为熟悉,要把这部分体制外的人才资源充分利用起来,采取政策补贴+志愿服务的形式,实现文化服务和管理人才的本地化。对于这些民间文化服务人才要加强管理、服务和培训,帮助他们提升服务群众的水平和在广大农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号召力。

  挖掘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

  全国政协常委 王 侠

  红色文化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和重要载体,应该充分挖掘利用好。为此,建议:

  把红色文化作为农村地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通过“新时代红色文化讲习所”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大众化红色主题宣传教育,教育农民群众永远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把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鼓励各地出台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地方性法规,对红色遗迹进行全面普查和命名保护,建立“红色档案”。将红色文化资源纳入农村基本公共文化设施统筹规划,同农家书屋、农村讲堂、社区阅览室等一体建设,作为农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支持文艺工作者不断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接地气的红色主旋律作品,让农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文化熏陶。

  把传承红色文化与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结合起来,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充分做好“红色游”和“生态游”相结合的文章,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鼓励红色资源大省编制实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结合,打造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与精品景区。

  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支持农民群众自发参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让农民通过自己喜欢的绘画、民歌、戏曲、舞蹈等形式,传唱身边的红色故事,宣传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寓教于乐,使红色文化在农村大地代代相传。

  保障好农村残障人群文化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 邰丽华

  当前,我国农村文化人才严重不足,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为此,建议: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要从孩子抓起。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从小就应该有了解、热爱、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键在青少年,要用发展的眼光从基础开始抓起,逐步将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教育体系、在校园扎根,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加大对农村残障人群文化服务的帮扶力度。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残障人群的生产生活,给予残障人群很多关心和帮助。当前,除了提供无障碍公共场所等基本服务,还要满足残障人群的文化需求。在交流的过程中,我能深切感受到农村残障人群对身体康复的需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渴求,他们希望得到更加丰富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例如,在播放新闻或转播体育赛事的同时添加字幕,使听障朋友们可以像健全人一样,在观看节目时,能同步分享更多信息和快乐,更好满足各类群众的需求。

  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必须着眼于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创造良好的农村文化环境,不断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他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站要有人有场地有经费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狮子口镇综合文化站站长 雷元坤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文化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文化阵地的面貌在变,综合文化站等设施逐步建立;文化工作的思路在变,“挖掘本地资源、开放办文化”的思想逐步发展;文化引导着民风在变,“节日文化”“广场文化”“文化进社区、进农村”等群众性活动深受欢迎。农村文化服务有了很大发展,但与新时代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比,还有一些短板。

  一是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建成后的维修和管护还没有财政保障。场所破了、设施坏了,我们只能自己找资金,或是挤出工作经费,临时做一些小修小补。二是活动经费不能满足需要。文化站除了人员经费,每年只靠乡镇政府拿一部分资金,勉强保障文化中心阵地的活动经费,其他如组织演出、农村文化活动、送戏下村,都没有专门的经费预算。三是人手不够、人员老化的问题很突出。这两年我们站里配了两名兼职管理服务人员,村里有了1名文化管理员,但是待遇偏低,人员专业素质低,发挥的实际作用有限。

  建议一是将镇村两级文化设施的建设、维修和养护等,纳入财政预算,以切实解决基层文化站的后顾之忧。二是适当解决一部分基层文化活动经费。三是文化专业人才配备向乡镇倾斜,加大大专院校毕业生到基层的力度,同时提高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待遇,加强基层文化业务的培训,让农村文化事业后继有人。

  易地扶贫搬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政协委员 易奎香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而黔西南州脱贫攻坚任务在全省又是重中之重。易地扶贫搬迁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安置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有力举措之一。然而贵州因为资金、人员及客观条件等诸多因素限制,在新居民安置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还有一些不足。为此,建议:

  从国家层面出台针对少数民族边远贫困山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系列扶持政策。按照中央文件要求,“脱贫攻坚”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由中央全额拨款支持,使安置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够一步到位,并把具有保护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国家保护名录。

  有针对性地做好文化服务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一要加大对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培训力度,从而有效提升基层文化阵地的服务能力;二要派出专家队伍,为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供咨询、指导服务,尤其是帮助整乡、整村、整寨易地搬迁的地方做好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评价和规划,就如何真正“搬出文化”,向当地政府提出建设性意见。只有通过完善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丰富完整的优秀民族文化传承,才能让易地搬迁安置区的新居民逐步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

  

  《 人民日报 》( 2019年07月24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