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智库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共性问题,主要表现为智库建设过度关注人才队伍建设,忽视了智库的组织行为作用。致使智库专家共享程度居高不下,一些智库专家没能在咨政建言、对策研究、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智库创新不仅可以消解智库专家共享带来的问题,还能够推动智库向高质量智库发展。
智库专家共享过犹不及
智库建设离不开人才队伍建设,智库专家共享是智库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智库人才队伍建设是将各学科的专家学者聚集起来,运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智慧,为社会经济等领域的发展提供可行或最优方案。无论智库人才选拔机制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竞争的,对智库专家的要求总是有条件的,既要有知名学者、专家、企业界精英、政府卸任官员这样的身份背景,也要熟知国情、世情、党情、社情、民情、舆情,还要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具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扎实功底,能借鉴西方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理论,善于预见问题、发现问题、应对问题、解决问题和防范问题等。能够满足这些条件的智库专家少之又少,智库专家资源非常有限,由于不同的智库需要相同的专家,智库专家共享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目前的实际情况是,越是知名的学者、专家、企业界精英、政府卸任官员,在不同的智库中共享程度就越高,共享程度与智库专家的知名度成正比。智库专家的共享带来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在智库决策中知名的智库专家将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这些智库专家是本领域的精英,并不缺少建言献策的渠道。尽管不同智库从不同的领域提出不同的问题,由于智库专家的偏好和局限性,势必带来决策结果的雷同,倘若智库将智库专家的建议直接提供给决策者,就会导致智库特色的消失,使智库失去生命力。智库的类型本来是丰富多彩的,具有不同的组织形式和机构属性,既可以是具有政府背景的公共研究机构,也可以是不具有政府背景或具有准政府背景的私营研究机构;既可以是营利性研究机构,也可以是非营利性研究机构,这注定了不同的智库有不同的目标。而智库专家过度共享导致的问题是,智库很难拿出有针对性、有分量、有依据、有理论、有对策、有评判、有分析、有前瞻性的成果和可操作的对策建议,这是关乎到中国智库能否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
发挥智库的组织行为作用
智库建设不仅是人才队伍建设,更为重要的是发挥智库的组织行为作用。智库的组织行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随着形势发展,智库建设跟不上、不适应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尤其是缺乏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高质量智库”。
当下智库建设跟不上、不适应的原因是忽略了智库的组织行为作用。在实现智库的组织行为作用方面,需要认识到的是,智库专家提供的方案,仅仅是可供决策的参谋性建议,而不是决策本身。智库最后的决策性建议可能是多个智库专家提供的方案综合,也可能完全不同于这些方案。智库中旋转门式的人才要对智库专家的方案做出研判,出于对决策后果负责任的原则做出最后的选择。由此可见,高质量智库必须充分发挥智库的组织行为作用。
智库的组织行为作用远远超越了智库专家提供的方案总和,它是在智库专家提供方案基础上做出的更高级的决策,可以规避智库专家共享带来的问题。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一些智库没有对智库专家的方案进行研判和分析,而是将智库专家的方案直接作为决策的建议提供给相关部门,其后果是不符合实际或不具有可操作性。智库的组织行为建立在智库专家方案的基础上,不完全依赖于智库专家,只有充分发挥智库的组织行为作用,才能消解智库专家共享带来的问题,使得智库向高质量发展。智库是开放组织,同智库专家密切相关。但是,智库专家建议是从特定角度提出的,不仅难以对建议后果有效承担责任,也不对维护智库特色负责。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有些智库成立之初具有鲜明特色,由于没有能力发挥智库的组织行为作用,智库也就变成了智库专家推送建议的平台。久而久之,这样的智库不仅特色消失,不适应实际需求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智库的组织行为作用总是围绕智库特色和具体的问题展开,这是构建在智库专家提供的方案基础上的决策,也是负责任的决策,还是高质量的决策,只有高质量决策才能撑得起高质量的智库。
旋转门式智库人才举足轻重
智库具有永存的创新属性,智库创新始终在三个维度上进行,即人才队伍建设的创新、智库的组织行为作用的创新和旋转门式的人才创新。中国智库正处于向高质量智库发展的阶段,这是提升质量和效益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在智库创新过程中形成鲜明的发展特色,与此同时将智库做专、做深、做实、做优、做强,凸显智库功能,不断提升智库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智库创新既要以智库专家为中心,也要以任务为中心,既有权力轴线,也有责任轴线。从人才队伍建设创新维度看,新型智库组织与传统的其他组织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新型智库组织是开放型的组织,智库专家可以不具有行政岗位设置和行政编制,不受行政编制限制,智库完全根据具体情况聘用智库专家,新型智库专家人才队伍建设的去行政化,决定了智库人才队伍建设的自我创新。从智库组织行为作用的创新维度看,智库是被创造出来的组织,借助智库专家的集体行为完成任务,并根据社会需要而不断的变化,智库的组织行为作用推动着智库创新,且具有鲜明的创新定位和特色化的研究方向。从旋转门式的人才创新维度看,智库创新不是自发演变的结果,自发演变过程中会产生混乱、摩擦和不良绩效,智库创新必须预先设定目标,这是智库组织行为是否能够高效运转和取得良好绩效的先决条件,也是智库的组织行为在软层面的基本形态。
预先设定目标的决策者是智库中旋转门式的人才,预先设定的目标决定智库的组织行为,智库的组织行为作用是实现各种目标的手段,为保证效率和合理性,必须使智库的组织行为的作用与预先设定目标相适应。由此可见,虽然智库通过组织行为发挥效率,但是,智库预先设定的目标构建在智库的组织行为之上,亦即必须有旋转门式的人才参与决策。智库创新不仅需要旋转门式的人才,还要培养旋转门式的人才。
综上所述,智库人才队伍建设是基础,智库组织行为作用是关键,旋转门式人才在智库创新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旋转门式人才的前瞻性、预见性和预测性凭借的是头脑中的“大数据”。在信息社会,信息传递的结构正在从下至上到从上至下的进行,社会管理正在向社会治理转变,决策的前瞻性、预见性和预测性至关重要,通过大数据得出的结论具有相当的客观性,智库创新离不开发挥旋转门式人才的作用。
(作者系辽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