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开启“万物互联”新纪元

2019-06-10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郭喨 张立

 深刻的变革开始时,我们可能还来不及觉察,而“万物互联”的新纪元已经来到。

  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及中国广电等4家单位颁发了5G商用牌照,批准4家企业经营“第五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中国成为继韩国、美国、瑞士、英国之后第5个宣布5G商用的国家,比第一的韩国晚了半年。尽管比预计的“2020中国5G元年”有所提前,实际上并不仓促。

  实际上,2018年年底我国就已完成“5G关键技术验证、5G技术方案验证和5G系统组网验证”的5G技术研发试验,已经具备了“发证”条件。我国批准5G商用遵循审慎、安全的逻辑。5月17日,香港“首个本地及跨境语音通话及视像通话”成功拨通,“语音清晰,画质流畅”成为大新闻。

  其实,香港真的是太慢了,不仅晚于3月30日的上海,甚至也晚于黑龙江省偏僻的抚远市、遥远的漠河市—— 一个月前的5月6日,两地都已经通上了同样“语音清晰,画质流畅”的5G电话,只是没有成为新闻。

  从1987年的1G到2009年的3G、2013年的4G,再到今年的5G,我国的科技创新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竞争,也越来越多地作出自己的贡献。1G时候我们什么都没有,到了4G时代,我国的TD-LTE与欧洲的LTE FDD成为两大标准。5G时代,控制信道编码使用了华为等中国企业主导、联想等多家机构投票支持的具有大量技术积累和领先优势的Polar码;5G通信理论速度可以达到10GB/s,即下载速度可达1.25GB/s。

  如果对此还是无感的话,那中兴的一个实测更能说明问题——5G网络下,一台5G手机下载一个1.6GB的游戏安装包,用时不到20秒。而用4G,笔者上周下载时用了七八分钟。游戏玩家都知道,这时候的等待尤其难以忍受、令人抓狂。现在,频繁的卸载与重装游戏已成为当代青年的一个常规动作,5G商用将首先“解救”北上广杭深以及雄安、海口、银川、呼和浩特等40个城市的青年。更快的下载、更慢的延迟、更好的体验,将成为玩家对5G的第一印象。

  当然,5G设计之初的目标不是为了提升公众的游戏体验,5G的优势当然不止于“速度更快”。除了“速度暴增”,它还具另外两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超低延时,即从4G时代的用户面时延为5毫秒缩短到0.5毫秒;二是更广阔的场景,即面向eMBB、eMTC和URLLC三大场景,从而达到万物互联的状态。

  低延时让它可以用于手术。中国外科医生凌至培通过中国移动搭建的5G网络,远程操控手术3个小时,为3000公里外患者植入“脑起搏器”。而未来将布满我们道路的“自动驾驶”汽车的“V2X”联网,也离不开它。5G革命性的意义在当下还来不及展开。中国移动已经围绕移动远程医疗、云端机器人、智慧工厂、智慧校园、智能电网、高清云游戏等31个应用场景开展5G业务示范。5G甚至被认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开端”——毕竟与高铁和高速公路相似,5G就是万物互联时代的信息基础设置,而中国企业在5G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上的亮丽表现,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兴趣。

  实际上,中国科技的进步,已经越来越引起广泛瞩目——无论是基础研究领域的SCI论文数量和前1%的“高被引论文”数量、各类重要的科学奖项,还是作为尖端技术集成应用的中国高铁,我们正在快速进步;无论是在近十年“中国传统优势”的基建领域,还是在新兴的高科技领域,中国日益成为国际创新俱乐部里越来越不容忽视的、发挥建设性作用的重要一员。而中国企业在5G技术研发、市场竞争中的卓越表现,正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结果,是中国企业奋勇争先、勠力创造的一种必然。

  面对成绩我们有一千个理由自信,但是没有一个理由自负。一个创新的中国也必然是一个更加强调开放创新的中国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