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合格的论文通讯作者

2019-05-21
来源:中国科学报    

  众所周知,论文的通讯作者对一篇论文的重要性。论文出任何问题,首先找的就是通讯作者。那么,如何做好一个合格的论文通讯作者呢?

  就一个课题组来讲,通讯作者通常是导师。一篇文章的idea可能主要来自导师。有的通讯作者还会负责论文的写作,也有的是学生负责完成论文的初稿,导师认真修改。总之,通讯作者要对这篇文章非常了解,要负责回复来自期刊编辑的各种问题。

  在论文投稿前,通讯作者要发邮件给所有的共同作者征求意见,在所有人都没问题的时候,才能投稿。这是非常严肃的问题。

  举个例子,我一个在澳洲的朋友是博导,其中一位博士生投了一篇英文摘要给一个会议(通讯作者是导师)。因为截止日期快到了,事先没把摘要发给导师和其他共同作者看,就擅自投出去了。

  然而,过了几天,会务组发邮件给所有共同作者,摘要接收了。也就在同时,其中一位共同作者很客气地给我朋友发信问,这篇文章怎么回事。他之前没有收到任何关于这个摘要的信息。

  后来,我那朋友把学生叫来,狠狠批评教育一顿。学生给出的解释是:毕竟就一篇会议论文摘要,又不是期刊论文,而且时间上通知所有共同作者也来不及了,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最后,论文被撤回了。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论文投稿不遵守规矩,出问题的第一责任人是导师、是通讯作者。另外,国内很多论文投稿,是学生用导师的邮箱代替导师作为通讯作者投稿,这是很危险的。一旦论文出问题,期刊主编第一时间会找导师,而不是学生。这种事,任何解释都是徒劳的,并且越抹越黑。

  论文在修改阶段或接收后添加一个作者可以吗?原则上是可以的,但通讯作者要跟期刊主编解释清楚,为什么要多加一个作者。因为有时多加一个作者后,主编会把这篇文章作为一篇新的文章,重新送审。老实讲,这种做法会给主编留下不好的印象。另外,论文投出后,随便更换共同作者的顺序,也是非常不专业的做法,会被认为非常不严谨,也有的论文会因此被拒稿。论文投稿最好用大学的官方邮箱。如果用其他邮箱,就会显得不专业。因为大学的官方邮箱是唯一的、可信的。其他的邮箱,主编无法判断是否是通讯作者本人。

  作为通讯作者一定要严格把关论文的英文版。因为很多不错的工作都是“死”在了语言的表达上。有人可能天真地认为,只要论文内容好,语言问题交给编辑改就行了,这是非常愚蠢且危险的想法。一个编辑每天要负责处理几十篇甚至更多的稿件,英文看不懂会分分钟被拒稿。

  之前,我还听一个朋友说他们系里有个老外,经常收到国内研究生的来信,要加他作为共同作者一起发表论文。开始这个老外很高兴,觉着自己影响力不小,但考虑到这个学生做的工作并不是自己的研究领域,而且也没有贡献,就婉拒了。可这个学生没多长时间又发信要求这个老外只要改改英文就可以。老外考虑再三还是拒绝了。可是,这个学生再以发信要求老外作为共同作者,并说出了实情:毕业论文压力太大,挂个老外名字,帮忙改改论文,并借助老外在业内的名气,论文可能容易发表些。老外看到这第三封信后更加困惑了,找我朋友了解情况,你们中国的学生这是怎么了,弄得我朋友无话可说。

  最后说一下,作为通讯作者,在回复审稿人意见时的身段定位。我发现很多国内的老师也好、学生也好,在回复审稿人意见的时候,表现得太过谦卑。比如,审稿人提了一个意见,也不管对错,先来一个I am sorry 。这个sorry完全没有必要,有什么可抱歉的?作为通讯作者回复审稿人的意见时,给予足够的尊重是必要的,但完全不必要把自己的身段放得太低,而是要以一个平等的身段去回复审稿人各种正面的、负面的问题,不卑不亢,才能受到尊重。

  http://blog.sciencenet.cn/u/SY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