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清 :“生态优先”,厚植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019-04-30
作者:袁清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这一新的部署,可以说进一步凸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念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勾勒出发展的价值取向从着力经济,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再到生态价值优先、生态环境保护成为经济发展内在变量的变化轨迹。

  在“五位一”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这“四个一”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有机整体,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宏观布局和基本方略、发展理念和近期主攻的生态治理战役紧密地结合起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寻求县域经济发展生态思想上的新突破

  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整个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时代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一个难点所在。纵观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特色产业不够突出,生态文明观念淡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技术含量和经济竞争力相对不足等问题,沉淀成本和既得利益的作用,使县域经济发展有了一定的路径依赖。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恩格斯曾指出“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成了不毛之地”。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前提与基础,没有生态自然的宝贵财富,一切社会生产活动根本无法开展,其他一切人类财富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易经》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老子》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论语•述而》中的“钓而不网,弋而不射宿”、“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表达,中国古人历有生态的依循。晚清学者李渔笔下的“过目之物,尽是图画;入耳之声,无非诗料”,也是这种生态哲学的隐喻。 

  当下县域经济的发展正面临与以往迥异的环境,我们必须打破既往的路径依赖。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传统思想的刚性滞阻,往往是一种无效制度安排之所以得以维持的原因。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县域经济的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其成效将直接影响总体效果。所以,县域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中,必须摒弃惯性思维,寻求包括生态思想上的新突破。  

  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坐标”和“哲学思辨”

  笔者以为,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不是不要增长速度,数量与质量是辩证统一的。县域经济在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中,要确立“一个核心思想”,即“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和“产业集聚与内生动力”。这样“一个核心思想”,阐释了县域经济的“时空坐标”和“哲学思辨”。“时空坐标”,从空间学角度看,是由县域经济的新的要素、节点、轴线、域面、网络结合、区域协同的区位实体;从时间学角度看,它依循了是近期、中期、远期,增长极、等级、圈层战略的相互相融。它体现了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发展要素的聚合,产业间的耦合,新增长极空间的组合,一体化建设的融合。它有着规划与演进的并存,有着空间与时序的兼蓄。

  “哲学思辨”,反映出县域经济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性思维,注重规律性把握,更加鲜明的发展特质,更加明确的发展路径,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揭示了从确定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战略,到正视过去增长积累的矛盾和凸显风险,所着力的包括供给侧改革全要素生产率的驱动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要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广西在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中,引导县域经济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后发优势,发展绿色产业、生态产业、循环产业,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群众从生态农业产业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其百色市的乐业县、西林县2个县,被农业部审定为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县,有机农产品涉及茶叶、水稻、猕猴桃、肉牛等。其中乐业县为综合型基地县,被验收评审专家誉为“全国有机农业发展的典范”。

  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互为感通,相互支撑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包括生产力,生产力的内涵既包括技术层次,又包括社会层次。如果用此视角看县域经济的发展,毫无疑问,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层级属于“技术层次”,而经济的发展统筹兼顾社会、生态、文化等的全面协调,当属“社会层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人通过实践构成了自然—人—社会的有机整体;人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速、成效显著。关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等重要内容,深刻回答了包括县域经济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化了我们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雄安新区雄县按照生态的“水城相融、蓝绿互映”高起点的要求,着力“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建设”,去年成立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委员会。雄县县委书记万树军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成立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委员会、扎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大意义,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县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互为感通,相互支撑,找寻其“经济增长目标函数与生态发展的内生变量”的内在逻辑。在 “生态优先”中,牢牢抓住新一轮生态革命、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当下应着力生态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服务业、现代制造业的协同推进。而“产业集聚与内生动力”,则要抓住乡村振兴与一体化融合的协同推进。

  “生态优先”,推动内生经济的增长

  经济学所述,某一经济体的发展一般要经历“马尔萨斯均衡”,经济赶超(产业革命)、卡尔多典型事实下的经济增长(新古典增长)、新经济分叉(内生经济增长)等不同阶段。经济体的发展如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样如此。“生态优先”下的内生经济增长,才是健康的,才能可持续。

  江苏东台在近几年县域经济的发展中,依循“融入长三角、建设新东台”战略,提出“沪北金东台”、“建设‘上海先进制造业协作基地’‘上海菜篮子基地’‘上海生态大公园’”、“高水平建设长三角最美‘绿心’”的理念。“沪北”与“苏北”“江北”,一字之差,窥见其内涵、理念、条件、地位之变。它突破了地理名词惯性思维的束缚,集区位条件、生态融入、产业对接、动能转换的内涵“集合体”。这个县域经济的“集合体”涵盖先进制造业的升级转移、生态农业的圈层辐射、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商贸旅游业的相融相渗。去年初,东台针对县域经济的乡村振兴,强化内生经济的发展,先后印发《东台市乡村振兴战略行动方案(2018—2020年)》《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重点任务》等文件,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目标、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2018年东台农业农村部门创了全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东台西瓜)、全国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全国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中国绿色生态景区 (黄海森林公园)、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三仓镇)5个国家级荣誉。东台所提的“智慧”和“绿色”的县域经济的品牌基因,都显示出东台战略定位的前瞻性、预见性。有着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共同的理念品格和哲学基础。近日,落户东台的装机容量为50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协议,由法国电力集团和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共同签署。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来讲,不仅仅是环境的生态,更有生态厚植出的“高质量发展”的“政治学”思考,“生态”体现出集约内涵式的“经济学”,有着崇尚“文化学”的健康、平等、协调、共享、共存的多种文化的互补与渗透,反映出调节自然-技术-社会关系“社会学”的原理,还有着人与自然和谐生态伦理的天人合一的“哲学”底蕴。

  生态“资源优势”,为“竞争胜势”

  英国学者李约瑟曾经说:“从公元1世纪到公元15世纪的漫长岁月里,中国人在应用自然知识满足人的需要方面,曾胜过欧洲人,那为什么近代生产力的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呢?”这便是著名的“李约瑟之问”。“李约瑟之问”或道出了近代中国科技、社会、生态的镜像。“李约瑟之问”至少给了我们包括世界发展的一个启示:世界发展或面临多次数、全方位路径、多维度、生产力、全要素生产关系的协调。毫无疑问,生态文明的建设,正是寻求人与自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中国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解决之道。

  近期县域经济的“射阳现象”引发关注,射阳变劣势为优势,循“绿色理念”奋力后发崛起;调整转型同步,筑实生态立县的产业基础;城乡深度融合,彰显新型城镇化的乡土色彩;打破路径依赖,无中生有培育蓝色经济增长极;笃行改革创新,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能。笔者以为,包括“无中生有培育蓝色经济增长极”是一种哲学思考。《道德经》第十一章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哲学不是告诉你有形的东西,而是告诉你无形的东西,涵盖价值观念、创新思维等。哲学无实用,实用非哲学,哲学有大用,所谓的无用之用。河南新县一直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的发展理念和“山水红城、健康新县”的发展定位,培育医药制造、农副产品加工、智能制造和文化旅游“四个百亿级”健康产业集群,打通了“两山”转换通道,将进一步拓宽“两山”转换通道,探索绿色发展新路。新县天池让绿色成为新县最鲜明的发展特色、最厚重的富民底色。

  “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这又是一段人类对自然生态关爱和态度的精彩注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四个一”,深化了我们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人类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史上伟大革命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一步认识。中国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在解决国内环境问题的同时,深度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积极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为解决世界性的生态危机提供了中国智慧,贡献了中国力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人类社会及其文明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理念变革、发展洞见和科学预见。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新的理论和实践境界,蕴含和弘扬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中华民族传统智慧。为作为人类社会崭新文明形态的生态文明建设,首次确立了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实践论和方法论。向前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为马克思主义补充了面向二十一世纪新原则。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路上, 让生态“资源优势”,成为推动县域经济的“竞争胜势”。

  袁清,博士,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事业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总工会中工网特约评论员、澳门国青商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