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创业大街现状。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中关村西区供图
“电子一条街”是国人心目中,中关村曾经的代称。在“全民攒机”的年代,海龙、鼎好等拥挤的电子大卖场,记载了信息产业的蓬勃发源。
时过境迁,2009年起,中关村西区逐步告别旧业态。在压缩近60万平方米商业面积、疏解昔日的电子卖场后,中关村西区已形成“创业一条街、知识产权一条街、科技金融一条街”,目前入驻企业已达1.2万家。
“创业者的朝圣地”
坐标,中关村示范区的核心区域——中关村西区。全长220米的创业大街,以白红相间的雕塑“Inno way”为起点。
网络上,创业大街有另一个名字“创业者的朝圣地”,吸引了众多创客到此“朝圣”。
沿创业大街直行,能看到包括车库咖啡、3W咖啡、联想之星、氪空间、创业黑马等国内外优秀创业服务机构。一家众创空间的黑板报上,写着一句话“让所有的梦想都有一个家”。
初创于英国的“翻易通”,曾参加创业大街举行的一场国际项目路演大赛,获得移动互联网组别的冠军。随后,团队搬入了创业大街附近的写字楼,成立了中国公司。其中国区总裁黄海曾对媒体表示,如果没有和创业大街的这场“缘分”,在中国的落地、发展一定不会这么顺畅。
3年多来,创业大街已累计孵化团队2459个,融资成功率36.8%,总融资额141.8亿元,融资超过1亿元的有50多家。用创业大街总经理聂丽霞的话说,未来的创业大街将成为一个“集创业、社区、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活社区”。
除了“创业一条街”,中关村西区的“三条街”还包括科技金融一条街、知识产权一条街。数据显示,目前辖区已经建成楼宇75座,建设有商场、学校、医院等设施,入驻企业1.2万家。
“只有创新,才有长远的发展”。从“海图”时代一路走来的陈洪渭,眼见高楼大厦、智能交通替代了十多年前的平房小路,感慨万千。
告别舞台的电子卖场
13年前,陈洪渭是海淀图书城建设开发管理处副主任兼总工程师,负责图书城第三期的建设,及前两期的物业管理。
“海图”是条巷子,曾是京城首屈一指的购书场所。在陈洪渭经历过的最辉煌时期,海淀图书城每日人流数曾达数十万。他也亲眼目睹了图书城的没落。中国互联网潮流的兴起带动了网络售书平台,对包括“海图”在内的实体书店造成了巨大冲击。“后来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
“电子卖场”是昔日中关村西区更广为人知的名片。
上世纪80年代起,以售卖电子元件和电脑产品为主的批发零售商在中关村大街附近聚集,形成鼎好、海龙、e世界等电子大卖场,中关村西区曾因此被称为“电子一条街”。
2000年至2006年期间,是中关村西区电子“大卖场”发展的黄金时期。在陈洪渭记忆中,这些电子卖场曾经热闹非凡。电脑刚刚流行,人们都来买配件“攒机”。“一个摊位一年租金就要几十万”。但由于缺乏规范的管理,消费者受骗也司空见惯。
中关村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后,电子卖场转型的呼声日益高涨。2009年7月,海淀区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中关村西区业态调整的通告》,决定引导科研机构、技术企业、科技金融类企业入驻,不再鼓励电子卖场、商场、购物中心、餐饮等业态在该区域发展。
中关村西区业态调整的号角自此吹响。同年底,在中关村华清嘉园,王兴开始酝酿着美团网。两年后,29岁的程维从阿里巴巴辞职,在中关村e世界上线了“滴滴出行”;同年,29岁的张一鸣在中关村创办了“今日头条”。
加速推进的转型
随中关村西区的转型,“海图”和电子卖场都迎来了新生。
近日,曾是北京占地面积最大、厂家最多的电子卖场之一,鼎好电子商城正在完成最后的告别仪式。A座已腾退完毕,B座仅剩几十家售卖电脑手机的商家,贾先生是其中一位。“客流量大不如前了,我现在也只做做老顾客生意。”
据中关村西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陈国启介绍,近年来,中关村西区先后完成对包括海龙、e世界、鼎好A座等电子大卖场的疏解提升,完成了海淀图书城、中关村地下购物广场的改造,同时引入高科技产业,加快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聚集。中关村西区逐渐由过去的“电子一条街”,转型成为创新创业聚集区。
“转型”也发生在陈洪渭的工作和生活中。如今,他的职务是中关村创业大街联合党委常务副书记,主要为中关村西区的创新创业者提供党建服务,并帮助他们解决在生活、党务政务、创业过程方面遇到的困难。
优质的营商服务平台
众多高科技企业入驻的同时,中关村西区对企业的服务也在不断完善。
“中关村创业会客厅”平台是其中一个例子,它是全国首个一站式全要素“双创”服务平台,可以为创业企业提供工商、财税、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300多项专业咨询服务。2015年5月,李克强总理视察中关村创业大街时,就曾高度评价创业会客厅模式。
截至去年,创业会客厅线上线下已接待1万余次的创业咨询,为超过3000余家企业提供服务。
在陈国启看来,中关村西区对企业服务的提升,还有改进空间。他说,将继续完善双创生态体系,打造优质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吸引更多创新企业入驻。
同题问答
●你眼中的中关村是什么样子?
陈国启:我眼中的中关村善于创新、不惧失败,能够在一次次试错中不断前进,不断创新,不断成功。
●这些年,中关村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陈国启:中关村环境的变化最大。一开始的中关村很拥挤,人车甚至挤到一块,成立西区办之后,加强了对环境的整治,有了改善。后来中关村进行业态转型,环境也有了进一步提升。中关村从一个电子大卖场变成了高端商务办公的地点,整个环境变化确实很大。
●对于中关村未来的发展,你有什么寄语?
陈国启:希望中关村继续引领中国科技创新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科技基础。(记者 黄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