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生态文明工程师

2018-12-10
来源:中国科学报    

 “生态文明工程师”不是指从事生态工程设计和施工建设的工程师,而是在一个大综合过程中,各个学科融合在一起时需要这么一类人员将不同的理论和方法组织成一个有效整体。他们以生态学理论为认知起点,以生态系统健康和经济—社会—自然协调持续发展为行为目的,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统筹交融经济、社会、道德、宗教、文学等的手段和方法,最终实现生态文明。

  在我们开展课题研究,尤其是地方政府的委托课题时,拥有一套与地方政府有效交流的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横向课题不仅仅是完成协议内容,更应该是协助地方制定规则、理顺问题,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科研人员,尤其是主持相关生态规划的人员,在完成课题任务之外,还肩负着将生态理念和生态意识传播给政府官员的重任。在课题实施中,促使政府官员了解生态、了解生态规划,了解规划主旨和目标意义,并为相关人员提供决策所需要的科学支持,使得规划不仅仅停留在文字上,更要实实在在落地。因此,科研人员不应该将地方委托课题仅当成一个作业、当成一个规定动作完成,而应当抓住这个机会,把生态理念和意识置于各级政府官员的脑海中,尤其是在与地方官员交谈和进行项目汇报时,将生态理念和意识作为核心进行阐述和解释,真正使生态理念和意识落到实处。

  事物是复杂多元和具体的,我们处在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新形势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这就需要生态领域科研人员在课题执行过程中,不能只关注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更需要我们将课题放在地方的经济—社会—自然复杂系统中去完成,找准生态科研活动在社会系统中的社会生态位。也只有这样,横向课题的成果才有可能落地,我们的目的才有可能实现。

  由于缺乏全面系统的认知体系来理解现实世界中宏大的发展局面,当我们从具体学科知识自信地探讨和预测急剧变化的社会所带来的确切后果时,我们的决定和行动可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因为我们对复杂系统问题认识不足,对系统权衡得不充分,使得决策和行动对一个子系统的正效应会给另一个子系统带来不利影响,从而对整个系统产生负面效应,俗称“好心办错事”。生态学发展到今天,在生态文明时代,更需要生态工作者为社会服务,响应社会需要,将生态知识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生态工作者应该将生态学理论、方法运用到城市、乡村、区域和国家不同层面的建设、发展和管理的实践中,开展社会、经济、政治、生态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和实践。

  以流域水环境治理为例,治理与保护涉及多个部门、领域和行业,单一的部门和学科知识不能深刻地阐释这一问题,也不能全面解决这一问题。“九龙治水”局面的本源在于我们不知道、不清楚治水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即使知道水问题的症结所在,也不能成功解决。即使把九龙放在一起,就像现在的“河长制”,那也是物理合力。我们更需要化学变化,九龙化一龙。为实现“化龙”的能力,我们需要“生态文明工程师”。

  生态文明工程师既要具备生态环境领域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又要熟悉社会活动现实,了解其他领域与生态领域的关联,既能把不同学科的理论与技术、不同领域的人员组合起来用以解决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统筹发展问题,又能无障碍地与政策决策者、利益相关者交流。这就好比要把各种优异的零部件组装成一台性能优异的轿车,光靠高质量的零部件是不行的,还需要工程师的手和笔。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和造就出这类把学科知识交融在一起为生态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的生态文明工程师。

  培养和造就生态文明工程师的理论基础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以生态学为学科基础,对生态文明工程师进行社会、经济、政治、生态等多学科交叉式培养。在科研实践过程中,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需要从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开展交叉研究,找出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生态学作为生态工作者的理论支架,在科研与实践过程中需要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融,透过生态现象找出内在的人的作用规律,评估决策的生态效应。

  在现有的学科体系下,科班出身的生态学者们很难具有将经济社会方面的理论方法融会贯通并应用到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能力。作为一种多学科交叉的动态复合研究行为,它的研究者必须是集各学科研究理论为一身的杂家。为此,需要科学合理地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运用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生态保护与开发问题,运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分析社会经济活动,对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进行综合研判。

  我们生态工作者心中有一个生态梦——在生态保护与开发并举的现实冲突中,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又要保护生态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渴求。为此,生态文明工程师的培养需要一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沃土,在这片沃土上才能够吸收社会—经济—自然各方面的知识与综合实践,造就生态文明工程师。

  (作者: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