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现场
10月27日,由国投信达战略支持的“2018中国PPP投资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本届论坛旨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国务院会议精神,以“提质增效 创造价值”为主题,发布中国政信金融发展指数,围绕影响政信发展和PPP深化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度探讨,助推新时代中国政信合作新发展。
据了解,中国PPP投资论坛是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委的指导下,由中央财经大学主办,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承办,国投信达(北京)投资基金集团有限公司提供战略支持,聚合全球PPP智库专家和社会资源,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围绕PPP领域的顶层规划、产业咨询、金融创新服务等展开有效探讨和研究的开放式公共交流平台。论坛邀请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孙晓华担任主席,经济学泰斗厉以宁担任总顾问。本论坛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三届。
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中国PPP投资论坛主席孙晓华,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史建平,国投信达(北京)投资基金集团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邱鹰出席并致辞。政府代表、专家学者、企业高管、媒体朋友以及社会有识之士一百五十余人参加了论坛。本届论坛由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安秀梅主持。
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安秀梅主持论坛
承前启后 PPP行业进入历史新阶段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史建平作为主办方代表在致辞中表示:“从2014年至今,四年的PPP改革在推动基建投资改革创新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成为推动深化改革的牵引器、助力器与加速器,其艰巨性、复杂性不言而喻。当下PPP的发展,不仅要符合我国国情,更需要不断创新,在创新当中不断反思与进行总结。”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史建平发表致辞
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孙晓华作为中国PPP投资论坛主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全球范围的PPP成功实践已经表明,PPP模式有助于提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与效率,提高政府与社会资本方的财务稳健性,促进长远规范与可持续发展。我国自2014年大力推进PPP模式以来,各级政府、各个方面勇于实践,立足创新,不断探索,实现了PPP模式的中国特色、中国速度,下一步必将向中国质量方面提升。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认为注重提质增效成为关键,加强政信能力建设至为重要,保持良性发展是为根本。
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中国PPP投资论坛主席孙晓华发表致辞
应运而生 中国政信金融发展指数发布
在论坛上,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郭剑光代表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中国政信金融发展指数”编制委员会发布了针对全国338个地级以上行政区划(包括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而编制的中国政信金融发展指数——地市级指数。郭剑光定义并解释了“政信”、“政信金融”等与指数密切相关的基本概念,详细介绍了指数编制的内在逻辑和构建方法,描画了指数的功能、用途和发展愿景,并公布了第一批指数结果。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郭剑光发布中国政信金融发展指数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曹堂哲,北京明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肖光睿,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温来成,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赵全厚,中国信息协会信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宋红光分别从要素分析、技术分析、影响力分析、价值评估、总体评价角度对指数进行了全方位剖析。
专家们纷纷表示,希望这一具有专业性、层级性和精准性的指数能够对政信金融活动产生指导作用,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政府可以通过这一指数把握政信金融的整体形势,明确风险防范的重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投资者可以通过这一指数明确判断投资环境状况,选择最佳投资策略,实现投资利润最大化。社会公众可以通过这一指数了解政信金融形势与风险,监督政信金融政策执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抓住关键 探讨PPP全流程提质增效
在PPP圆桌对话环节,针对PPP模式下政信能力建设、融资平台转型与PPP项目提质增效、PPP模式下政府隐性债务规避机制、PPP项目建设运营一体化、PPP项目预算绩效管理五个具有迫切现实意义的话题,在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研究中心主任李开孟、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PPP双库专家丁伯康、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院长安秀梅、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PPP双库专家李茂年、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系副主任曹堂哲的带领下,近三十位政界、学界和企业界专家分为五个小组,进行了思想碰撞和观点交流。
PPP圆桌对话环节现场
在政信能力建设方面,国投信达(北京)投资基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丁兆吉明确指出:“国投信达作为企业,在我们的政信实践深深感觉在具体的工作过程当中,到从政信理论、政信技术、政信路径、政信标准等等严重缺乏,我们企业需要理论引导。”同时,丁兆吉谈了国投信达公司的实践心得:“包括PPP合作过程当中的市场化原则,在我们看来并不仅仅是开展放管服,并不仅仅停留在营商环境的打造。在整个政信能力提升过程当中,我们觉得应该遵循市场化的方向与原则,建立一种市场化的语言体系、市场化的游戏规则、市场化的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