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天,一轮皓月为“我们的节日”代言,人们以月圆之名亲近传统文化。中秋节前后,上海推出千余场文化活动。从几年前专家学者“必须保卫节日”的大声疾呼到当下“我们的节日”红红火火,映射的正是近年来人们对于传统文化认识的巨大转变。
在中国人的生命观、宇宙观的塑造中,中秋被赋予特殊的意义。中秋秋高气爽,人月两圆,体现的是中国人对圆融圆满人生的向往。传统节日往往存在仪式化和狂欢化两种特征。仪式化是通过教化,传承文化,凝聚价值,巩固现存的秩序。而狂欢化体现的是感性的释放和情感的狂欢,更具节庆精神。中秋节赏月,体现的是中国人贵人伦重亲情的家庭伦理观,人生如寄的生命观,空灵澄澈的美学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月明人远、思深情长;而苏轼的那句“何事长向别时圆”的喟叹,更是中华美学精神的集大成,体现的是通达超越、骋怀怡情的大境界。另一方面,中秋节契合了中国人的情感结构,寄托着中国人骨子里的那种世俗化的狂欢精神。从唐朝文人雅士赏月吟诗,到宋代买酒宴饮登高赏月,“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再到明代百人“同声唱澄湖万顷,声如潮涌,山为雷动”。这些世俗趣味其实一直在中国人的精神血脉里流淌。而到当下,穿汉服、做月饼、游园秀,诗词诵读、古琴演奏、香道花艺以及网络上兴起的各种活动,中秋越来越演变为一场全民狂欢秀。
“我们的节日”之所以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还在于作为一种现代补偿机制,它契合了当下人们对集体性精神生活的渴求。节日是庸常时间之外的一个特殊时刻,是一块温暖的自由飞地,它将人们从紧张忙碌中现代生活中暂时分离出来,在与自然的亲近中,与家庭人伦的回归中,找到一种安逸感和舒适感。
传统节日在今天焕发新的生命活力,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文化自信不是高头讲章,也不是屏风上的风景,它源于对自身的文化热爱而自发产生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日用而不察,它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认同,外铄为人们的日常实践。节日仪式是集体成员文化共享与记忆延续的有利时机,而集体记忆又是保存文化,增加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从这个维度讲,中秋、春节、清明等传统节日,之所以被人们亲切称为“我们的节日”,就在于其不仅铭刻了民族集体记忆的密码,而且创造出了一套与每一个个体生命密码息息相关的仪式。春节中秋回家团聚,清明祭祖扫墓,在仪式的操持中,人们分享个体记忆,唤醒集体记忆,传承文化记忆。
——今天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家庭在重塑传统文化,增进文化认同,凝聚社会核心价值方面的重要意义。作为文化基因的纽带,家国情怀是中秋节的最美底色。在家和万事兴的理念下,中秋团圆,是皓月当空下对家族文化的濡染、对家国情怀的致敬。“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小家”与“大国”紧密相连,个体价值、家庭梦想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也总是紧密相连。今天,时代的考题已经列出,我们的答卷正在进行。只有同舟共济、击水弄潮,才能奋力驶向梦想的前方。家庭承上启下,沟通内外,在教化人伦、纯化家风、慎终追远、滋润心灵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文化自信应秉持一种开放、包容的文化观。只有随着时代转变,赋予新的主题,注入新的内核,“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才能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比如,借助新的科技传播手段,一些喜闻乐见的节庆活动日益流行。另一方面,我们对来自西方的节日也持一种更加平和开放的态度,不仅劳动节、护士节已经深入人心,像圣诞节我们也以平常心观之。此外,我们还设立了“中国农民丰收节”,创造了“双十一”节等,这些新的节日蕴涵着时代精神和丰富的社会价值。
遥望明月共此时,欢度佳节同相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已成为亚洲和世界其他一些国家的传统节日。中秋、清明、春节这些重要传统节日,就好比是“干细胞”,发挥好这些干细胞的“造血”功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会传承更久远,文化软实力就会更加敦厚殷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