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GDP数据看“高质”步子怎么迈

2018-03-06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我国2017年GDP增速为6.9%,为7年来首次提速。同时,辽宁、内蒙古、天津三地因GDP上报数据不实,主动“挤水分”,核减财政经济数据。

  而在3月2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王国庆介绍说,2017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82万亿元,几乎相当于全世界GDP排名第五至第十的六国总和,“交出一份很提气的经济年报”。

  一方面是“不实”“掺水”,一方面又是“颜值高、气质好”,GDP数据真是令人爱恨交加。

  在我国经济由“量”向“质”转变的过程中,如何客观对待GDP绩效、让全社会的创新动能“火力全开”,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话题。

  不能再做“数字”文章了

  在每年的统计中,经常出现各省份GDP数据相加总和超出全国GDP的现象。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副会长蓝逢辉看来,地方虚报GDP数据既有人为因素,也有体制问题。例如,“营改增”之前,营业税属于地方税,而改革之后,中央和地方各分享增值税的50%,倒逼地方“挤水分”。同时,数据虚报还存在财政分配体制之外的因素,需要继续挤水分,以保证数据的健康真实。

  对于2017年GDP提速,蓝逢辉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这得益于党的十八大以来“四个全面”的有序推进,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不断加大。

  地方主动“挤水分”,更与高质量发展这一宏观背景的驱动密切相关。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意味着,GDP增速不能充分反映经济发展水平,以GDP论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

  “以前说‘官出数字、数字出官’,GDP至上的政绩观是虚报GDP的主要原因。现在我国要真正转向高质量发展,不能再在数字上做文章,实事求是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

  他同时介绍,虽然GDP“挤水分”是局部现象,不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但中央正在制定新的考核、评价指标,以此改变这一现象。

  发展质量需要有力保障

  2017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会议反复强调“高质量”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使得“高质量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郭雷认为,高质量发展需要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排在第一的就是创新,最终还是要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当下,随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不断加快,我国在信息技术、新材料、基因技术等领域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缩小,有些甚至已经从“跟跑”变成“领跑”。例如,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使用国,“出门不带钱包”已成为我国老百姓生活日常。

  科技创新为人们提供了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而人们对环境改善的愿望极为迫切,也依赖科技创新来实现。但随着新经济新业态的不断涌现,标准陈旧、监管滞后等问题日益突出,对保障和提高发展质量带来新挑战。

  对此,刘尚希强调,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上,因此需要从科技创新、环境改善、标准跟进、监管有力四个方面予以保障。

  创新“第一障碍”亟待突破

  过去五年来,我国科技创新硕果累累,但进入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企业依然屈指可数。

  “创新不是用嘴说出来的,而是靠实干干出来的,形式上的创新没有意义,内容上的创新才是根本,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研发。”蓝逢辉建议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多学多看,首先进行思想上的创新。

  对于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科研人员积极性难以调动的问题,蓝逢辉直言:“改革创新的第一障碍仍然是体制机制。”

  无疑,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整体突破体制机制的束缚。企业天然就是创新主体,但企业的科技创新不是无源之水,大量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都在科研院所,需要打通从院所高校到企业之间的转化通道。而这也意味着科研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针对产学研结合中出现的诸多症结,中央接连出台多个文件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但在刘尚希看来,科研单位仍未摆脱计划体制的老框框,局部改革的成效不大,“要想获得整体突破,必须进行科研事业单位体制改革”。

  郭雷也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必须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和机制改革,激发各类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他建议,进一步加强基础科学研究,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交叉科学研究,进一步改善创新环境、改进科技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链条,形成完善的创新体系和良好的学术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