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绿色就能收获美丽

2017-12-08
来源:人民日报    

 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地球卫士奖”,标志着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和成功故事已深深打动世界

  当地时间12月5日,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2017年“地球卫士奖”。这一奖项是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奖,标志着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和成功故事已深深打动世界,中国不断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正在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树立典范。

  “塞罕坝造林建设者已经把退化的土地变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天堂,并使它成为被植被覆盖的‘新长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的话,代表了国际社会对塞罕坝绿色建设成就的高度肯定。从“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到112万亩世界最大人工林海,塞罕坝三代建设者用55年时间成就了绿色奇迹。如今的塞罕坝,森林资源总价值已达约200亿元,生动阐释了发展方式转变的含金量,有力地证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证明退化的环境是可以被修复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如此评价塞罕坝获奖的意义。干旱、风沙大、高海拔……在艰苦恶劣条件下,塞罕坝建设者的成功激励着世界各国面临同样困难的地方。塞罕坝能行,世界也能行!这是塞罕坝精神带给世界的重要启示。翻开塞罕坝这部动人的绿色史诗,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最为令人难忘。突破人类极限、克服生态困境,弥补历史生态欠账、转变发展方式,塞罕坝的故事里,浓缩着人类思考和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全过程。它用事实告诉全人类,人与自然完全可以和谐共存。

  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奖,是对中国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新造人工林4.47亿亩,使人工林总面积达10.4亿亩,位居全球之首;治理沙化土地1.26亿亩,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实现了由“沙进绿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一个又一个绿色奇迹正在中国上演。2013年2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二十七次理事会通过推广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决定草案。2016年5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日益引起世界关注,中国经验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中国环境好了,世界将会受益;世界清洁美丽,也是中国的福祉。中国始终做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致力于“让人人都享有绿水青山”。中国已批准加入30多项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多边公约或议定书。在蒙特利尔议定书框架下,中国累计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超过27万吨,占发展中国家淘汰量的一半以上。今年5月,中国环保部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联盟,旨在为饱受荒漠化困扰的相关国家提供生态治理与荒漠化防治经验。

  《美国经济学与社会学杂志》主编克利福德·柯布指出,中国走过的发展道路完全不同于欧美国家。欧美国家为保护“自己的环境”,把高污染工厂输出到发展中国家,而中国不仅自己面对和解决困难,还在为其他国家提供样板。

  “种下绿色,就能收获美丽;种下希望,就能收获未来。”塞罕坝林场第一批建设者的话,道出了追求绿色发展者的初心。秉持绿色发展理念的新时代中国,正在将绿色发展的种子向世界播撒。中国正在与世界携手,让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更加清洁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