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出版协会年画艺委会、辽宁美术家协会、《智慧中国》杂志社、《一得阁》美术馆联合主办,我国著名艺术家、出版家、美术活动家赵敏先生绘画艺术回顾展,将于2018年4月20日在北京《一得阁》美术馆隆重举行。
赵敏,原名宋成善,生于1930年,辽宁海城人。1947年考入白山艺术学校学习美术专业。1950年调入东北画报社任美术记者。历任辽宁美术出版社美术创作室副主任,《辽宁青年》杂志社副总编,辽宁美术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编审、党委书记,兼辽宁画报社社长等职。1991年调到北京,任《中国美术分类全集》总编辑出版委员会常务副总编辑。曾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年画研究会副会长、吴作人美术基金会委员、辽宁省文联委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辽宁出版家协会副主席、辽宁年画研究会名誉会长、辽宁版画学会会长、辽宁省书籍装帧协会会长、辽宁省工人美术家学会名誉会长。是新中国革命队伍里培育成长起来的人民艺术家。
赵敏先生出生在辽宁海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7岁进入白山艺术学校。他的艺术生涯源于革命队伍,在激情燃烧的解放战争年代边工作边学习,提高了他的绘画水平。1948年他发表了第一幅版画作品《送公粮》,从此开始了他的美术创作生涯。他的版画作品更得益于沃渣、古元等延安来的老画家。
赵敏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努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歌颂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成就,弘扬真善美的中华传统美德。
赵 敏
原名宋成善,1930年生,辽宁海城人,辽宁美术出版社社长、总编、党委书记,兼辽宁画报社社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47年考入白山艺术学校学习美术专业。1950年调入东北画报社任美术记者。历任辽宁美术出版社美术创作室副主任,《辽宁青年》杂志社副总编,1991年任中国美术分类全集总编辑出版委员会常务副总编。中国年画研究会副会长,吴作人美术基金会委员,辽宁省文联委员,辽宁出版家协会副主席,辽宁年画研究会名誉会长,辽宁版画学会会长,辽宁省书籍装帧协会会长,辽宁省工人美术家学会名誉会长。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代表。擅长版画、年画和国画。代表作有版画《送公粮》、《宪法公布后》、《危险的道路》(版画连环画),年画《新年好》创作于1957年,原作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国画《向农业进军》被吉林省博物馆收藏,年画《社会主义好》获得三届全国年画展三等奖,宣传画《学习张海迪把一切献给人民》获全国宣传画展一等奖,年画《春晖花盛开》参加全国美展并获辽宁省政府颁发的优秀作品奖。1986年作为中国美术家代表团成员出访日本,1988年特邀参加黑龙江省美术家代表团赴美国洛杉机举办的中国东北三省版画、国画展,参展作品国画《东岳泰山》。
「追忆先生赵敏」---马书林
这在十几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因为赵敏先生可以说是在美术界、出版界都享有盛誉的老前辈,我做为先生的晚生怎么可以去评论先生的作品,岂不是有点儿不自量力,班门弄斧吗。但以我和先生的交情真是应该说些什么,说些什么呢,亲情、交情、感情,这些只是神往的东西又怎能拿出来示众,那岂不是对先生的不恭吗。先生与我心灵之间的交往、交流也只能在两界间冥想中任我东西了。
说起来我与赵敏先生相识已有多年了,我们是相识即以相交,相交即以相知,可谓是多年之交,忘年之交,君子之交,莫逆之交。提起我们的相识,那是在很久以前,当时我正值青春年少,还在鲁迅美术学院读大学,赵敏先生已是创作了大量美术作品并在美术界影响颇重、名气很大的知名人物,并已担任辽宁美术出版社社长一职多年。就凭这么大的差距可见当年我是多么仰视先生的了。但由于多种角度的关系在那时我就有幸结识了赵敏先生。先生这人在晚辈面前是从不摆名人、前辈架子的,没有因我是无名小辈、一个在读的美院学生而拒我千里以外。我们一经交谈起来就没有了长辈与晚辈、前辈与后辈的长幼尊卑的距离感,可以毫无障碍毫无保留开诚布公的谈艺术、谈生活、谈一切我们感兴趣的事,我们之间有那么多共同的话题,我们一见如故。每一次相见都会心弛神往地谈个淋漓尽致。后来我大学毕业留校任教,赵敏先生的女儿宋丹心又成为我的学生。而我爱人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辽宁人民出版社,又恰巧与赵敏先生的儿子宋和平的爱人共事,亦是好朋友。如此一来我们这些晚辈朋友之间的来往就非常密切了,同赵敏先生之间的交往也就更频繁,这就是我说的多年之交。至于君子之交,那大概就得说淡如水了。因为我与赵敏先生之间的交往,可以说彼此从没有任何功利色彩,有的只是彼此相互欣赏的良好感觉,和相同的对艺术追求的执著,纯粹是性情中人的一种游离于社会之外的相处。只要我们能坐在一起就总是有共同的话题可以探讨不休,而每次与先生畅谈都使我受益非浅。因为我们之间的默契、和谐使我们成为莫逆之交。而我与先生的年龄整整相差了一代却又能无话不谈真可谓是忘年之交了。我与先生密切的交往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初,先生被借调到北京担任中国美术分类全集总编辑出版委员会常务副总编。那之后就得我出差去京而先生亦有空暇才能见面了,只要有这种机会,我就会去他在美协临时借用的住房与他小酌浅饮,高谈阔论。但毕竟是不在同一个地方,见面的机会大大减少,而那时的通讯没有现在发达,所以先生的消息也就是断断续续的传到我这里。再后来我也逐步走上领导岗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工作忙的焦头烂额对先生的关注也就减少了许多。直到有一天有消息传到我这里,说赵敏先生患了重病,在北京住院手术,我就找了个出差的机会去北京到龙潭湖附近的北京肿瘤医院看望先生。当我推开病房的门见到先生在病床上拥被而坐,依然笑容满面,只是人更淸瘦了,他很豁达地讲自己的病,讲自己的手术,没有丝毫忌讳和回避。还同以往一样妙语连珠谈笑风生。还回忆起我们最后一次在一起喝酒,是在他沈阳的新房子里为他的乔迁之喜开怀畅饮。我一点儿也没有是在同一个重病患者谈话的感觉,先生对自己的病是那样的乐观豁达。从病房出来后我同爱人说,先生不会有事的,这样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一定会好起来的。没有想到那竟是我同先生的诀别了。大概从彼此结识到先生仙逝,我们交往也有近三十年的历程。这其中的交往友情无须一一言表了。
我调来中国美术馆任副馆长后,一日,赵敏先生之子宋和平拿来先生生前作品的一些图片给我看,并让我写些什么。说实在的,当先生的作品图片摆在我面前时,我真的感到很震惊,我自以为很知道先生的艺术人生,在那时我才知道我对先生了解太少了,简直是龙鳞凤爪。这也是那一代艺术家最大的共性只知耕耘不记收获,从不宣传个人,一切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
先生是把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视为是献身艺术事业,献身党的事业的责任。我在先生生前虽没有看到他的全部作品,但从这件事中却看到先生毫不张扬自己艺术成就的谦和内敛的人品。以前在我印象中一直认为先生是个才思敏捷、言语犀利、能言善辩、和蔼可亲的出色领导者和管理者,我与先生交往多年也只是对先生的年画有所了解,一直以为赵敏先生是个有作为的年画家,对他的《幸福一代》、《新年乐》、《社会主义好》、《英雄时代唱英雄》、《春晖花盛开》等大量年画作品印象深刻。
可真没想到赵敏先生不仅仅在年画上由造诣、有建树,而且在素描、速写、版画、连环画、中国画、书法等方面均有大量的艺术实践。而且艺术表现手法多样,表现题材丰富,绘画写实功底扎实。尤其是五十年代创作的版画《危险的道路》深深的触动了我,这组系列版画就是在今天看也是很有视觉冲击力、很优秀的。看来是赵敏先生呕心沥血厚积薄发的创作。
其中《挑水》、《煤坑遭难》、《逃难》、《忘本回头》、《幸福生活》等等不仅充分反映出赵敏先生的写实功力,而且可以真切的感受到先生对人民大众的情感。这组版画深刻的表现出了抗日战争时期,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劳苦大众是如何在日寇铁蹄下过着饥寒交迫的苦难生活,以及准确地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劳动人民是过着怎样的幸福新生活。先生的《危险的道路》虽然是系列组画,由于画面构图完整可以说每一幅都是幅独立的版画作品。先生的版画带有很强烈的时代气息和现实主义表现的痕迹。人物造型质朴,黑白对比强烈,刀法运用娴熟,线条粗犷有力,艺术表现的扩张力在作品中表现的游刃有余,以自己独特朴实的毫不修饰的艺术语言准确的诠释了那个时代。粗重或纤细的木刻线条充分的表现了主题所需要的语言样式,先生的精神意识在画面里无拘无束的自然流露,艺术家的精神特征完美的由被表现对象释放出来。这种完美的结合是先生对自身艺术语言特性诠释的一种结果,是先生对捕捉到的现实生活的一种高度概括的艺术升华。先生作品中极富有感染力的美感意境得力于他丰富的阅历积累和扎实的绘画基本功,没有一丝一缕矫揉造作和做秀煽情,每一幅都实实在在的震撼着你的心灵,浑然天成般的线条信手拈来的粗细组合使画面准确传递出先生深厚的文化感和审美意趣。我真是被先生的作品震撼,那扑面而来的强烈的时代气息轻而易举的就把我带回那个年代,我能痛切地感受到先生当年是在怎样艰苦的生活环境下学习绘画,在怎样紧张的工作环境下搞创作。只有这种无条件的脚踏实地的贴近生活,才能有刀下生花的艺术作品。只有身临其境才能这么收放自如地用最准确的艺术语言来表现自己的所想,所感。
我能为自己尊敬的赵敏先生写感言,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这让我又回忆起我同先生在一起的明媚日子。向先生这样的老一辈艺术家是越来越少了,我认为做为晚辈不仅仅要向前辈学习绘画技巧,更需要传承的是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感,更重要的是秉承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我们经历的困难要比前辈经历的苦难少得多,可我们得到的社会回报要多得多,我们有什么心理不平衡的呢,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对于赵敏先生此人此生会永远藏在心底的,回想同先生相处的日子,已成为我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二〇〇六年二月十日
年画作品
《社会主义好》---描绘农村群众的一次春节文化娱乐活动,其实,谢赫六法都可以在这里得到验证。气韵可谓非常生动,笔法也遒劲有力,场面开阔,人物形象生动,打配合度,表情丰富,动作逼真,布局匀称,笔法熟练,色彩停匀,艳而不俗,足可作为画家毕生从事年画事业的代表作。从人物的棉衣棉帽、树木的枯枝、可以看出为冬天季节;以粮仓小型广场等营造出一个典型的农村公共场所;人物类型的搭配可谓匠心独运,备受尊敬的老人,作为看客的中青年,基层干部,演员(包括耍狮子的,演地方戏的,踩高跷的,小乐队乐手等)都非常自然的穿插安置。尤其是赵敏特别喜爱,也特别善于表现的孩子,在这幅画中更得到细致巧妙的安排。唱歌的,表演的,趴在老人身后和依偎在老人怀中的,抱在妈妈怀里的,有和耍狮子的叔叔热心交谈······十几个孩子各不相同,形态宛然,天真烂漫,特别是唱歌的几个三五岁的孩子那份严肃认真的样子,及其惹人喜爱。
创作于80年代的年画《春晖花盛开》是歌颂伟大的爱国政治家宋庆龄关怀爱护儿童的光辉形象,人物形象的生动准确,盛开的玉兰花与祖国花朵的孩子在一起画画的活跃匀称,色彩的协调饱满之外,在年画的单线平涂的技巧上增添了对光和影的表现,是年画技巧的发展,这幅画也是赵敏年画技巧的巅峰。
创作于1957年的《新年乐》,作者巧妙地选取了新年期间群众踩高跷的火爆场面,笔墨技巧比《中苏友好万岁》有了长足进展。这15个踩高跷演员,分作七组,成双成对,另有一位是领舞者。这些人物的活跃、欢快、矫健的舞姿是画家以线描的轮廓线和色彩来表现的。
1960年。当国家发出各行各业要支援农业的号召时,赵敏创作了国画《像农业进军》,画面骏马崩腾,红旗猎猎,汽车、拖拉机满载意气风发的社会主义建设大军向广阔农村进发,气势昂然。作品在《解放军画报》上中心彩页发表时,郭沫若先生为之震撼,特为之题写了两首七律。
其一云:
齐向农村大进军,如龙车马卷风云。
红旗三面辉朝日,战士同心鼓大鼖。
今日出征千万对,他年收获亿垓斤。
普天公社多尧舜,象助深耕鸟助耘。
其二云:
来自民以食为天,四化之基实在田。
钢铁仍然居首导,棉粮毕竟是源泉。
和平环境须争取,科技高峰要跻攀。
跃进歌声漾遐迩,攀云直上九重巅。
国画作品
从京郊慕田峪长城到蓟县黄崖口关八卦城,从嵩山少林寺塔林到黟县苍岩山,他用画笔描绘着祖国的锦绣壮丽,而回到住地,他铺开宣纸,泼墨涂彩,用国画再现心中钟情的艺术境界。《漓江》、《友谊关》、《春满青山湖》、《江过湖口闻钟鸣》,一幅幅气势浑然,境界浩茫的山水陆续问世。他始终怀念他的故乡,脑际常常萦回人生旅程的诸多往事,这也成了他的国画又一题材,他先后完成《岁月》、《家乡水》、《难忘的岁月》等多幅意蕴深厚的作品,1994年他凭记忆画了母亲像。我曾与他一起欣赏过他搜索儿时的记忆而完成的《故乡春》,在海城岳家屯他家旧居的茅舍前“东大坑”,池塘在春风中苏醒,柳枝吐绿,春意萌发,一派生机盎然,寄托着他对故乡的幽幽情思。
版画作品
上个世纪50年代,是赵敏创作多产的时期。版画作品有:黑白木刻《送公粮》、《肥猪满圈》、《高尔基像》、《宪法公布后》(入选了第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等;油印套色木刻《瑞雪兆丰年》、《好阿姨》、《鞍钢之夜》、《鞍钢组图》等;尤其是1958年创作的表现盖有義忘本回头的木刻连环组画《危险的道路》,对主题思想的开掘,形象的塑造,黑白灰色调的把握,刀法的运用和组合等方面,都较他以前的作品有了飞跃的进步。
速写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