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年一度的“世界环境日”在今天如期而至,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作为世界的一员,中国亦积极参与到“世界环境日”活动中,并由环境保护部发布了2017年中国的“世界环境日”主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该主题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以实现“共建美丽中国”的愿景。下面请随能源频道一起了解世界环境日——
世界环境日的由来>>>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及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全体代表建议将大会开幕日定为“ 世界环境日”。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斯德哥尔摩会议的建议,决定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并正式将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从1974年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都为世界环境日确立一个主题,并展开相关的宣传活动。
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与自然资源密切相关。随着世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消耗的自然资源远远超过地球可持续供给的能力,地球的许多生态系统正在接近关键临界点。预计到2050年,全球人口数量将增长至96亿,如果不改变目前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届时人类将需要3个地球的资源才能满足生活和消费的需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今年世界环境日的致辞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是要提高各国人民的生活品质,但是我们不应加剧环境退化,影响人类后代对资源的需求。
历年世界环境日主题
WORLD ENVIRONMENT DAY THEMES
YEAR 年THEME 主题
1974Only one Earth
只有一个地球
1975Human Settlements
人类居住
1976Water: Vital Resource for Life
水:生命的重要源泉
1977Ozone Layer Environmental Concern; Lands Loss and Soil Degradation; Firewood
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
1978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没有破坏的发展
1979Only One Future for Our Children -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0A New Challenge for the New Decade: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新的十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1Ground Water; Toxic Chemicals in Human Food Chains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保护地下水和人类的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
1982Ten Years After Stockholm (Renewal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s)
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十周年——提高环境意识
1983Managing and Disposing Hazardous Waste: Acid Rain and Energy
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1984Desertification
沙漠化
1985Youth: Popul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青年、人口、环境
1986A Tree for Peace
环境与和平
1987Environment and Shelter: More Than A Roof
环境与居住
1988When People Put the Environment First, Development Will Last
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
1989Global Warming; Global Warning
警惕全球变暖
1990Children and the Environment
儿童与环境
1991Climate Change. Need for Global Partnership
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
1992Only One Earth, Care and Share
只有一个地球--一齐关心,共同分享
1993Poverty and the Environment - Breaking the Vicious Circle
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
1994One Earth One Family
一个地球,一个家庭
1995We the Peoples: United for the Global Environment
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1996Our Earth, Our Habitat, Our Home
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
1997For Life on Earth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1998For Life on Earth - Save Our Seas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1999Our Earth - Our Future - Just Save It!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20002000 The Environment Millennium - Time to Act
2000环境千年 - 行动起来吧!
2001Connect with the World Wide Web of life
世间万物 生命之网
2002Give Earth a Chance
让地球充满生机
2003Water - Two Billion People are Dying for It!
水——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
2004Wanted! Seas and Oceans – Dead or Alive?
海洋存亡 匹夫有责
2005Green Cities – Plan for the Planet!
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中国主题:人人参与 创建绿色家园
2006Deserts and Desertification–Don't Desert Drylands!
莫使旱地变荒漠
中国主题: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7Melting Ice–a Hot Topic?
冰川消融,后果堪忧
中国主题: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8Kick the Habit! Towards a Low Carbon Economy.
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中国主题: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9Your Planet Needs You-UNite to Combat Climate Change
你的地球需要你
中国主题:减少污染行动起来
2010MANYSPECIES·ONEPLANET·ONEFUTURE
多样的物种·唯一的星球·共同的未来
中国主题:低碳减排·绿色生活
2011Nature at Your Service
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
中国主题: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2012Green Economy: Does it include you
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
中国主题: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
2013Think.Eat.Save
思前.食后.厉行节约
中国主题:同呼吸共奋斗
2014Raise your voice not the sea level
提高你的呼声,而不是海平面
中国主题:向污染宣战
2015Seven Billion Dreams. One Planet. Consume with Care.
七十亿人的梦想:一个星球,关爱型消费
中国主题:践行绿色生活
2016GO WILD for LIFE 为生命呐喊
中国主题:改善环境质量 推动绿色发展
2017
Connecting People to Nature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自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先后修订了《环境保护法》,出台了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项项改革措施密集出台,推进系统的环保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连续开展环保法实施年活动,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取得了积极成效,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
为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近年来中国持续加强绿色可再生能源发展力度,出台多项政策扶持包括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利用,以期达到节能减排的环保目标。据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单风电和光伏发电上网电量就已高达3072亿千万时,占到我国全年总发电量的5%,相应节约了1亿吨标准煤,同时减少污染排放0.84亿吨碳粉尘、3.1亿吨二氧化碳、92万吨二氧化硫、46万吨氮氧化物。
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朴素道理,正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同。
三江源藏区志愿者保护高原生态环境。
良好的生态环境带动了乡村旅游。
以哈尼族为代表的世居民族构建的元阳梯田和谐生态系统。
生活在横断山脉这一全球重要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及核心地带的滇金丝猴。
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唯一的北冰洋水系流域区。
昆明红嘴鸥与人和谐相处。王亚京/摄
绿树掩映的城市,碧水环绕的田野;头顶,晴空如洗、白云似梦;身边,鸟语如歌、鲜花似锦。这是每一个人渴望拥有的环境、期盼享受的生活。美丽中国,令人倾心,令人神往。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习近平总书记生动地描绘了美丽中国的模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一个民族为了永续发展的坚定抉择,催促着我们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起绿色进军。 把碧绿还给森林,把蔚蓝还给海洋,把透明留给天空。美丽中国,起点就在我们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