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2016年,中国经济总量继续保持世界第二位,但是相比发达国家的创新能力仍然存在不小差距。要掌握制高点和主动权,赢得全球竞争,必须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使国家创新系统“脱虚向实”,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
创新是促动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经济学家熊彼特看来,现代经济体系的演化就是一场“创造性毁灭”的戏剧,这场戏剧的主角就是“创新者”和“企业家”,这种结构的创造和破坏不是通过价格竞争而是依靠创新的竞争来实现的。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2016年,中国经济总量继续保持世界第二位。但是,我国相比发达国家的创新能力仍然存在不小差距。在G20国家中,我国的国家创新竞争力排名仅位列第九。
根据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变化和特点,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党中央和国务院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做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部署。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等重要的指导性文件。截至目前,17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8个区域的全面创新改革试点工作已经全面铺开,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系统正在形成。
然而,在创新热潮中,出现了大量“伪创新”“假创新”的现象。在实践中,一些地方对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误区1:泛用创新概念,抓不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
创新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政策创新、文化创新等多个方面。目前,谈创新、抓创新已经在社会上蔚然成风。但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核心,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国家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因此,要处理好全面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关系,把握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深入认识技术进步的规律,避免空谈创新。
误区2:忽视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占据主导地位。要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在实践中,有的地方把创新政策理解为政府单方面的行为,以为创新驱动政府“一抓就灵”,甚至形成了一套脱离实际的考核指标。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互动的过程,国家创新系统不等于政府创新系统。政策的着力点应该放在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构筑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而不是保护和扶持特定的产业,扭曲企业的竞争行为。没有创新型、竞争型企业的创新,注定只是一场走秀。
误区3:把创新等同于创业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在社会上蔚然成风。经过舆论和资本的炒作,似乎形成了“人人谈创新、事事谈创新”的风潮。客观来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营造创新生态环境,激发亿万群众的创造活动是有积极影响的。但是,技术创新需要高度的组织化和专业化。回顾发达工业国家发展的历程,技术进步的主要组织载体大多是“钱德勒式”的企业,或是企业内设研发部门及实验室。即使在互联网新经济已经在商业领域大获成功的今天,仍然不可忽略竞争型企业才是创新的主力军。技术创新不是一场运动,有些地方不注意研究实际,打造的众创空间、电商园区千篇一律,随便开个网店也算作创新,创新产品和服务乏善可陈。因此,创新需要返璞归真,要回归本质。
误区4:科研与经济“两张皮”
技术创新是把新技术成功地与产品或工艺相结合。这意味着,技术不同于科学,只有以产品形式出现才有生命力。因此,学术论文、课题项目、专利数量的增长并不一定意味着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更未见得能带来经济增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研和经济联系不紧密问题,是多年来的一大痼疾。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科研和经济始终是‘两张皮’,科技创新效率就很难有一个大的提高。科技创新绝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而是必须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创新不是发表论文、申请到专利就大功告成了,创新必须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因此,要处理好产学研合作的关系,以企业为主体开发新产品、新服务。
误区5:夸大金融资本对创新的作用
我国的创投规模近年来呈现爆发式增长,创投基金规模已经达到3500亿元,位列世界第二。国务院先后设立了国家新型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总规模达到了1000亿元。毫无疑问,金融资本对技术创新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然而,回顾美国金融资本融入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历程,风险投资(VC)和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SBIR)的作用是有限的。即便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VC发挥作用也主要在半导体、生物制药等领域。这是因为,风险投资具有高风险和高回报性,短期逐利对技术进步和企业战略决策未见得起到正面作用。资本市场不是万灵药,在壮大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之时,要头脑清醒,避免出现“泡沫式繁荣”。
误区6:把开放创新等同于以“市场换技术”
全球化时代的技术创新不能闭门造车,必须以更加开阔的胸怀吸纳全球创新资源,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更高层次上构建开放创新机制。但是,开放并不意味着放弃自主创新的能力,技术能力是不可以买来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汽车工业和大飞机工业等“市场换技术”的血泪教训告诉我们必须要在全球化时代坚持自主创新。对于后发国家来说,放弃自主技术开发,就等于放弃发展。在全球技术和产业的竞技场上,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强大的创新自信,没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开放创新就会跑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要实。大家要增强对创新驱动发展的认识,全面研判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大势,从实际出发,确定创新的突破口,努力形成新的增长动力。要掌握制高点和主动权,赢得全球竞争,必须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使国家创新系统“脱虚向实”,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