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本次论坛以“坚持文化自信 建设制造强国”为主题,探讨在工业领域如何坚持文化自信,塑造中国工业新形象、助力制造强国建设,我认为非常及时,也很有意义。在此,我谨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论坛的各位嘉宾和朋友们表示诚挚欢迎和衷心感谢!
工业是强国之本,文化是民族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纵观三百多年的世界工业化历程,工业强国发展史也是工业文化衍生、积淀和升华的历史,丰厚的工业文化又持续反哺着工业的壮大升级,助力这些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去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作出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制造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一年多来,我们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1+X”规划体系已基本形成,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取得新进展,相关试点示范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建设制造强国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不仅需要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刚性推进,还需要工业文化力量提供源源不断的柔性支撑和强大精神动力。这一年多来,我们整合成立了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支持中心与企业、高校开展合作和试点示范,开展工业文化的理论研究和系列专题研究,形成了《工业文化》等一批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我们注重工业文化与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在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装备制造业质量品牌提升、工业设计、绿色制造等工作中,积极践行工匠精神、品牌培育、绿色发展等要义,主动向社会各界宣传解读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特别是,我们谋划推出了《大国重器》等一批反映我国工业形象的纪录片,取得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全社会关注实体经济、重视工业文化的良好氛围正在进一步积蓄和形成。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工业文化发展水平与世界工业强国相比,与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加快工业文化的培育和发展,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工业文化为目标,以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为主线,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弘扬工匠精神、创新精神、诚信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加快工业文化发展步伐,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一是夯实工业文化发展基础。重点要加强工业文化对工业软实力提升和制造强国建设支撑作用的研究,探索建立工业文化指数,科学评估我国工业文化发展情况。统筹利用各类文化资源,建立工业文化资源库,推动资源保护和开放共享。健全政策标准体系,推动形成支持工业文化发展的产业、财税、人才、土地等政策体系。
二是发展工业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繁荣发展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要强化创新设计引领,支持建设创新设计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设计集群。要加强对传统工艺美术品种、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培育一批示范性创新创业区域和大师工作室。要大力抢救濒危工业文化资源,研究建立国家工业博物馆。大力发展工业旅游,支持打造一批工业创意园区和工业文化特色小镇。
三是塑造国家工业新形象。国家工业形象是国家形象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工业文化建设成果的直接体现。要着力塑造我国工业诚信、质优、创新、绿色的新形象,不断丰富中国制造的文化内涵;要提升对外交流水平,创新宣传方式,采用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表述,讲好中国工业故事,传播工业文化,展示国家工业新形象。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推动工业文化发展,必须积极主动,久久为功。让我们携起手来,不断深化交流合作,加快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和社会氛围,共同开创工业文化发展的新局面,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