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作为一种专业化的政策咨询组织,架设了一座知识与权力、“知”与“行”之间的桥梁,在现代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智库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广大智库要用好这个机遇。智库工作者作为智库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与核心资产,应切实具备三种使命担当。
以强烈的使命感做好理论研究
智库只有首先成为思想库、理论库,才能成为党和政府的合格智库、得力参谋。开展高水平的智库研究是智库人的天职。
要充满职业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些人认为做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很难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和自然科学相比,搞这些研究太“虚”,加之急功近利、浮躁短视等风气影响,使一些人对社会科学研究敬而远之。事实上,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很重要,缺一不可。自然科学具有战术性的特点,是研究个体问题的;社会科学具有战略性的特点,是管全局、管方向、管战略的,主要研究社会的整体发展方向。“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党委、政府制定政策主要是靠社会科学理论指导。从事社科研究的同志,要切实增强职业自信,充分认识到社科理论的引领性作用,保持定力,不忘初心,敬终如始,把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重任担起来,扎扎实实、心无旁骛地研究重大问题,为党委政府献计献策。
为此,需要强化理论创新,缺乏理论创新难于担当智库职责。“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不仅难以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而且解决不了我国的实际问题。”任何先进的理论都是随时间和条件的转变而不断丰富完善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居于首位。创新不仅是科技创新,还包括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等,而体制、机制和管理的创新都需要理论创新,没有理论创新就不可能有体制、机制、管理上的创新。理论创新是智库人的关键词和本质要求。一个智库人,拿不出像样的理论成果就是不称职,就不可能引起社会的共鸣和领导的重视,也就得不到决策层的采纳。创新需要开放的思想、宽阔的境界,要放眼世界,多走出去看看,多与人交流,不断与人产生思想的共鸣和碰撞的火花。
以合格的胜任力做好应用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智库是思想库与智囊团,为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是职责所在、使命所系。广大智库人要敢于担当,主动担责,为党和政府出好主意,搞好谋划,真正成为推动发展的谋略家。
要突出问题意识。创新是奇思妙想,不是胡思乱想。我们想出的一些观点、主意,能不能切合实际,发挥好的作用,解决具体问题至关重要。我们的主意,我们的办法,只有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而发挥作用才是真正的谋略。不与实体对接,就是空中楼阁;不与实践融合,就是昙花一现;不与科技结合,就会落后于时代。要把握时代的脉搏,紧紧盯住新时期的热点难点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研究,提供有创意、有个性、有真知灼见、切实管用的解决方案,提出高水平的分析报告和对策建议,真正成为党委政府信得过、用得上、离不开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要敢于预警纠偏。任何政策都需要客观的评判和矫正。你的政策好不好,好在哪里,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都需要以专家的眼光、客观的态度去分析评判。如果能够指出进而纠正理论和政策的疏漏、错误之处,这也是出谋划策。说真话是智库人的职责所在,但整体来看,目前智库界在这方面的作用发挥得很不够,讲好话的多,提意见的少。广大智库人要勇立潮头,引领风气,弘扬正气,客观公正地对理论政策以及经济社会状况进行分析评判,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确保经济社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以踏实的铁脚板做好调查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近年来,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建设智库热情很高,成果也不少,为各级党政部门决策提供了有益帮助。同时,有的智库研究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问题,有的存在重形式传播、轻内容创新问题,还有的流于搭台子、请名人、办论坛等形式主义的做法。智库建设要把重点放在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上。”实践出真知。搞研究,既要顶天,又要立地;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大地;既要研究宏观、中观,又要研究微观。要埋头调研、深入实践,真正搞清基层情况、国情,不能坐而论道。
要打好调研的提前量。为确保调研取得实效,要精心设计调研计划、拟定调查提纲、确定调查对象及规模、确定适用的调查方法,以形成准确有效的调研结论。调查研究之前,要做好资料搜集工作,努力在原有基础上深化提高,避免在低层次、低水平上循环。要准备好调研提纲,对于调查研究的背景、目标对象、当前形势、未来趋势、前沿领域、存在问题等各个方面提前准备,调研时才能有的放矢。
要提升调研的饱和度。调查研究过程中,要注重尽可能地深度融入,不但要身入,更要心入,做到既调查现在又了解过去,既调查个体又了解整体,全面真实地做出符合客观情况的记录和描述。要正确估计问题所具有的代表性,防止以偏概全;深入分析把握现象背后的本质,防止停留在对材料的简单描述上。只有能在某些关键的、重要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提出有理有据、切实可行的意见,才会起作用、有影响,才能既为党委政府分忧,又为人民群众解难。